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053908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议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议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议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议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议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 : 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商业信用 , 在扩大了产品销售量 , 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 , 给资金的回收和占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 因此应在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本文论述了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 并提出了规避风险的对策。关键词 : 应收账款、风险、对策分析、商业信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商业竞争 , 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 抓住商机 , 除了要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外 , 还要运用赊销方式来扩大销售。当前 , 商品与劳务的赊销、 赊供已成为当代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 而商品、劳务赊销的结果 , 一方面扩大了产品的销路 , 增加了产品销

2、售收入 , 提高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 另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应收账款 , 增加了的经营风险。资金是的血液 , 而应收账款就是的中枢神经。对应收账款的控制 , 不仅决定了流动资金的周转水平 , 而且直接影响到销售业绩和市场竞争力。因此 , 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 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 , 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先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回收等管理工作 , 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合理占用水平和安全 , 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 , 降低经营风险。本文就当前应收账款的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分析。一、 应收账款的概念及其特点简单来说 , 应收账款是指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 , 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向购

3、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账款或代垫的运杂费。 它是因赊销产品而产生的短期债权 , 是向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概括起来 , 它具有以下特点 :1. 应收账款是一种商业信用。2. 应收账款是由于与外单位之间, 由于产品销售和劳务提供而产生的。3. 产生应收账款 , 一般表明产品销售和劳务提供过程已完成。4. 应收账款按实际发生的金额记账。5. 应收账款是指流动资产性质的债权。二、应收账款的风险及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 应收账款的风险1 、 大量的应收账款会影响流动资金的周转应收账款是资金流通的缓冲形式, 但是 , 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导致大量流动资金被不合理占用, 也会影响商品流通的顺利实现,

4、 从而影响再生产过程的实现。在赊销产品时 , 发出存货 , 货款却不能同时收回 , 而对逾期不还款的客户不能采取相应措施 , 致使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 , 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流动资金的周转 , 使货币资金短缺 , 从而影响的正常开支和正常生产经营。 如果应收账款被长期拖欠 ,既会影响资金周转与有效利用还会增加的利息支出和为催收欠款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如果应收账款最终成为坏账 , 将遭受更大的损失。2. 应收账款夸大了经营成果 , 使存在亏损目前 , 我国确认收入时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发生赊销的账务处理为, 借记“应收账款”科目 , 贷记“营业收入”科目, 将赊销收入全部记入当期收入, 因此 , 本

5、期利润的增加并不能表示本期实现的现金流入。 根据谨慎原则 , 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自行计提坏账准备 , 但在实务中 , 为了便于纳税 , 有关法规中明确规定 , 计提比例一般为 35。 如果应收账款大量存在 , 坏账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 , 即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可能远远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这样等于夸大了的经营成果 , 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不能充分估计。3. 应收账款增加了现金流出的损失从赊销的账务处理可以看出赊销虽然使产生了较多的收入 , 增加了利润 , 但没使的现金流入增加 , 反而使不得不垫付资金来缴纳各种税金和费用 , 加大了的现金流出。4. 应收账款增加了资金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所占用的

6、资金 , 客观上要求在经营中加速周转 , 得到回报 , 但由于应收账款 , 特别是逾期应收账款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 致使大量资金被沉淀 , 借款时间被延长 , 增加了利息费用。被占用的资金丧失了其时间价值也就是赢利机会 ,大大降低了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从而增加了资金的机会成本。( 二) 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为降低应收账款给带来的各种不利风险, 应积极建立合理完备的应对措施 , 但是在此之前 , 只有找出产生应收账款风险的原因 , 才能从根本上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相应对策1 、的内部管理因素从内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角度出发,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重视不够和缺乏风险意识大部分的领导

7、者和经营者没有明确要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意识, 他们所注重的是生产经营工作, 对如何理财还缺乏意识和经验。经营者认为清理应收账款是财务部门和人员的事, 与经营本身没有直接关系。甚至于有的连财务部门也对应收账款心中无数, 更谈不上管理和清收了。(2) 没有明确的管理机制没有建立健全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责任机制 , 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 , 导致内部管理无章 , 放任自流 , 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 , 收不回 , 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有些虽然对应收账款设立了规章制度 , 但却有章不循 , 形同虚设 , 财务部门不能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 , 销售与核算脱节 , 问题不能及时暴露。 而在另一些

8、中 , 内部激励机制也很不健全。 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 , 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 , 而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 , 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 因此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 , 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 , 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 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 , 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 , 给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3) 信用政策制订不合理当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 , 扩大销售量 , 大量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时 , 没有在事先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 , 盲目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 , 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 这就

