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施工方案(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0316366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桩施工方案(改)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管桩施工方案(改)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管桩施工方案(改)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管桩施工方案(改)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管桩施工方案(改)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桩施工方案(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桩施工方案(改)(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XX站房工程管 桩 施 工 方 案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XX站房项目部2010年XX月目 录第1章编制依据3第2章工程概况3第3章施工准备6第4章施工方法与工艺7第5章质量要求12第6章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14第7章冬季施工方案15 第1章 编制依据1.1 技术文件站台雨棚基础桩平面布置图(20093-04335-1)长春西站站房及雨棚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9015)长春西站站房及站台雨棚工程预应力管桩专题会议会议纪要(2009年11月4日)长春西站站前站后有关工程协调会会议纪要(2009年10月28日)1.2 规范规程 规程规范一览表 表1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

2、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6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2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03SG40913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22/T432-2006 第2章

3、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拟建长春西站位于长春市绿园区西新镇,其中站房部分上部结构两层,局部有夹层,有一层地下室和一地下通道。设计0.000=218.174m,施工场地标高约2.0-4。9m。拟建建筑物设计概况 表2 序号项 目内 容1建筑特点站房形式为线侧式, 5台11线。2建筑规模站房主体站房地上3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为59912m2,建筑高度41.65m,总长253。8m,总宽175。7m。站台雨棚站台雨棚为无站台柱雨棚,建筑面积43098m2,建筑高度12m.3工期2009年9月30日开工, 2011年12月28日竣工,总工期820日历天。4结构形式地下1层(出站厅)采用钢骨架混凝土

4、结构,顶板采用双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柱采用混凝土柱、钢管柱和钢骨柱。首层往上混凝土结构采用钢骨架混凝土结构,顶板为钢筋混凝土楼板与压型钢板楼板结构。屋盖采用钢网架结构体系;雨棚采用钢柱、钢桁架体系。站台雨棚桩位于已修建好的路基上,路基面标高约为-2。0m,填土厚约3m,下部为CFG桩,CFG桩桩顶标高约为5.53m,桩间距1.5m,梅花形布置,桩径500mm,桩长10m至12m。站台雨棚基础桩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型为PHCAB500(100),设计桩顶标高5.6m,管桩入持力层强风化泥岩层0.5m,预计桩长1115.0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600kN。各承台主要为4桩承台,桩间距

5、为4-5倍桩径,因受CFG桩影响,4桩承台无法满足桩间距要求,部分承台为五桩承台。采用锤击(DD63)桩机施工,锤体总重11t,气锤重量6.3t,最大落距3。0m。2.2 工程地质条件长春西站站房及雨棚岩土工程勘察(详勘)报告揭露拟建场地属长春波状台地,地势较平坦,地形北高南低。场地土层上部为第四系中、上更新统的粘性土,下部为白垩系下统姚家组泥岩与粉质泥岩互层,场地至上而下分为9层,如下:层:耕植土,层厚01。5m;层:粉质粘土,褐黄色、灰绿色,可塑偏软软塑,中偏高压缩性,层厚2.89。4m;层:粉质粘土,灰黄色、灰绿色,可塑偏硬硬塑,中偏低压缩性,层厚06.3m;层:粉质粘土含砂,灰色、黄灰

6、色,混有细砂粒,可塑,中压缩性,层厚03。7m;层:中砂,灰色、灰白色、桔黄色,湿,稍密中密,层厚02。5m;层:粉质粘土混砂,棕黄色、棕红色,多呈硬塑状态,中偏低压缩性,层厚03。7m;层:全风化泥岩,棕红色、暗紫红色,全风化,风化呈土状,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静探易穿过,干钻可钻进,层厚0。82.7m;层:强风化泥岩,棕红色、暗紫红色,强风化,含灰色粉砂硬块,泥岩与灰白、灰绿色粉砂质泥岩互层,结构大部分破坏,静探难于穿过,干钻可钻进,岩芯易断裂,层厚4。85.2m;层:中风化泥岩,棕红色、暗紫红色,中风化,加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呈叶片状及块状,结构部分破坏,岩芯较完整,最大揭露厚度13.

7、3m。2.3 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工程影响深度范围内,地下水为第四系粉质粘土含水层中的空隙潜水,白垩系下统姚家组泥岩基本不含水。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场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浅,一般在0.72.1m左右。水位随季节变化,年变化幅度一般为1。0m左右,粘性土含水层渗透系数为0.4m/d,地下水对建筑材料有弱腐蚀性。2.4 地层参数地层参数一览表 表3土层编号岩性描述地基承载力(kPa)桩的极限侧阻力特征值(kPa)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标贯击数粉质粘土1522728粉质粘土225422136粉质粘土混砂230301222粉质粘土混砂275461436全风化泥岩285601966强风化泥岩4

8、009070005298 第3章 施工准备3.1 机具准备机械设备表 表4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用于部位备注1挖掘机C3302江苏9904挖土2锤击桩机DD631江苏05打桩3电焊机BX11上海0306接桩或焊桩尖4吊车16t1山东卸桩3.2 技术准备3.2。1落实土方施工机械设备及现场安全、施工管理人员;3.2.2向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和环保教育、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2.3由于现在的预应力管桩位于已经施工好的路基上,而路基下方的地基经过CFG桩处理。CFG桩施工参数如前所述。为确保预应力管桩能够施工,故需要先了解已有CFG桩的位置,然后调整管桩桩位。3.3.

