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短文两篇》同步测试【含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041912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短文两篇》同步测试【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短文两篇》同步测试【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短文两篇》同步测试【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短文两篇》同步测试【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短文两篇》同步测试【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短文两篇》同步测试【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短文两篇》同步测试【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短文两篇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怀民亦未寝(qng) 夕日欲颓(tu)B.遂至承天寺(su) 沉鳞竞跃(ln)C.藻,荇交横(xng) 能与其奇者(y)D.盖竹柏影也(bi) 相与步于中庭(y)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欣然起行 康肃忿然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反溯流逆上矣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夕日欲颓 实是欲界之仙都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游记,状写名山大川,惊湍飞瀑,晴湖雪巘,乃至亭台池榭,美不胜收。因此,游记小品,是最具个人风采的美文。游记小品,堪称

2、文苑奇葩。陶弘景在南朝游记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中云:“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小品,独抒性灵,信笔挥洒,自由书写,文极简洁而意味隽永,情思摇曳,韵趣天然。A.B.C.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5.下列关于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

3、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B.文章第一,二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C.文章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B.念无/与为乐者C.实是/欲界之仙都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7.下列关于记承天寺夜游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C.苏轼此时被

4、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二、填空题8.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 9.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五色交辉_晓雾将歇_夕日欲颓_念无与为乐者_盖竹柏影也_相与步于中庭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三、文言文阅读10.阅读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四时 _俱 _备 晓雾将歇 _ 夕日欲颓 _ 答谢中书书 _ 实是欲界之仙都 _ 未复有能与 _其奇者 五色交辉 _ 沉鳞 _竞跃(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D.“两岸石壁,

6、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4)按要求回答问题。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以两种视角,写 , 用笔洗练,境界清新。“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感慨,赞叹山水之美,传达出自己 的志趣,将在山水之中 流露于笔端。(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答谢中书书中后一个“书”指体裁,它是一种怎样的体裁? (7)文中提到的“康乐”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用意? (8)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说说其作用。 11.课外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7、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任诞)注释山阴:今浙江绍兴。眠觉:睡醒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剡(shn):县名,今浙江嵊县。就:拜访、访问。经宿:一整夜。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欣然起行_念无与乐者_因起彷徨_人问其故_(2)翻译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3)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

8、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来描写月色。请你写出一句他的其它作品中关于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或语句吗? (4)两段文字都是写的夜找好友,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可从目的、原因、结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虑)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 C 解析:A.寝qn;B.遂su;C注音正确;D.柏bi。 故C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2. D 解析:A的样子;B于是;C只是;D快要/欲望。 故D点评:此题考查一词多义。这些

9、文言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3. B 解析:答题时先找出本段中的总领句“游记小品,堪称文苑奇葩”;再根据前后照应关系,“南朝游记小品名作”扣住“文苑奇葩”,故第句应紧跟其后,同时“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领起第句(两句分别对应“游记”“小品”);第句为总结句,应置于结尾处。 故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连贯句子的能力和逻辑能力。做这样的题,既要考虑到所给的多个句子之间的内容及逻辑联系,又必须结合已经给出的语言环境。具体方法是找中心句,一个语段,一般都是围绕这一个中心来安排的;梳理思路,总体上看,句

10、子之间有相并关系,相承关系和相属关系,从局部看:有承接、解说、对比、递进、因果、转折等关系等;抓关键词,调整句子的顺序还可借助“首先”“其次”“换句话说等。4. 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C项, “猿鸟乱鸣” 中的“乱”是“此起彼伏”的意思,体现清晨的热闹和生机。而不是“让人感到繁多杂乱”故选C 故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根据要求,逐项审读,仔细辨析。5. D 解析:根据文意,“庭下如积水空明”是指月光如水,并不是真的写水,所以“写水突出其清”错误。 故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

11、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选择即可。6. B 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为:念/无与为乐者。故选:B。 故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断句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7. A 解析:A:错误;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而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

12、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 BCD:正确。 故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二、填空题8. (1)借代(2)比喻(3)反问 解析:(1)“鳞”指代鱼,这句话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13、(2)句意:(月光照在)庭院地面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藻,荇菜纵横交错,大概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由此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句意: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由此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故借代;比喻;反问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常用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语等,答题时要结合语言环境判断使用的修辞手法。9. 辉映;消散;坠落;考虑,想到;大概是;共同,一起;只是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