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建筑施工钢筋调直机操作规程-考试试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0546013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山西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建筑施工钢筋调直机操作规程-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年山西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建筑施工钢筋调直机操作规程-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年山西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建筑施工钢筋调直机操作规程-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年山西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建筑施工钢筋调直机操作规程-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年山西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建筑施工钢筋调直机操作规程-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山西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建筑施工钢筋调直机操作规程-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山西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建筑施工钢筋调直机操作规程-考试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封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作者: Pan Hongliang仅供个人学习2017 年山西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建筑施工钢筋调直机操作规程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 个事最符合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意)1、在行政处罚的过程中,必须给予行政相对人_的权利和途径。A经济救济B媒体救济C物质救济D法律救济2、安全生产法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 _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 ”A主要负责人B总工程师C专职安全员D安全管理机构3、目的在于辨识单一设备和系统的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的影响的

2、安全评价方法是() 。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B故障树分析C故障假设分析方法D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4、行政相对人是指 _。A行政管理的对象,亦称行政管理相对人B行政处罚的对象,亦称行政管理相对人C行政制约的对象,亦称行政管理相对人D行政管理的对象,亦称行政管理人5、事故后果不考虑() 。A房屋损失B停工损失C设备损失D加班期间的损失6、能够使事故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释放,防止能量作用于被保护的人或物的安全技术措施是()。A设置薄弱环节B个体防护C隔离D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7、电压在 _V 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和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 (或钢丝 )、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

3、护接地。主要有:保护接地网、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接地母线、连接导线与接地导线。A127B72C36D248、行政处罚的目的是 _。A维护社会的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的安全建设B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C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D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公民的权利9、_的工频电流即可使人遭到致命的电击。A数安B数毫安C数百毫安D数十毫安10、决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主要有接触水平与_。A接触环境B接触时间C接触地点D接触范围11、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

4、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 _后,方可上岗作业。A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B特种作业安全证书C施工安全证书D施工许可证书12、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A 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B模拟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C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D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13、_不属于安全验收评价方面。A评价对象的安全管理B评价对象前期对安全生产保障等内容的实施情况C评价对象的性质D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具体设计1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493 号),重大事

5、故应当逐级上报至 _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A国务院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15、立柱支撑群架体外侧每隔 _设置一道剪刀撑。A3m B5m C6m D8m16、以下属于潜在职业性致癌物的是() 。A芳香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B氯乙烯C铅D芥子气17、采用直立壁挖土的基坑或管沟挖好后, 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和安装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 _的稳定情况。A基槽B坑壁C边坡D土方18、QRZ 200 塔吊对地耐力的要求是 _。A5t/m2B10t/m2C15t/m2D20t/m219、()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督管理

6、体系,建立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信息网络,实施重大危险源的宏观监控与管理, 最终建立和健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和监控手段。A生产经营单位B政府管理部门C安全监督管理部门D企业生产部门20、船员航海知识浅薄, 技术素质低劣以及诲上经验不足, 均是导致海损事故发生的因素。对多起海事原因的分析表明, 约有 _以上的海事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说明船员条件是水运安全的直接重要因素。A1/3B2/3C1/4D3/421、我国煤矿安全监察实行_的管理体制。A垂直管理,分级监察B横向管理,分级监察C属地管理,垂直监察D属地管理,分级监察22、关于一般现浇楼板及框架结构的拆模顺序,说法正确的是 _。A拆柱模斜撑与柱箍

7、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B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柱侧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拆楼板底模C拆梁底模拆梁侧模拆楼板底模拆柱侧模拆柱模斜撑与柱箍D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梁侧模拆梁底模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23、通讯设施是 _的各种信息的电讯设施。A传递生产和安全管B生产和管理C传递组织生产和安全管D安全管理24、重大事故由 _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A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B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C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D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25、安全系数的提高应通过_来达到。A增加构件尺寸B增加构件重量C增加费用D优化结构

8、设计二、多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1、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 _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A设计人B负责人C设计单位D主管单位E主管单位负责人2、职业病危害项日申报程序有_。A用人单位安排职工进行上岗前的检查B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申报,并根据需要进行现场核实C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D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 5 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E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3、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规

9、定了生产性粉尘按危害程度分级, 分级指标为粉尘中 _。A游离二氧化硅含量B工人接尘时肺的总通气量C游离的石棉尘含量D粉尘浓度超标倍数E粉尘分散度的标准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事故调查组除要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外,还应 _。A认定事故的性质B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C提交事故调查报告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E执行事故责任追究5、下列选项中,属于锅炉事故发生原因的有_等。A超压、超温运行B锅炉水位过低C保护装置未安置好D水循环被破坏E水质管理不善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6、在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中,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_。A人对机器是否熟

10、悉B机器的维护保养是否到位C机器的本质安全性是否好D机器的冗余系统是否失灵E人处于低负荷时应急反应是否变差7、管理评审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依据确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 _。A准确性B科学性C充分性D有效性E持续适宜性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 (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除外 ),与 _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A居民区B河流C矿区D森林E军事管理区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 “安全生产年” 活动的通知(国办发 201015 号)提出,要继续加强“三项建设” ,这“三

11、项建设”分别是指 _。A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B安全保障能力建设C安全标准化建设D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E安全文件建设10、煤监局警告煤矿矿长有下列行为的:A违章指挥工人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B对工人屡次违章作业熟视无睹、不加制止C对重大事故预兆不及时采取措施D拒不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指令的E未定期评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11、构建事故预警需要遵循_。A引导B及时C高效D全面E果断12、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工伤职工有下列 _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A下岗人员B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C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D拒绝治疗的E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13、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_等。A事件树B类比方法C事故树D对照、经验法E决策树14、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应遵循_的原则。A公平B公正C合D公开E从重处理15、在 _应将“出口”标志与“疏散通道方向”指示标志联合设置。A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B观众厅、展览厅、商业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C商场、影剧院、娱乐厅、体育馆、医院、饭店、旅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