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语文第三单元备课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0366575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语文第三单元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下语文第三单元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下语文第三单元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下语文第三单元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下语文第三单元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下语文第三单元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语文第三单元备课(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预习过关课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概括主题 学生交流积累过的成语故事,引入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语,学生根据预习和单元导语,概括出第三单元的主题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明确第三单元的学习要求。二、识字过关课件出示本单元词语、多单字,多种形式朗读、纠错、巩固。为朗读课文扫清障碍,丰富学生积累,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三、情境朗读课文过关多种形式检查课文朗读,把课文读准确、流利。师生点评,学习朗读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为理解和感悟课文做好铺垫。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过关小组交流每篇课文介绍的景物,试着说说景物的特点。这一环节意在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

2、习的能力。字词读写课目标:1.进一步识记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初步感知重点词语的意思并学着运用。2.正确书写38个生字。字词读写课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二、认读字词、辨析字形出示本单元的重点字词,采用多种方式的指读、朗读、小组检查读,认识并能正确书写。正确书写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在书写时要注意字的结构与书写规律。其中,结合写字课本,我重点指导一些难写、易错的字,并且在黑板上进行板书。三、字词运用环节本单元是结合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来设计的一些文章,通过一些小故事来反应生活中的问题。因此个别词语不好理解的,先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试着用其中的词语写句话,在全班交流和小组交流,让学生懂得活学活用。为了让

3、学生们进一步理解词语的运用之妙,我会再出示几句话,让他们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在这样训练中,学生会自觉地去积累词语并运用到实际的学习中。然后还有理解课文中一些难理解的句子来进行教学、 以文带文课 1 燕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等词语。2、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3、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教学过程:一、关注单元导读,引入新知。1、由单元导读引入:自读单元导语,说说这组课文将告诉我们什么?2、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

4、学习寓言两则。出示课题,看“寓”这个字,“我给大家提个醒”?3、请同学们书空,和老师一起写题目。板书:寓言两则4、二年级时我们就学过两则寓言,谁还记得是哪两则?我们通过短小的故事得到一个道理,这就是学习寓言带给我们的收获。5、出示战国策图,作简要介绍并引出学习内容。板书:亡羊补牢二、初读课文,理解题目意思。1、“亡羊补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解解“亡”和“牢”的意思。出示课文中的“黄泡泡”,我们先来看看学习小伙伴是怎么学懂的。读读。2、课前,我们都做过预习,已经对“亡”和“牢”查过字典了,谁说说?你们选择的字义对不对呢?请你再好好读读课文,像学习小伙伴那样联系课文内容,再来理解这两个字

5、的意思。3、要求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解词。板书:丢失 羊圈4、处理“圈”这个多音字。5、小结:我们关注了“黄泡泡”的提示,又掌握了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查字典,再联系课文内容,就能找到词语更准确的意思了。6、明确题目“亡羊补牢”的意思。7、检查读书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设计意图: (学生虽然已经养成课前对生字词进行查字典、预习的习惯,也有关注课文中“黄泡泡”的意识,但他们的“关注”还是太表面化,课中引导学生再次关注“黄泡泡”,了解解词有多种方法,不仅学到知识,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也再次强化了关注导学系统的意识,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一)关注句式,读懂养羊人

6、第一次丢羊的原因。1、了解故事起因,指读起因部分。板书:窟窿 叼走2、随文识字“窟、窿、叼”。3、了解句式,引导学生关注段落结构。 养羊人养了好几只羊,一天早上发现少了一只,为什么少了一只呢?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这一次书中没有用这个句式说明原因和结果,而是用了“原来”一词引出了原因,读的时候要把原因清清楚楚告诉大家。自己读读,再指名读。(二)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讨论交流:1、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2、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3、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设计意图:中年级要特别注重段落教学,这部分设计可以引导学

7、生关注段落特点,初步感受到表述同样的问题,可以句式不同、段落结构不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揣摩人物内心,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1、看到窟窿,发现羊少了一只,街坊是怎么说的?养羊人又是怎么回答的?自读人物对话。2、板书:街坊 换个意思相同的词?3、透过街坊和养羊人说的话,想想:他们是怎么想的?师生接读人物对话。4、分别指两到三组读,在读中老师适时点拨,使学生明确:街坊看到和想到的都是羊圈里还没有丢的那些羊,所以是着急的。而养羊人只看到、想到的是已经丢了的那只羊,所以不着急也无所谓。5、街坊在用事实教育养羊人,想说服他修补羊圈,这就叫什么?板书:劝 用“劝”组词。6、小结:在修羊圈这件事

