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0323973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结构初步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项目结构初步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项目结构初步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项目结构初步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项目结构初步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结构初步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结构初步设计说明(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结构设计一、概况1本工程为XXX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工程(XXX)”,属于新建项目。中国银联园区位于某新区唐镇银行卡产业园的西南部,基地东至中横港、南临龙东大道、西接顾唐路、北濒顾家浜,占地面积21.6公顷。本次设计的研发中心工程为中国银联第三期项目,位于园区东侧中部,已建成的信息中心南侧、培训中心北侧。规划建筑高度约60米,是园区内最高的标志性建筑。拟建建筑面积约8.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6692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0820平方米。由二栋十四层高层、四层裙房和二层地下室构成,其中南侧裙房一层为对外接待区,二层为大餐厅、厨房,三层会议中心,四层为数据机房;北侧主楼一层为

2、电力设备用房,二至四层为数据机房,五层及以上为标准软件研发区域,十四层为高管办公区;东侧主楼一层为新产品展示区,二层为中小餐厅、厨房,三层及以上为标准软件研发区域。裙房与主楼间设计通高中庭及交通联系廊。地下层主要为平战结合人防地下车库、库房以及配套设备用房。具体情况如下:单体名称长宽(mm)层数总高度(m)长宽比高宽比结构属性结 构 类 型地基基 础上部结构北楼78.626.81459.72.92.2高层PHC管桩独立桩承台+平板式片筏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_剪力墙东楼76.524.31459.73.12.5高层裙房84.136.2419.72.30.5裙房钢筋混凝土框架地下室135.895.5-

3、2-11.2与上部对应区域同上部结构;其他为钢筋混凝土框架2抗震设防标准单体名称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特征周期(Tg)抗震措施烈度抗震构造措施烈度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a)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所有单体标准设防类7度0.10g第一组0.90s7度7度0.080.230.453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安全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结构耐火等级高层为一级、裙房为二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4建筑场地类别为类;5本工程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5.250,室内外高差为0.200m。二、设计所依据的

4、主要规范及资料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抗震部分)2009年版;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11;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

5、01082008;13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2011;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JGJ1402004;1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17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T50032005;22业主提供的由xx地质工程勘察院于2011年10月完成的本工程拟建场地研发中心工程(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3由建筑工种及各设备工种提供的实施初步设计所需的资料图及文件。三、地质情况摘要u 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xx新区,场地地势较为平坦,地面标高(吴淞高程)在3.594.94m之间,地貌形态单一,属滨海

6、平原地貌类型。(二)、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经本次详细勘察揭露,该场地地基土在75.4m深度范围内均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属第四纪滨海平原地基土沉积层,主要由粘性土、粉性土以及砂性土组成,一般具有成层分布特点。勘察成果表明,该拟建场地地基土分布有以下特点:、浅部以粘性土和粉性土为主,第层灰黄色粉质粘土下为第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薄层粘质粉土和第层淤泥质粘土,其中第层中夹有1.702.80m的砂质粉土层。、该拟建场地位于上海地区古河道分布区,缺失正常分布的第层暗绿、草黄色粘性土,分布有第1-2层粉质粘土夹薄层粘质粉土、2-1层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2-2层粉砂以及3层粉质粘土夹薄层砂质粉土。、第层粉、砂性土

7、正常分布,埋藏较深,在57.0米以下。各土层的土性描述与特征详见附表1地层特性表,其分布规律和变化详见钻孔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静探曲线图。(三)、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室内土试成果及静力触探、标准贯入、十字板试验成果均分层统计汇总于“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附表2)。并说明如下:、表中给出的是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表中标准贯入击数N值小于50为实测值,N值大于50为换算值。、表中除静力触探Ps场地平均值为最小平均值外,其余均为算术平均值。、第1-1层C、指标统计时利用了“中国银联培训中心辅楼工程”G1号孔的资料。、静力触探试验成果根据静力触探试验资料(

