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安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5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42201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安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5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安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5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安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5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安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5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安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5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安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5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安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5及答案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高频考点训练(十五)时间:25分钟 分值:100分每日必练 15分钟限时训练1(2013浙江省温州中学第三次模拟)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搅(jio)拌 甄(zhn)选不旋踵(zhng) 令人咋(z)舌B挟(xi)制 渐(jin)染紧箍(g)咒 插科打诨(hn)C机杼(zh) 抹(m)墙露(lu)马脚 刨(po)根究底D连累(li) 雾霾(mn)超负荷(h) 焚膏继晷(gu)解析A令人咋(z)舌。B.插科打诨(hn)。D.雾霾(mi)。答案C2(2013天津市第三次六校联考)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发轫一柱香文采蜚然树倒猢狲散B纹

2、身百纳衣急待解决苛政猛于虎C不啻爆冷门铩羽而归抹一鼻子灰D稼接编者案两全齐美图穷匕首现解析A一炷香;文采斐然。B.文身;百衲衣;亟待解决。C.正确。D.嫁接;编者按;两全其美;图穷匕首见。答案D3(2013山西省康杰中学第八次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B安倍晋三上台后,要求修改防卫计划大纲,计划从美国购买“全球鹰”无人机和“鱼鹰”运输机,其危言危行必将加剧钓鱼岛危机。C针对每年节节攀升的茅台酒价格,贵州茅台公司高层要求各地经销商保持冷静,不要将现存茅台酒束之高阁,等待高价

3、出售。D领导干部学习应始终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多方请教,不断学习,做到“专”与“博”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升。解析A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B.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C.束之高阁:指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D.学无常师:是说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是有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用在这里符合语境。答案D4(2013河北省唐山一中仿真测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

4、,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B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C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D冷浪漫精选了“科学松鼠会”多位作者的作品,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与生命、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这些文章,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获得美的享受。解析A表意不明,“200个中国人”停顿不同,表意也不同。B.应将“不但”提至“使日本”前。D.主谓搭配不当,改成“

5、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让人获得美的享受”。答案C5(2013内蒙古赤峰二中、平煤高中5月联合考试)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雪花不是不知道阳光迟早要来的,但是它愿意在大地上铺展,愿意在泥土上附着,因为存在就不该懦弱。答案示例:小草不是不知道秋天终究要来的,但是它愿意在春风中渴盼,愿意在夏雨中执着,因为活着就不该蹉跎。月亮不是不知道白天注定要来的,但是它愿意在群星里妩媚,愿意在黑暗里顽强,因为有爱就不该掩藏。6(2013四川省“联测促改”活动测试)某班将举办诗歌朗诵会,语文科代表要动员喜欢朗诵的甲同学和不喜欢朗诵的乙同学参加。假如你是语文科代表

6、,你会怎么说?要求:简明、得体;每处不超过30字。(1)对喜欢朗诵的甲同学说:_(2)对不喜欢朗诵的乙同学说:_答案(1)你的朗诵很有感染力,相信你会带来精彩!怎么样,露一手吧?(2)兴趣可以培养,信心来自实践。挑战自我,把握机遇,试试吧!(2013黑龙江省大庆一中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78题。喜迁莺晓行刘一止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寒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这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注悄:宋人口语,简直的意

7、思。一成:宋人口语,一点点地,渐渐地。7词的上阕从哪些角度表现“晓行”?请简要分析。答案听觉角度。角声催促,鸟还未被惊醒,邻户的鸡已啼鸣,这是凌晨在驿站客舍听到的情景,点明题中的“晓”字。视觉角度。连绵村庄,晨烟未散,行人起,丛林中残月在天,这是晓行所见的情景。感觉角度。眼泪被寒霜微微凝结,为御寒而喝的酒,还不够抵抗天气的寒冷,这是写晓行的感触和感受。(以上三个角度中第三个角度也可以写触觉或心理,其他说法不可以,要严格按采分点给)8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新来还恶”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第一问: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思乡怀人的惆怅和羁旅漂泊的倦怠。第二问:诗人原本希望这伤感

8、惆怅的“情味”会随时间渐渐“消减”,却不料新近的愁情更加浓重,这“新来还恶”四字,总结了诗人所有的哀愁,强化了此愁之浓。9(2013安徽省涡阳四中第五次月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故木受绳则直,_。(荀子劝学)(2)臣无祖母,_;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李密陈情表)(3)故知一死生为虚诞,_。(王羲之兰亭集序)(4)渔舟唱晚,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5)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6)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答案(1)金就砺则利(2)无以至今日(3)齐彭殇为妄作(4)响穷彭蠡之滨(5)连峰去天不盈尺(6)别有幽愁暗恨生每日必背 5分钟资

