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的十个特征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0549373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隐患的十个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事故隐患的十个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事故隐患的十个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事故隐患的十个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隐患的十个特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故隐患的十个特征 事故隐患是客观存在的,存在于企业的生产全过程,而且对职工的人身安全,国 家的财产安全和企业的生存、发展都直接构成威胁。正确认识隐患的特征,对熟 悉和掌握隐患产生的原因,及时研究并落实防范对策是十分重要的。安全工作 中出现的事故隐患,通常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可能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经济 损失的不安全因素,它包含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主要的有以下10个方面:1.隐蔽性隐患是潜藏的祸患,它具有隐蔽、藏匿、潜伏的特点,是不可明见的灾祸,是 埋藏在生产过程中的隐形炸弹。它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范围、一定的条件下, 显现出好似静止、不变的状态,往往使人一

2、时看不清楚,意识不到,感觉不出它 的存在。正由于“祸患常积于疏忽”,才使隐患逐步形成、发展成事故。在企业 生产过程中,常常遇到认为不该发生事故的区域、地点、设备、工具,却发生了 事故。这都与当事者不能正确认识隐患的隐蔽、藏匿、潜伏特点有关。例如,某 厂250轧机冷床处,过去不少人都认为不会发生事故。1991年9月9日,一名 职工在检查设备时站在不该站的地点、位置,被一名工友误踢误踩脚踏开关,而 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这次事故的教训是深刻的,假如事先感到脚踏开关安装位置 存在重大隐患,及时进行处理;假如死者感觉到这一隐患的存在而选择安全位 置,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但由于对脚踏开头安装位置存在重大隐患的

3、隐蔽性 认识不足,才铸成永远无法补救的错误。它用鲜血告诫我们:隐患就是隐患,隐 患不及时认识和发现,迟早要演变成事故。2.危险性俗话说:“蝼蚁之穴,可以溃堤千里”,在安全工作中小小的隐患往往引发巨大 的灾害。无数血与泪的历史教训都反复证明了这一点。1987年5月6日大兴安 岭特大森林火灾,就因为一个烟头烧了一个月,死亡193人,经济损失数亿元; 1994年12月8日克拉玛依友谊宾馆惨烈的大火,就因为舞台纱幕后7号光柱灯 离纱幕23cm,灯柱温度过高,引发火灾,无情地吞噬325人的生命,其中有287 人是814岁的儿童;1995年9月24日首钢炼铁厂,由于二位“行家里手”, 一位粗心大意,一位擅

4、离岗位,几分钟内酿成6号过滤池检修人员2死6伤的悲 剧。以上事实说明,在安全上哪怕一个烟头、一盏灯、一颗螺钉、一个小小的疏忽, 都有可能发生危险。3 .突发性任何事都存在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过程,隐患也不例外。集小变而为大 变,集小患而为大患是一条基本规律,所谓“小的闹、大的到”,就是这个道理。 如在化工企业生产中,常常要与易燃易爆物质打交道,有些原辅燃材料本身的燃 点、闪点很低,爆炸极限范围很宽,稍不留意,随时都有可能造成事故的突然发 生。4.因果性某些事故的突然发生是会有先兆的,正如“燕子低习鸡晚归,蚂蚁搬家蛇过道” 是雷雨到达的先兆一样,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先兆,而事故则是隐患存在和发展

5、的 必然结果。俗话说:“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在企业组织生产的过程中,每 个人的言行都会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不同的效果,特别是企业领导对待事故 隐患所持的态度不同,往往会导致安全生产的结果截然不同,所谓“严是爱,宽 是害,不管不问遭祸害”,就是这种因果关系的体现。5.连续性 实践中,常常遇到一种隐患掩盖另一种隐患,一种隐患与其它隐患 相联系而存在的现象。例如:在产成品运转站,如果装卸搬运机械设备、工具发 生隐患故障,就会引起产品堆放超高、安全通道堵塞、作业场地变小,并造成调 整难、堆放难、起吊难、转运难等方面的隐患,这种连带的、持续的、发生在生 产过程的隐患,对安全生产构成的威胁很大,搞

6、不好就会导致“拨出罗卜带出泥, 牵动荷花带动藕”的现象发生,而使企业出现祸不单行的局面。6.重复性 事故隐患治理过一次或若干次后,并不等于隐患从此销声匿迹,永不发生了, 也不会因为发生一两次事故,就不再重复发生类似隐患和重演历史的悲剧。只要 企业的生产方式、生产条件、生产工具、生产环境等因素未改变,同一隐患就会 重复发生。甚至在同一区域、同一地点发生与历史惊人相似的隐患、事故,这种 重复性也是事故隐患的重要特征之一。7.意外性这里所指的意外性不是天灾人祸,而是指未超出现有安全、卫生标准的要求和 规定以外的事故隐患。这些隐患潜伏于人一一机系统中,有些隐患超出人们认识 范围,或在短期内很难为劳动者

