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各地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0344248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各地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年各地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年各地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年各地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年各地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各地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各地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年各地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部分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 15 题。关山月鲍君徽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霜凝匣中剑,风惫原上旌。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注】辽阳城,唐时边防要地,戍卒很多。鼙,古代军中所击的小鼓。14 下列对过首诗的赏析,不恰当地两项是(5 分) ()()A. 一二句描写了边地辽阳城笼罩在一片月光中的景象,点明了具体的时问和地点。B.三四句描写因为边地有风雨使月亮周围生成月晕,表现了风凄月昏的惨淡景象。C 五句直抒胸臆, 用“望”描写戍卒抬头看天的动作、 用“恩”表

2、达成卒的思乡之情。D 六句侧面描写,用战马听到鼓声昂然冲锋让敌人“惊”来表现成卒杀敌报国的勇猛。E.最后两句卒章显志,诗人希望能建功立业,在班师回朝时谒见天子、获得奖赏。15诗歌的七到十句使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了边地怎样的艰辛生活状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分)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14.D、E (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满分5分)【解析】D项,“侧面描写” “让敌人晾表现戍卒杀敌报国的勇猛 ”错误,诗句写战马听到鼓声而震惊后退来表现战争带给百姓的灾难之深。 E 项,诗人发出的是对和平的呼唤,不是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15【解析】回答问题可以根据诗句的内容进行,比如可以分析七、八句和九、十句分

3、别使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了哪些内容。七句,用了比拟的修辞,写草木的悲鸣;八句,用了衬托的手法,用风沙使对方军营变暗来写唐军生活的艰辛。以此分析九、十句即可。七、八句,用比拟、衬托的手法( 1 分)表现边地的荒寂悲凉和戍卒戍边的艰辛。( 1分) 七句, 用边地草木的悲鸣来衬托北风的猛烈; 八句, 用沙暗虏营来衬托唐军的艰辛。 ( 1分)九、十句,用夸张、比拟的手法( 1 分)描述戍边征战的困苦( 1 分)。诗人写 “佩剑凝 霜”用的是夸张的手法,写 “旌旗疲惫 ”用的是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戍边生活的艰辛和困苦。( 1 分)。天成大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题。宴西楼【南宋】陆游西楼

4、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烛光低映珠鞴丽,酒晕徐添玉颊红。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上月方中。【注】陆游因为主张抗金,不合当权者口味而被一迁再迁,赶到川蜀,这首诗即写于此时。 西楼:成都府治西侧有筹边楼,唐李德裕建,曾与熟悉边事者在此共议抗御吐蕃等族侵扰事。又蜀中名胜记谓“转运司园亦称西园,园中有西楼”。因循:随意、轻率、怠惰。珠辅(b d):绣着珠饰的单衣,代指歌舞女子。摩诃池:摩诃池即汗池,在锦城西。为隋将军萧摩诃所开,因是得名。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诗歌首句紧扣题目,从宴饮的场所一一西楼着笔。先以“豪雄”二字虚点一笔,引 出

5、次句进一步的着意渲染。B 第二句中“锦绣笙箫”描绘了豪华壮美、 歌管竞逐的景象, 暗藏题内“宴”字; “在 半空”则突出了西楼耸立天半的形象。C. “烛光低映珠辅丽,酒晕徐添玉颊红”两句,不仅描绘了宴饮之上歌女的俏丽,而 且突出了宴饮场面的热闹。D.颈联续写西楼宴饮,意境温馨旖旎,表现诗人醉宴西楼,置身衣香鬓影之中,透露 出了作者沉醉享乐的愉快心情。E 诗歌尾联以景作结, 描写宴罢归途, 描绘了夜凉迎面, 摩诃池上, 明月方中的景象, 对此佳景,诗人更生愁苦之情。15古人评此诗颔联“语轻而感深”,你认为此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6 分)天成大联考14 . DE (选D给3

6、分,选E给2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解题思路】D项,“透露出了作者沉醉享乐的愉快心情”错, 应该是“透出了无可奈 何的悲凉颓放情绪”。 E 项,“生愁苦之情”错,应是“生赏爱之情”。15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分析综合)。【解题思路】时日蹉跎、光阴虚度、年华老去的感慨。万里作客、久离家乡的愁苦。一事无成、壮志未酬的无可奈何的悲凉。(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酌情给分)江西质量监测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 题。西阁夜杜甫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

7、。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注】 766 年,诗人移居菱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诗写于移居西阁时。击柝,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诗秦风无衣:“岂日无衣 ?与子同袍。”14 .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A. 首联描绘江上初夜景色,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动静结合,景色相映成趣。B. 前两联“暮”“昏”着眼时间,“风”“月”着眼景物,内容富有层次感。C.诗歌善用修辞,如“白雾昏” “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使景物描写形象生动。D.诗歌尾联直抒胸臆,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诗人却关注纷乱时局,担心百姓。E. 诗歌前四句写西阁夜景,景致清新雅致;后四句感时伤怀,虑时

8、危,忧盗贼。15 . 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6 分)江西质量监测卷16 .C 、 E( C“ 白雾昏 风落石 采用了比拟手法” 理解有误,这两处并未采用比拟手法。 E“ 景致清新雅致” 表述有误, 应是 “ 郁抑清冷 ” 。 对 1 项, 得 2 分(含 1 对 1 错) ;对 2 项,得 5 分,多选不给分。)17 .颔联借景抒情,借山风落石、静月侵楼,营造清冷寂静的氛围,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寓居他乡的痛苦之情。颈联借典抒情,重门击柝,暗喻战事; “无衣” “同袍”以待战事,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纷乱的忧虑。(每点 3 分)成都二诊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