9、4对承台桩进行编号,测放承台位置。3.3 施工进度计划工期进度表 表5施工范围开工日期竣工日期天数承台开挖2009年11月2日2009年11月12日10雨棚桩施工2009年11月24日2009年12月23日303.4 项目组织机构图为落实生产责任,保证施工质量,成立雨棚管桩施工架子队,在项目班子的整体领导下,具体负责管桩的施工工作。项目经理:1人常务副经理项目书记工程经理总工程师副经理物资设备部计划成本部综合管理部工程管理部安全资料部财务部资料室试验室机电室架子队项目组织机构图雨棚管桩的施工作业架子队由郭世超任队长,高文彬负责技术工作,质检员韩贞海,安全员赵开成。 第4章 施工方法与工艺4.1

10、 施工工艺流程承台开挖测量放线 桩定位 管桩的堆放与验收 桩起吊、就位 竖桩与插桩 垂直度控制 打桩 送桩4.2 施工工艺4.2.1 承台开挖第一步,承台范围开挖。为确保将可能影响雨棚管桩桩位的CFG桩均开挖确认桩位,拟开挖尺寸为6m6m正方形,开挖深度为挖至CFG桩桩顶,即5.53m。挖掘机开挖时,按1:0.1放坡开挖。承台开挖剖面图0承台开挖平面图第二步,测量坑内CFG桩桩位:由测量人员下入基坑内,将路基下CFG桩的桩位测出,并绘制图纸发给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确定桩位.实测坑内CFG桩位置第三步,回填基坑、重新放桩位.桩位确定无误后,由测量人员重新测放桩位。回填基坑、重新测放管桩位置4.2

11、.2 测量放线根据控制点设定建筑物轴线及角桩,按桩位布置图测放桩位,并在桩位中心用钢筋或竹签作好标记,并用十字线交叉法引出。桩位测放后应经监理单位复核后方能施工。4.2.3 管桩的堆放与验收管桩出厂到工地,应按批量查收管桩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合格证。桩应按规格分别堆放。桩堆放层数不超过2层.质检人员应会同现场监理共同检查、验收预应力管桩,验收合格并填写验收记录后,方准使用.如验收中发现不合格,应做好标记并及时退货。4.2.4 桩起吊、就位管桩起吊前,在桩身上画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刻线,并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标出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和每米锤击数.桩现场驳运采用二吊点法、喂桩时采用一吊点,吊点设置

12、在0.29L(L为桩长)处(如下图所示),起吊过程中,用托绳稳住桩的下部,缓慢地将桩拖至桩机就近处后再开始垂直起钩,平稳地把桩喂至桩帽中。二点吊示意图一点吊示意图4.2.5 竖桩与插桩根据已设定的控制点用十字线法对桩位进行二次复核,正确后下放首节桩,首节桩的中心点与桩位的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垂直度小于0.5%。4.2.6 垂直度控制当桩尖进入土层500mm后,用两台互成90的经纬仪或吊垂线调整桩机桩架处于垂直位置,然后再调整首节桩的垂直度(经纬仪一般架设在距桩机15m以外),使桩架与桩身保持平行,其精度误差小于桩长的1(首节管桩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即可打桩,并在打桩过

13、程中进行跟踪监测,指挥桩架保持其精度.如果超差,必须及时调整,但需保证桩身不裂.图4 打桩送桩垂直度监控示意图4.2.7 打桩待桩位置及垂直度校正后即可将锤连同桩帽压在桩上。并做好记录,始可击桩.如桩头不平时,用麻袋或厚纸板垫平.开始打桩应起锤轻压或轻击数锤,观察桩身,桩架,桩锤等垂直一致后,即可转入正常施打,开始打桩时,落距应较小,入地一定深度待桩稳定后,再按需求的落距进行施打。沉桩应用适合桩头尺寸的桩帽和弹性衬垫,以缓和打桩时的冲击和使打桩应力均匀分布,延长撞击的持续时间以利桩的贯入。桩帽与桩接触的表面须平整,与桩身应在同一直线上,以免打桩时产生偏斜。若桩须深入土时,应用送桩。4.2.8 送桩送桩用钢铁制成,长度4m,直径500mm,使用时,将送桩放于桩顶头上, 使与桩在同一垂线上,锤击送桩,将桩慢慢打入土中。沉桩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桩身有无位移和倾斜现象,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沉桩过程中作好沉桩施工记录,至接近设计要求时,即可对贯入度或入土标高进行观测,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然后移桩机至新桩位。送桩杆送桩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好送桩深度,并在送桩杆上做好醒目标记。当送桩至距设计标高1m左右时,测量人员跟踪观测送桩情况,直到送桩至设计标高。送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时,应即时向设计和建设部门反映,以便及时采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