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古轩红木——榫卯结构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030318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忆古轩红木——榫卯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忆古轩红木——榫卯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忆古轩红木——榫卯结构(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最早出现的榫卯结构河姆渡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 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 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 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 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 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 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我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 物曾多次出国展览,深深地震撼着整个世界。河姆渡人木作工艺十分突出。除木耜、小铲、杵、矛、桨、槌、纺轮、木刀等工具 外,还发现了不少安装骨耜、石斧、石锛等工具的把柄。用分叉的树枝和鹿角加工成的 曲尺形器柄,叉头下部砍削出榫状的捆扎面,石斧当是捆绑在左侧,石锛则捆扎在前侧。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许多建筑木构件上凿卯带榫,尤其是发明使用了燕尾榫、带销钉孔的 榫和企口板,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榫卯结构,标志着当时木作技术的突出成就。 在河姆渡第3层出土一件瓜棱状敛口圈足木碗,外表有薄层的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 微显光泽,经鉴定是生漆,这是中国迄今最早的漆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