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0537273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所着?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复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说,教师在面对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时,必须先了解学生究竟“知道了什么。只有了解学生的实情,才能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也才能找到适合这节课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办法。为此,我尝试设计了古诗教学的备课思路,下面就以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材第一册?静夜思为例谈谈自己的初步构想。由于当前的一些早期教育,学生在入学前后,对于?静夜思这样浅显易懂、妇孺皆知的经典篇章,早已烂熟于心。如果

2、课堂上教师仍然囿于常规,从头讲到尾,大局部学生肯定会兴趣索然,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针对这一实际,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取了“分层教学法,即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高层次的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主要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最终使生生有所得,生生有创新。根据小学语文课程规范对古诗教学的要求,我确定?静夜思一文的教学目标如下: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并背诵。2、学会四个生字“目、耳、头、米,会认“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十个二类字。3、积累收集有关怀念家乡的诗句。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背诵全诗,积累语言。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释题,了解学情

3、。学生是学习和开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根据身心开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沛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所以,在导入诗题后,我首先了解学情:小朋友们,听过这首古诗吗?大局部学生听过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有的知道作者、有的会读、有的已经会背正是在这种了解学生“所知的根底上,我尝试了分层教学法。二、循情,因材施教。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别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我首先提出要求:1已经会读会背的学生找学习搭档发展竞赛,看谁读得准,背得好。2不会的同学找值得信赖的学习搭档包括老师一起借助拼音合作学习。其次,教师巡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学生交流时也分层次进

4、行,先让低层次的学生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再让高层次的学生与搭档发展竞赛,学生自己评议。这期间,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开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并能持之以恒,使其成为学生头脑中的一种精神积淀。另外,对于诗意的理解和朗读指导也不要牵强,不能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感悟,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在?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朗读教学上,我注重联系学生对生活的切实体验:“你们有过想念亲人的体验吗?具体说说当时的感受。则大诗人李白和你们一样也是在这种心情下写了这首古诗。可以说,情感的共鸣,独特的感受,会使学生在浓浓的思乡情中再

5、次诵读这首古诗。三、指导书写,稳固识字。课标中要求写字写笔画简单的字,不求多,贵在精。教师应指导学生写好根本笔画和笔顺规那么。本课共四个字,都是以前学过的。教师先让学生认读,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但不要做过多的字形分析。然后由教师指导书写。范写在一年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笔顺规那么,但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最后让学生练写,练写上可体现弹性,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没必要提出相同的要求至少写2个。写完后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写得最称心的字向学习搭档和老师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和写字的乐趣。四、稳固练习,强化积累。为了稳固这节课的内容,我又设计了下列练习:1、学生领读生字,扩词。2、游戏:小刺猬摘苹果。发展背诵竞赛3、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怀念家乡的诗句?不知道也没关系,不做过高要求,只要有积累的意识即可。4、教师拓展资料,把搜集到的描写怀念家乡的诗句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会读,有能力的可以尝试背诵。五、总结全文,布置实践作业。在作业安顿上,我布置学生察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同时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诗并摘记描写怀念家乡的诗句。可以问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也可以自己查找。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开展,又培养了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了阅读面,真正做到了为学生而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