8、详见附图表“静力触探测试成果图表”),统计出每层土的平均比贯入阻力值的幅值,平均值为最小平均值(见“静力触探分层参数表”)。、十字板试验本场地详勘完成2个现场十字板试验孔,深度30.0m,总进尺60.0m,具体位置见附图三。试验成果见附图表(编号11)。、注水试验本场地详勘完成2个现场注水试验孔,深度30.0m,总进尺60.0m,具体位置见附图三。试验成果见附图表(编号12-112-6)。、天然地基承载力本报告中提供各土层地基土承载力(fd、fak)仅供评价土性之用,在表4中列出,其计算所依据规范的相关条款及假定计算条件如下: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fd是按照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

9、J08112010)第5.2.3条公式计算,并结合场地静力触探试验指标综合确定。fd计算假定条件:条形基础,基础宽度b为1.5m,基础埋深d为1.0m,地下水位埋深为0.5m。地基土承载力推荐值一览表 表4层序土名静探Ps值(Mpa)直剪固快试验(峰值)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fd(kPa)(推荐值)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推荐值)C(kPa)()粉质粘土0.832516.58585淤泥质粉质粘土夹薄层粘质粉土0.711418.07070夹砂质粉土2.70132.59595淤泥质粘土0.581511.05555(四)、地下水类型及其参数、地下水类型据上海地区区域资料地下水主要有浅部土层

10、中的潜水,部分地区浅部粉性土层中的微承压水和深部粉性土、砂土层中的承压水。浅部土层中的潜水位,勘察期间测得潜水位埋深0.401.30m,标高3.503.66m。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第11.1.1条规定,场地内地下水潜水位一般离地表面约0.31.5m,年平均水位埋深0.50.7m,地下水高水位埋深0.5m,低水位埋深为1.5m,建议地下水埋深按安全原则取值,可取0.5m或1.5m。浅部微承压水位及深部承压水位一般均低于潜水位。年呈周期性变化,埋深为311m。、地下水水质分析经查访,拟建场地及其周围地段无环境污染源存在,根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

11、B50021-2001)2009版及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中有关规定并结合水样检测报告,综合判定场地内的地下水在类环境下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当长期浸水时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当交替浸水时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本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地基土在地下水以下基本呈饱和状态,场地及周围无地下水污染源,根据上海市类似工程经验,当地下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时,地基土对混凝土也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也有弱腐蚀性。水、土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规定。、地下水参数本

12、次勘察对第、夹、1-1、1-2层进行了室内渗透试验,其成果详见表5:土层渗透系数成果表 表5层序土名室内试验渗透系数(cm/s)KVKH粉质粘土8.70E-071.51E-06淤泥质粉质粘土夹薄层粘质粉土2.82E-065.20E-06夹砂质粉土3.11 E-044.43E-04淤泥质粘土1.31E-072.24E-071-1粘土1.72E-072.62E-071-2粉质粘土夹薄层粘质粉土2.90E-066.13E-06另外,根据现场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资料(W1、W2孔),有关土层渗透系数详见表6:注水试验渗透系数一览表 表6试验孔号试验深度(m)层序渗透系数(cm/sec)W11.52.55

13、.19 E-0054.05.08.39E-0056.07.0夹1.56E-00412.015.04.27E-00620.022.01-18.19E-00629.030.01-29.39 E-005W21.52.54.93E-0055.06.0夹2.66 E-0048.09.08.73E-00510.012.05.60 E-00619.021.01-18.69E-00629.030.01-29.09 E-005从上述两表可以看到,一般现场注水试验粘性土得出的渗透比室内渗透试验得出的渗透系数大,这是由于粘性土土层一般呈水平层理,均夹有薄层粉、砂性土,增加了透水能力,而室内渗透试验受取土质量、试验边

14、界条件的限制,所测得的渗透系数偏小。(五)、场地地震效应、场地地震设计基本条件据xx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有关条文判别: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基土属软弱土,场地类别为类。、抗震地段划分该场地地基土为软弱土,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1条规定,该场地属抗震不利地段。、液化判别经勘察,场地20.0m深度范围内存在饱和的独立成层的夹层砂质粉土,具体液化判别情况见下表7(No取6,地下水位取0.5m):表7孔号层号试验点深度(m)粘粒含量P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