9、料储备报刊杂志、学生作文中常见错别字(二)注:括号内为正确字矢志不逾(渝)哀声叹气(唉)莫不关心(漠)不径而走(胫)鬼斧神功(工)推崇倍至(备)记忆尤新(犹)斥之以鼻(嗤)反躬自醒(省)战略布署(部)克敌致胜(制)题纲挈领(提)闻过饰非(文)过尤不及(犹)眼花撩乱(缭)深符众望(孚)叫苦不叠(迭)随便流览(浏)迭床架屋(叠)养成僻好(癖)渡假胜地(度)重山峻岭(崇)行迹可疑(形)浅移默化(潜)负出代价(付)轻歌漫舞(曼)天翻地复(覆)再接再励(厉)大才小用(材)光采照人(彩)伸述理由(申)歪门斜道(邪)变换莫测(幻)现金付迄(讫)家庭成份(分)统盘考虑(通)璀灿夺目(璨)跌落陷井(阱)面黄饥瘦

10、(肌)举止安祥(详)旅客需知(须)招领启示(事)插科打浑(诨)掩旗息鼓(偃)严加防犯(范)一泄千里(泻)山青水秀(清)霄小之徒(宵)义气相投(意)慢不经心(漫)查言观色(察)不醒人事(省)遗笑大方(贻)不记其数(计)报怨别人(抱)开源截流(节)立杆见影(竿)一笔钩销(勾)一付手套(副)天崖海角(涯)以身作责(则)虎倨龙盘(踞)指高气扬(趾)风尘扑扑(仆)老奸剧猾(巨)风糜一时(靡)磋跎岁月(蹉)声色俱利(厉)生灵途炭(涂)火势漫延(蔓)白壁微瑕(璧)淹没无闻(湮)循私舞弊(徇)众目癸癸(睽)赋与使命(予)横加抵毁(诋)每日必读 5分钟素材积累“怕”字背面的追问2013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中学生“

11、怕周树人”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人扪心自问,自我反思一下吧。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从封建社会的荒漠中走出,然而迎接他的并不是一派和谐的太平盛世,而是处处隐藏在光明背后的阴暗,而是一个虚有其表的泱泱大国,于是他抱着大无畏的勇气走进了人心的荒漠。他愤怒,是因为他听见了来自社会底层撕心裂肺的呼号;他悲伤,是因为他看见惨死在所谓政府门前的学生冰凉的尸体;他控诉,是因为他深爱脚下的土地。能够在那个道路以目的时代站在枪口前放声大骂的人是谁?唯鲁迅而已。或许有些人不满于鲁迅凌厉的文风、犀利的笔触,或许有些人觉得鲁迅的文章艰涩难懂,根本不符合现代国情,但是我们要知道任何一篇伟大的作品都必须与时代光芒交相辉映,任

12、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其思想必然深深扎根于祖国的泥土中。“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鲁迅的文风是那个时代所历练出的产物,早已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既然我们并不能够忘却鲁迅所经历的那个时代,那么我们便不能忘却鲁迅所做的一切,更不能因为“怕周树人”而故意疏远鲁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的教育在此也应当深刻反省:鲁迅的文章虽然已经进入了中学课本,且篇目是其他作家所不能相比的,可是,为什么校园内总是流行“怕周树人”的话语呢?教育是百年大计,“树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但当中学生对“周树人”总是惶恐不安时,我不禁要发问:中国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在此世界大势风起云涌之时,若想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万世不倒,我们当然应当不怕难度很大的奥数、英文,便也应当不怕难度很大的“周树人”。那么我们就不能任由历史的跫音渐行渐远,让我们的青年人在那些喧嚣中听到鲁迅深沉的呼喊吧!让我们的未来能够在鲁迅坚定执着的脚步后打造一个无坚不摧的中国吧!阅卷组点评:全文感情充沛。结构完整,讲究技法,语言较为规范通畅。文章着重阐明了鲁迅对历史、现代社会的精神贡献以及与当今学生的血脉联系,从中华民族未来前途的高度来立意,发人深省。因此,该文自有一种磅礴之气。核心亮点:立意高远气势磅礴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