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应该掌握的修辞手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0325872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应该掌握的修辞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应该掌握的修辞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应该掌握的修辞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应该掌握的修辞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应该掌握的修辞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应该掌握的修辞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应该掌握的修辞手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下列诗句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露似珍珠月似弓。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5.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6.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7.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二下列诗句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3. 举酒欲饮无管弦。4.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5.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6.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7.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三下列各句话,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 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

2、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2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3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4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5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6幸福是染色的画笔,能染红鲜花,也能染绿树叶;能给清澈的湖水染上透明的质感,也能给纯洁的心灵涂抹一层辉煌。 7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 8天上的云像连绵的峰峦,像湍急的河流,像威武的雄狮,像奔腾的骏马。 9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10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3、 11.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12. 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去舞场里找吧。四下列各句话,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井冈山上的毛竹,同井冈山人一样坚贞不屈。2、群山肃立,江河挥泪,辽阔的祖国大地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3、她在呢喃低语中朦胧睡去,窗口的两支红烛滴落着一滴一滴红色的泪。4、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5.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6.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五下列各句话,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2、班里静的连针掉都能听见。

4、3、他的声音大了,简直能震碎人的耳膜。4、巴掌大的地方还开宴会? 5. 他的脸皮真厚,连针也刺不进去。高中语文应该掌握的修辞手法1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

5、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月季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白胡子放下钱走了。让我们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加油前进吧。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

6、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

7、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4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8、(2)夸张的几种形式 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5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

9、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排比(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

10、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 a、成分排比。例如: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b、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设问设问的特点是“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

11、么色素也没有。 8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1) 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9、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应用词的多义性和同音的条件,有意识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 1谐音双关: 我失骄杨群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杨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实际上是指柳直荀)。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2语意双关: 夜正长,路也

12、正长,我不如忘记,医院,不说的好罢。10、反语: 反语就是说反话的方式来加强表达后果的一种修辞方式。 反语的种类: 1表示讥讽的反语: 中国军人的屠杀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可怜全被这几屡血痕扼杀了。 切实是美丽极了 2表示密切友爱的感情的反语: 几个女人有一点扫兴,也有一点伤心,各人心里骂着本人的狠心贼。 双关和反语虽然都有表里两层意思,但是:反语的表里意思是相反的;双关的表里意思是相关的。11、顶真(顶针、联珠) 顶真是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开头的词语的修辞方式。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顶真修辞格拥有蝉联续接的特色, 这种语言方

13、式适于表现客观事物间的递相依存的关系。只有事物确切具备这种关系时方可使用,否则就成了文字游戏了。 12、 通感: 通感就是把人们的各种感到(视感、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方式。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现实生活的文字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词语中,视觉、听觉、触觉构成了通感。 其他有

14、关通感的句子:1.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2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3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4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5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6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7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8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许了,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9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分为形容的通感和比喻的通感。

15、形容的通感:红杏枝头春意闹。 比喻的通感: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3、回环(回文) 回环就是用相同语句回环往复解释的一种修辞方式,形式上表示为词语相同而语序相反。 他爬起来跌倒,跌倒爬起来,持续挣扎着前进。 回环只有两个语言片段;顶真则不限于两个。 回环是甲-乙,乙-甲;顶真是甲-乙,乙-丙。 17、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原来不在眼前的人或物直接召唤,并且跟他谈话,个别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 雷锋啊,你固然生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人们从你身上,也从千千万万革命兵士的身上,看见了将来的人类,共产主义的人类。(呼人)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锋利的剑呀!我的长剑被人拔去了,然而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呼物) 18、互文:指古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相互弥补,联合起来表现一个完全意思的一种修辞办法。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