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保护地球环境建议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0325004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写保护地球环境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写保护地球环境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写保护地球环境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写保护地球环境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写保护地球环境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写保护地球环境建议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写保护地球环境建议书如何写保护地球环境建议书篇1广阔市民们: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曾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由于我们的滥砍滥伐,由于我们的乱丢乱扔,由于我们随意毁坏自然环境,地球那头美丽的秀发变的稀稀疏疏,地球那饱满的身躯变的骨瘦如柴,地球那容光焕发的面孔变的皱皱巴巴,一条条皱纹刻在了母亲的脸上!为了让地球母亲展开那久违的笑容,我们应该注意我们身边的一些小缺点,一些大问题!为此,我想向大家发出一些保护环境的:1、不乱丢乱扔,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2、节约水电,出门时不要忘记关灯,洗完手请立即关水龙头。3、要保护树木花草,不要随意砍伐绿色树木,践踏草地。4、不要使用塑料袋,

2、减少白色污染。我们这个城市假设每天每人使用一个塑料袋,每天将产生5吨塑料垃圾!5、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许你不曾想过,哪怕我们每一个人这辈子只用一双一次性筷子,全国也得砍掉15万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我国每年因消费一次性筷子消耗的林料就达200万立方米,这足以引发长江洪水泛滥!以上是我提出的建议,这仅仅是我对保护环境尽一份微薄的力量。但是,假设我们大家每个人都为环保尽自己所能尽一份微薄之力,那么,世界将是多么的美妙!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我们为建立一个环境优美的而共同努力!如何写保护地球环境建议书篇2亲爱的环保局: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我们本应该保护地球母亲的,而我们

3、却在破坏地球母亲,破坏地球母亲那光滑的皮肤。正如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所说的,我们不能再指望破坏了地球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所以我们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环境,我给大家提一些建议:1、大力节约资,不使用或少用一次性饭盒、筷子等消费品,不浪费纸张。2、大力节约能,不浪费水电,随手关灯、随时关紧水龙头。3、使用环保电池,防止汞、铬污染、慎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4、自觉保护生活环境,积极参与社会绿化美化活动,保护绿地、花木。5、建议垃圾分类,清理“白色”污染,把废塑料袋打个节再扔进垃圾箱。6、建议文明行为,从我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保护绿色环境。7、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4、自行车或步行,减少空气污染;使用无铅汽油,购置小排气量的轿车。地球只有一个,她的生命是脆弱的,不能因为我们为着眼前的开展和获得微小的利益,以肆虐的行为,无“度”的获取,使本已脆弱的躯体更加脆弱!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已。地球的安宁,世界的美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老师们、家长们、同学们、小朋友们,你心中有一个绿色之梦吗?让我们把环保承诺变为实际行动,为改善社会的环境质量尽力。最后,让我们用大手牵起小手,托起绿色的希望。如何写保护地球环境建议书篇3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如今黄沙满天,植物稀少、大雾弥漫、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到处都是,臭氧层逐渐稀薄,身边环境越来越糟,原因何在?我给大家举例说明

5、:原来下雪,那雪都能吃,如今呢?谁还敢吃啊!脏脏的。还有,我家的楼下,本来前几年绿化的很好,绿植繁多,夏天舒适凉爽。近两年,由于没人管理,草地变成了光秃秃的遛狗场和水泥地,一些人还在绿地里种上了葫芦、豆角、丝瓜等等,夏天还可以,秋天以后那绿地就没法看了。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我提出以下建议:一、多种绿色植被,依法按照科学的规律,更新树木,不许随意砍伐树木。二、减少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在外边就餐,尽量带自己家筷子,这样一是卫生;二是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三、有汽车的家庭,每个星期少开两天车,多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或骑自行车出行,一是锻炼身体;二是减少尾气排放。四、不要随意捕捉小动物,它们也是地球的保护者。五、不要随手乱丢果皮、纸屑、垃圾,不要随地吐痰。建议中的后四条,希望大家也提醒一下家长。在每年的“植树节”(每年四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为北京市的植树日)与家长一起去种上一、两棵树,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们大家一定要保护好地球,否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会成为人类伤心又悔恨的泪。我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环境,创造我们美妙的将来。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