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一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056275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一(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阳一中2018级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历 史 试 题1中国古代流传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且溉且粪,长我禾黍”等谚语。这些谚语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C注重把握农时 D注重使用肥料2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3(2017南宁联考)先秦时期的农作物品种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文献中有“百谷”“九谷”“六谷”“五谷”的演

2、变。这表明先秦时期()A农业走向衰退 B外来作物引进C作物历经选择 D经济重心南移4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A财产平均分配 B禁止土地买卖C实行土地国有化 D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5北宋建立不久,宋太宗对宰相说:“井田之制实为经国之要道,后世为天下者,不为井田,则贫富不均,王化何由而行!”这段话反映出北宋初期()A社会秩序安定 B土地兼并严重C推行均田制 D井田制度得到恢复6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统治者“不抑兼并”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7(2018西安

3、高一检测)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A自耕农式经营 B千耦其耘式经营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8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借贷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D佃农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9从三国到南宋时期我国南北方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B民族迁移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C统治者的重视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D生产工具

4、的改进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10.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材料表明北人南迁()A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B导致南北风俗习惯趋同C导致经济重心南移 D促进南北文化融合11宋代之前,政坛文坛的风云人物大多是北方人。入宋之后,南方的士人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应该是()A南方人聪明 B政治中心南迁C宋代重文轻武 D经济重心南移12唐宪宗时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计天下方镇48道

5、,申报户数224万有余(很多藩镇未报户口)。其中所谓“东南纳税八道”,其户数已占到全国申报户数的58.3%。这表明()A南方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B中国经济重心在唐朝完成南移C京杭大运河成为朝廷的生命线 D唐朝时中原人口大量向南迁移13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惟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C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14据明朝万历华州志记载,陕西华州“郡之柳子镇,有千家铁匠,作刀剑剪斧之用,天下士大夫所共索,以为转相赠予者”。

6、这表明华州柳子镇()A铁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家庭手工业技术高超C冶铁开始采用机械化业生产 D冶铁业呈现出繁荣景象15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这首歌描述了始创于元代的()A白瓷 B青花瓷 C粉彩瓷 D珐琅彩16“订烧瓷”系指外国客商根据本国需要前来中国订制的瓷器。下图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86年在中国定制的五彩咖啡壶设计图稿。这反映出()A中国瓷器逐渐融入世界贸易网络 B订制瓷器是为迎合欧洲皇室的需要C“订烧瓷”成为中西贸易主体 D外销成为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17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

7、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18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作“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 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C手工业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D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19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

8、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A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B制瓷业开始兴起C为了谋生,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20汉代民谣说:“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何以孝悌为,财多而光荣。”该民谣主要反映了汉代社会()A重农抑商的现象 B纺织刺绣的兴盛C追商逐利的风气 D农民生活的艰辛21美国学者查尔斯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中国“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因素”。其依据是()A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早市夜市普遍且昼夜相连 D出现地域性的商帮22明朝于1381年规定:“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这种规定

9、表明明朝实行过() A手工业官营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C海禁政策 D抑商政策23杜牧曾说,“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由此可见唐代()A“市”突破了时空上的限制 B经济中心转移到了江淮地区C都市中形成了繁荣的商业区 D草市繁荣且多设于交通便利之处24宋代出现了“交子”。“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据此可知“交子”()A具有一定“防伪”功能 B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C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 D源于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25汉书记载,“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这表明古代商业()A长期停滞不前 B虽受官府压制但仍有发展C一直非常发达 D基本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

10、26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B“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C“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D“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27北宋蔡襄在担任福州知府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福州五戒,其一曰:“娶妇何谓,欲以传嗣,岂为财也。观今之俗,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表明当时()A社会风气逐渐败坏 B传统观念受到冲击C逐利意识普遍强化 D门第制度不复存在28汉代对大商贾重征商税,不许社会有大富之现象;唐初不收一切商业赋税,为前代所未有。这一变化反映出()A汉代节制资本,有均富思想 B唐朝商人政治地位有所改善C汉代开始实行重农抑

11、商政策 D抑商政策在汉唐有不同表现29“(石门)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材料可以用来研究()A古代官办手工作坊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D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30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否,近来丝价竟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31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大量

12、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A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 B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C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D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32乾隆四十年(1775年),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B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D重本抑末政策有所松弛33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中国史学界的“五朵金花”之一。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时间的判断上有“战国说”“西汉说”“唐代说”“宋代说”“明清说”,这些分歧的产生可能是由于()A研究者的阶级立场不同

13、 B研究者的价值观念不同C研究者的知识层次不同 D对资本主义内涵的理解不同34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35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A海禁政策始于清初B“海禁”期间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C“海禁”的目的是严禁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D“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36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其旨在说明()A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 B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C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基础 D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新突破37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