8、上,街坊看到的是羊圈里没丢的那些羊,所以心里很着急,想的是要赶快修羊圈、堵窟窿。(齐读街坊说的话)而养羊人看到的是那只丢了的羊,想的是已经丢了,所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板书:不接受)不补羊圈。(齐读养羊人说的话)看来,面对同样的事情,看问题、想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待事情的态度、想法、做法也就不同了。7、同桌对读,指一组再读。设计意图:本单元主题是:应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在养羊人丢第一只羊时,因为和街坊在修羊圈问题上想法不同,所以没听街坊的劝告,使羊再一次被狼叼走。这一点学生不可能关注到,所以课中,我安排学生借助想象,揣摩街坊和养羊人在说话时的心理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面对同样的事情,

9、看问题、想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待事情的态度、想法、做法和结果也就不同,从而把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引向深化。(三)再次关注句式,读懂养羊人第二次丢羊的原因。1、谁来通过读书告诉我们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关注两个“又”强调的是不修羊圈的后果,狼再次把羊给叼走了。丢羊人损失又大了一次。2、出示: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课文再次用“原来”一词引出再次丢养的原因及不补羊圈的后果。板书:做错事(四)学习事情结果部分,感知寓意。1、面对这样的结果,养羊人的表现呢?(板书:后悔)读书上的句子。2、理解“后悔”一词,读懂养羊人“悔”的是什么。板书:不该不接受3、理解“不该不接受”的意思,读懂这样表达情感更强

10、烈。4、深入理解“不晚”,养羊人想现在修羊圈还不晚。(板书:还不晚)请大家想想:除了修羊圈不晚,还有什么是不晚的?板书:听意见 改错误5、读读养羊人悔改的表现。(板书:结结实实)换个词说说?6、结果呢?板书:再也没丢四、观察插图,练习说话,深入理解寓意。1、课文插图画的正是养羊人修补羊圈改正错误的过程。请你仔细观察养羊人的神态、动作,想想:他心里会想什么?街坊看到养羊人的做法,会是什么表现?会说些什么?2、谈学过课文后受到的启发。出示:亡羊补牢 未为迟也3、自己再读一遍课文,感受故事带给我们的启发。设计意图:(学生学习最大的乐趣在于能从学习内容中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感受到愉悦和快感。课文

11、没有太多重点词语可以反复研读,但留给读者很多想象的空间,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挖掘出文本想象的补白点,再次安排了想象训练:借助插图展开想象。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化理解,为准确理解寓意确定了基础,也为后面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做了铺垫。)五、依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练讲故事。1、说说什么是“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提示:可以借助课文中的词句,用自己的语言,通顺地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清楚。2、借助板书上的词语,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3、提示:主要情节要展开想象讲。本文可以在人物对话及养羊人修补羊圈处加以想象来讲。4、提示:如果能在讲故事时加上动作、表情,会更加吸引人。六、作业设计。1、比

12、一比再组词。悔( ) 叼( ) 屈( ) 隆( )梅( ) 叨( ) 窟( ) 窿( )2、抄写本则故事的生字、字词。3、背诵这则寓言,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地感想,把这则寓言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家人听。板书设计:9、寓 言 两 则丢失 窟窿 叼走亡 羊 补 牢 做错事 街坊劝 不接受 听意见 后悔 不该不接受 改错误 结结实实 还不晚 再也没丢9、寓言两则第二课时南辕北辙教学目的: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理解句意,读懂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2、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诚恳、固执己见”等。3、通过自学质疑、讨论解疑、兴趣表演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素养。教学重点:理解南辕北辙故事

13、内容,认识其中的道理。教学难点:体会、领悟道理。让学生明白做什么事如果方向错了那就会适得其反。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预习要求:查字典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请一个同学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立即会发现老师所指的方向有错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1、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要这样做?(出示文图)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课文内容,目的是让学生能尽快地进入课堂学习。2、生齐读三遍。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问什么?设计意图:应该给予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4、释题: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

14、 辙:车轮压出的痕迹。(学生观察指出后点击出现)5、那么“南辕北辙”是什么意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二、学习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师巡视检查读书情况)2、刚才听大家读书很投入,检查是否完成读书任务。学生再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在书本上做记号。(小黑板出示读书要求)设计意图:“不动笔墨不读书”,三年级是培养学生读书能力的学年段,一点一点的课堂积累,会让学生受益无穷。3、教学生字:出示生字卡片。4、出示词语:行驶、奔驰、不解、诚恳、固执己见。学生认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诚恳、固执己见等词语。”不解:不理解,不明白。诚恳:非常真诚。(学生自己的语言)固执己见:别人的话都不听,只知道坚持自己的想法,(学生自己的话)5、分角色朗读。每个小组里要有两个旁白、一个坐马车的人、一个是他的朋友。6、分享、交流自己刚才读懂的东西,找出疑问。7、现在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的朗读,行吗?按刚才的角色扮演来读。8、评价。 9、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他们之间共进行了几次对话?每次对话告诉我们什么?(1)那个人要到什么地方去?(板书:楚国)(2)那个人往北走的理由是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理解相关重点词语,从而为对寓言故事的理解作下铺垫。10、找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