7、所辨认,但由于它具有很大的巧合性,因而容易 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的发生。例如:飞轮外侧装防护罩、内侧未装而造成人 身伤亡事故;2m以上高度会造成坠落伤亡事故,1. 5m高度有时同样也会坠落 死亡;36v是安全电压,然而夏季在劳动作业者有汗的情况下,照样会发生触电 伤亡事故;劳动者在作业现场易发生伤亡事故,而在职工更衣室内也会被更衣橱 柜压死这些隐患引发的事故,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意外性,往往是我们在日 常安全管理中始料不及的。8.时效性尽管隐患具有偶然性、意外性一面,但如果从发现到消除过程中,讲求时效, 是可以避免隐患演变成事故的;反之,时至而疑,知患而处,不能有效地把握隐 患治理在初期,必然

8、会导致严重后果。鞍山市消防部门两年前对鞍山商场进行4 次检查,提出6条隐患整改意见,隐患却一直未按期整改,并在1996年3月造 成火灾事故,使35个活生生的生命被烈火吞噬。沈阳一家机器厂的主厂房两年 前定为危房,一拖两拖,结果一面墙突然倒塌,7名工人被夺去宝贵的生命,损 失达百万元之多。鞍山商场、沈阳一家机器厂主厂房的隐患,从发现到事故的发 生的两年多时间,就是这两起事故隐患的时效期,它随着火灾、坍塌事故的发生 而结束,然而这两起隐患留给人们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它告诫人们,对隐患治 理不讲时效,拖得越久,代价越大。9.特殊性隐患具有普遍性,同时又具有特殊性。由于人、机、料、法、环的本质安全水

9、平不同,其隐患属性、特征是不尽相同的。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 岗位,其表现形式和变化过程,更是千差万别的。即使同一种隐患,在使用相同 的设备、相同的工具从事相同性质的作业时,其隐患存在也会有差异。例如,某 厂在用的18台行车,所使用的钢丝绳、吊具规格、质量等方面要求基本相同, 周期性出现断毛等隐患是其共性,但由于各台行车使用的频率、作业环境、作业 内容,包括操作者的技术素质程度的不同,其使用周期、断毛磨损的部位、程度 是不同的,其中特别是4、9出钢主车由于其钢丝绳有一段被固定在中间定滑轮 组的位置上,它的一个端面始终与高温接触,并处于受力点,极易引起脆断。如 果在实践中不认识这种隐患

10、存在的特殊性,及时采取定期抽出检查,适时移动受 力位置等措施,而运用与其它钢丝绳相同的监控管理办法,就很难发现成股脆断, 由此所造成的后果必然是非常严重的。10.季节性某些隐患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特点,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年四季,夏 天由于天气炎热、气温高、雷雨多、食物易腐烂等变质等情况的出现,必然会带 来人员中暑、食物中毒、洪涝、雷击。使用、维修电器的人员又会因为汗水过多 而产生触电等事故隐患;冬季又会由于天寒地冻、风干物燥,而极易产生火灾、 冻伤、煤气中毒等事故隐患充分认识各个季节特点,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做 好隐患季节性防治工作,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也是十分重要的。以上对事故隐患特征的分

11、析研讨,其目的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和掌握隐患产生、 发展的规律,从不同的实践角度及时感知和发现隐患的各种征兆,矫正人们的不 安全行为,教育人们超前做好隐患的防治工作,改善和提高物的安全状况,从而 真正达到预防事故的效果。何为隐患,可简称为潜藏着的祸患,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的物的危险状态,也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不及时排查并消除隐患, 将随时可导致事故发生。安全隐患存在具有形式多样化,自身的隐蔽性,再生性、 次生性等特征:(一)安全隐患的形式多样化安全隐患普遍存在,有生产经营活动就有安全隐患,他表现在生产岗位、生 产场所、储存场所、装卸环节、运输环节、使用环节、工艺过

12、程、违章行为、安 全规程和管理制度缺陷等,有的处于静态形式,有的处于动态形式,流动隐患的 危害性大于静态隐患。工艺反映环节的隐患也容易造成严重破坏性。(二)安全隐患的隐蔽性隐蔽性是安全隐患本身特性决定的,所谓“明箭好躲,暗箭难防,在明处的 缺陷容易发现,大多在事发前得到及时治理,及时防范。而隐患则不同,有的隐 患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必须投入技术和资金才能发现和解决,从技术而 言,需要利用系统安全理论去分析、排查和辩识。(三)安全隐患的再生性和次生性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辩识, 登记,建档并实施监控,使其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在受控范围内存在,而隐 患在理论上是不允许存在的,一经发现必须立即进行治理,一时不能整改的限期 整改到位,另要采取措施在整改期间保证安全。但从客观上看,隐患是时时事事 存在的,且有再生性和次生性。治理了老隐患会伴有新的隐患产生,甚至在治理 隐患过程中又有次生隐患产生,始终处于新老隐患频繁交替和生中有死,死中在 生的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