9、15题。和子由四首送春苏轼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注】法界观:佛教华严宗主张的证入法界的观法。1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A. 诗题交代写作缘起。 “和”的意思是“唱和”,本诗是诗人为应和弟弟苏辙而写 的。B. 首联呼应题目, 表明 “青春” 虽然已难挽回, 但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极心态。C.颔联虚字运用巧妙,“惟” “亦”二字,相互呼应,既强化了语意,又形成了对比。D.本诗章法绵密,语意前后勾连:颈联上句关联“梦里青春”,下句上承“酒阑病 客”。E.尾联表达

10、愿望,诗人希望借法界观洗除世间之烦恼,反映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 响。15. 本诗二三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两联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6 分) 成都二诊14. (5分)BC (B “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极心态”理解错误;C “形成了对比”分析错误。选对一项给2 分,选对两项给5 分,选三项及以上不给分)15. ( 6 分) (1) 老病无聊、青春不再的感伤;忘却烦恼、泯除机心的愿望。 ( 2 分) 颔联下句描写黄蜂在蜜熟之际也不采蜜,以黄蜂之懒,间接写出自己的心灰意懒。( 2 分) 颈联上句描写芍药樱桃花凋零,表明春色不再,表达伤春伤己之情。( 2 分) 安徽六校联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 14

11、15题。过郑山人所居唐刘长卿一径人寻谷口村,春山犬吠武陵源。青苔满地无行处,深映桃花独闭门。送陈靖中舍归武陵宋,王安石知君欲上武陵溪,水自东流人自西。到日桃花应已谢,想君应不为花迷。注释:陈靖,北宋时期人,做孝感令时,因公事忤逆了郡太守,遂弃官,最后以太子中舍的身份致仕。14 下列对以上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A刘诗中“春山犬吠武陵源”一句以声衬静,以犬吠反衬春天山林的安静,写出了郑山人所居环境的幽静安谧。B刘诗中第三四句中“无行”和“独闭”照应,写出郑山人所居地人迹罕至,也表现郑山人享受高逸出世的生活状态。C刘诗全诗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清新,全诗淡雅沉郁,情真

12、意切,回味无穷。D王诗中“水自东流人自西”一句暗喻时光、精力的流逝,也暗示友人逆势而行,自有追求。E王诗全诗为虚写设想,语言质朴平易,蕴含哲理,情感真切,饱含对朋友的真挚祝福。15 两首诗中都有“武陵”和“桃花”,请据此分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6 分)安徽六校联考14 CE ( C项刘诗的诗歌风格淡雅沉郁不准确。E项王诗一二句为实写,三四句为虚写。)15 答:(一)相同点:两诗中的“武陵”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 “桃花”既点明了时令为春季也说明两诗主人公所居所归之处均是优美安谧的世外桃源。( 2 分)两诗均借“武陵”和“桃花”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清高自适人格的肯定与

13、赞美。( 2 分)(二)不同点:刘诗通过描写郑山人所居环境的幽静安谧,人迹罕至,来表现对郑山人享受高逸出世的生活状态的欣赏。 王诗则在送别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保持独立人格寄望与期许。友人到武陵时也许桃花已谢,但是一个不会为花而迷的人, 自然也不会迷乱于尘世之中。(2 分)长沙统一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 题。风雨中诵潘邠 老诗韩滤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注:韩滤(1160 1224 ),江西上饶人,南宋诗人,从仕不久即归隐。本诗写于庆元四年(1198年)秋。“满城风雨近重阳”原为江西派

14、诗人潘邠老的名句。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A.首联引用开头,写出了重阳佳节之时,诗人于风雨飘摇中独登吴山之巅的形象。B.颔联委婉抒情,既有年华渐老的感叹,也有无论入世出世,都意气轩昂的进取。C.颈联情景交融,寄断肠悲愁的主观情感于本应吟兴的“野色”之上,形成对比。D.尾联以景结情,以暮色苍茫中江水翻腾的画面收束全诗,有言尽而意无穷之妙。E.全诗情随景生,景与意合,既显风雨中的气势充沛,又抒面对江山的万千感慨。15诗歌颔联传达出诗人的“壮心”,而诗歌的颈联又写出了诗人的“断肠”,这两种情感是不是矛盾的呢?请联系诗歌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6 分)长沙统一模拟14

15、 答案:AB。A项,不是重阳佳节,而是快到重阳的时节;B项,不是委婉抒情,而是直抒胸臆。15 .答案:不矛盾。壮心:作者面对野色迷人的吴山之巅和眼前的大江,触景生情, 自然壮怀激烈;断肠:又因为满城的秋风秋雨,人生的行藏起伏,青春年华的流逝,独在 异乡的孤单,诗人油然而生悲愁;作为曾经入仕后又归隐的诗人,壮心不忘,正是断肠的 原因。 38 岁的诗人却说“老眼昏花”,应为愤激之词;尾联“今古骚人乃如许”,也透露出壮心难酬的伤感;结尾一句更以苍茫之景写归隐后的惆怅不得志之情。(共3 点,每点 2分) 山东师大附中八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 题。闻科诏勉诸子辛弃疾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明年吏部选,梅福更仇香。注梅福:汉代正统儒生,敢于针砭时弊,直言不讳。 仇香:东汉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