9、是客户不良的信用对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2 、商业信用不发达因素我国产权制度落后 , 缺乏法律观念。由于全民信用意识不普及, 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备、不可靠 , 使得失信带来的收益往往大于守信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 ,要形成严格还本付息的信用准则, 树立成熟的信用竞争意识是很困难的。3 、的商品质量因素商品质量的好坏、价格的高低及品种规格是否齐全均会影响客户的付款愿望。一些销售的商品价格高、 质量差 , 或规格不符合客户的要求 , 客户购买此类商品后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 最终导致了客户延期付款 , 甚至拒付。4 、市场竞争因素在市场竞争条件下 , 竞争机制作用迫使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赊销作为扩大销售的

10、主要手段 , 它除了能够向客户提供所需要的商品外, 还在一定时期内向客户提供资金。间的激烈竞争要求向客户提供的信用条件起码与他的竞争对手所提供的相等 , 甚至更优一些。货币信用政策使其获得了竞争上的有利条件, 但同时也带来了应收账款风险。三、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对策1 、 要引起经营者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高度重视要加强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和宣传, 使真正懂得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同时 , 要把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放在首位 , 把不断降低应收账款 , 预防经营风险 , 作为一项事关生死存亡的长期工作。2 、要加强各部门协作 , 建立联合制度 , 明确分工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属于综合管理的范畴, 不仅与财务

11、管理紧密 , 而且与销售管理、经营管理密切相关。因此, 经营部门、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改变过去认为应收账款的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 账务不清也是财务部门责任的观念。要加强协作意识和整体观念 , 制定相关制度 , 促使职工协调一致地工作 , 积极采取措施 , 有效地推动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工作。 同时要明确分工 ,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 , 哪个环节、部门出了问题 , 追究哪个环节、部门的责任 , 从而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具体、各司其职 , 以此监督、检查、考核应收账款回笼情况及清理情况。3. 建立有效的考核评定体系大量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 , 不但虚增了的资产 , 而且影响了有关部门对经营者业绩

12、的考核和评定。应当落实内部催收款项的责任 , 将应收款项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及其奖惩挂钩 , 将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纳入负责人、销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效绩指标考核体系。 对于造成逾期应收账款的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 , 应当在内部以恰当的方式予以警示 , 接受员工的监督。对于造成坏账损失的业务部门和责任人员 , 应当按照内部管理制度扣减其奖励工资。4. 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为防止销售人员为了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强销盲销, 应制订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 , 以实际收到的货款数作为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 , 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的全过程负责任。 这样可使销售

13、人员明确风险意识 , 加强货款回收的进程 , 最大限度减少坏账损失。5 、建立信用管理政策赊销效果的好坏 , 依赖于的信用政策。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可以为争得更多的客户 , 提高产品的销售量 ; 相反 , 则会使损失大量的客户 , 造成产品销量的下降 , 如若赊销成本的增加大于所得的收益 , 将会削减的利润。因此 , 应从实际出发 , 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 平均收款期、收款占销售额的比例以及坏账损失率等衡量应收账款风险的相关比率 , 以此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 , 正确估量应收收款价值 , 确定合理的信用期间、现金折扣政策和信用标准。 6 、 开展信用保险在进行信用管理同时 , 还可以开展信用保

14、险。在国外 , 为了避免在提供赊销时遭受意外的坏账损失, 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信用险。 而目前 , 我国大多保险公司尚未开展这项业务。 但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 这项业务一定也会开展起来。在投保时 , 应在坏账损失和保险费之间进行权衡, 以使风险最小 , 收益最大。8 、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监督应收账款发生的时间有长有短, 有的刚刚发生 , 有的已经超过信用期限很长时间。因此 , 必须对应收账款进行细致的核算和严密的监督。定期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 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比较直观 , 通过这个表格 , 可以看出有多少账处在信用期间内 , 这部分欠款未到偿还期 , 是正常的

15、 ; 至于到期能否收回还要待时再定 , 但及时的监督仍是必要的。 有多少账超过信用期 , 超出多长时间 , 超过信用期较短的这部分欠款收回的可能性较大 ; 超过信用期较长的这部分收回的困难较大 ; 超过信用期很大的 , 这部分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较大 , 应引起高度警惕。9 、组织好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当通过账龄分析 , 发现账款被客户拖欠时 , 首先应当分析现有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 ; 然后对违约的客户重新进行资信等级调查与评价。将信用品质恶劣的客户从信用名单中删除 , 催收拖欠账款。为了提高应收账款的催收效果 , 不仅要加强日常的催收工作 , 把贷款回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 制定出营销策略 , 探索出一条加快货款回收的新路子。 可以实施承包催收责任制 , 定出催收目标 , 派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