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0423981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力第1节 力1、力是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离开 物体 存在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1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 2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快慢 的改变和 运动方向 改变.3、力的三要素:力的 大小 、 方向 、作用点 叫力的三要素。4、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物体所受力的 大小 和 方向 。这种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第2节 弹力1、物体由于 发生弹性形变 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2、测力计是测量 力 的大小的工具 。实验室里测量力的工具是

2、 弹簧测力计 ,它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弹簧受到的 拉力 越大,弹簧的 伸长量就越长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观察它的 量程 和 分度值,不许超过它的 量程 。2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第3节 重力1、重力:物体由于 地球的吸引 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 G 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 ,方向是 竖直向下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了 重力 力的作用。2、物体重力的大小跟它的 质量 成正比,表达式为 G=m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 9.8N/kg,它的意义是 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9.8牛顿。 。3、重锤线又叫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始终是

3、竖直向下 原理制成的,用它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 竖直 。4、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 作用点 。第八章 运动和力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实验设计】1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不同的物体目的:改变阻力的大小2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外表运动的距离判断运动的变化快慢【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推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本卷须知】三个小车需要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原因是保证小车到达斜

4、面底端时的速度一样。这利用了控制变量法。2.惯性指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 运动状态不变 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能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第2节 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条直线。2、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受平衡力运动状态不变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运动快慢改变运动方向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1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物体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2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则物体一定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第3节 摩擦

5、力1、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2、产生的条件:第一:两物体相互接触。 第二:两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 第三: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第四:两物体间接触面粗糙。3、测量滑动摩擦力: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一样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一样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应用:增大摩擦力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

6、面粗糙程度、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第九章 压强第1节 压强1、压力定义:垂直压在物体外表上的力叫压力。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课本P30图9.13中,甲、乙说明:受力面积一样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一样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用海绵的形变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转换法。3、压强: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公式:p = 推导

7、公式:F = PS、S=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或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或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第2节 液体的压强1.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测量仪器:压强计.液面高度差越大,则液体压强就越大.2.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液体压强计算:,4.根据,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8、7、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连通器如果只装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第3节 大气压强1、大气压的存在: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吸盘等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3、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吸管喝饮料、吸墨水、针管吸药液等都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小 ,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大 。第十章 浮力第1节 浮力1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

9、也受到浮力.浮力的施力物是 液体或气体 2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外表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F浮=F向上F向下3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4 秤量法测浮力:F浮=GF,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2.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从中可以知:浮力的大小只与 液体的密度 和 排开液体的体积 有关。3.计算浮力方法有:(1)秤量法:F浮=GF,(2

10、) 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 展开 液V排g =物V物g(3)阿基米德原理: (4)压力差发法:F浮=F向上F向下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的沉浮条件:开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状态F浮与G物对实心物体物与液V排与V物关系上浮F浮G物液物V排=V物下沉F浮G物液物V排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铁匠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钓鱼杠,理发剪刀,筷子(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天平第2节 滑轮1.定滑轮:实质:等臂杠杆。特点: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动滑轮: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特点: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而且费距离。3、滑轮组1)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2理想的滑轮组,假设不计绳重、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3假设不计绳重、摩擦SnhV绳=nV物4组装滑轮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