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32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0302884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3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3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3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3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3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3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32页)(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 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零部件园-沈北路市政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东北金城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说明一、 编制依据一、根据沈阳市欧盟东盛工程投资招标文件。二、根据沈阳市了铝美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施工图。三、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政策、法律、法令、法规。四、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国家强制性及推荐性技术质量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五、工艺标准及操作规程。六、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及管理规章制度。七、本公司类似工程成功施工方法及经验。二、 编制原则一、满足业主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环保等各方面的要求为原则。二、充分

2、响应招标文件各项条款要求,认真贯彻业主及其授权人士或代表的指示和要求。三、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四、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坚持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科学管理的原则。第二章 工程概述一、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沈阳市欧盟经济开发区零部件园-沈北路市政道 路工程。2、建设地点:沈阳市欧盟经济开发区。3、工程规模:11条路+匝道共计7823.2米,宽712米,40965.543平方米。4、质量要求:符合国家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达到合格。5、工期要求:施工绝对日历工期235天。 6、招标范围:沈阳市欧盟经济开发区零部件园工程内的道路工程第三章 施工

3、准备1、施工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会同有关地下管线单位摸清地下管线情况,对重要管线采取安全防护措施。2、 项目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熟悉图纸,进行有关的技术交底。3、 检查维修施工机械,做到性能良好,操作运转正常。4、 进行市场材料调查,组织货源,做好进场准工作。第四章 道路基层和面层施工一、 施工测量一、施工准备1、测量人员及仪器的配备(1) 人员配备:项目部设立专人测量,由技术负责人直接领导,对全项目测量工作负全责。 (2) 测量仪器配备:全站仪1台,水准仪2台,50m钢卷尺2把,铝合金塔尺2把,5m钢卷尺5把。所使用测量仪器均需经过专业检测部门检定,且在标定的有效期内,检定合格证的复印件交监理

4、单位一份,现场自存一份,使用的仪器设立计量台帐。2、平面控制网(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招标文件中对测量精度要求,建立场区平面控制网,目的主要是加密各高级导线点,以满足施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的需要。(2) 控制导线网测设所用仪器为愽飞FTS512型全站仪,其精度为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棱镜(2mm+2ppmD),反射片(4mm+3ppmD)。(3) 施工前由测量人员对业主、测绘院提供的平面坐标点、高程点进行复测,并对场区内的现况地面标高统一复测。(4) 在道路起点0+000沿道路方向左侧红线外利用全站仪布设一闭合导线,作为以后施工的首级控制点。施工测

5、量平面控制网,导线技术指标按一级导线要求执行(即:导线边长300m,方位角闭合差为10n1及2,相对闭合差1及15000)。(5) 控制点的选择考虑便于长期保存,即要满足精度要求、分布均匀方便施工,还要考虑加密控制点的布设,对于重点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采用浇筑混凝土墩进行加固保护(混凝土墩深1m,长和宽各0.6m),并设立警示牌。控制点每月进行复测一次,遇有特殊天气,大风、雨过后加测一次,检查控制点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予以调整或平差。(6) 随着工程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为了更好的控制各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在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控制点的布设。加密点布设成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并且加密

6、点要随时与首级控制点进行校核。(7) 所有内业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投入工程使用。3、高程控制网(1) 高程控制与平面控制同步进行,待复测测绘院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按二等水准技术要求将高程传至各个平面坐标点上。(2)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可建立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选在牢固且不易破坏的地方,当施工过程中水准点不得不被破坏时,及时将其引测至稳固的地方,保证精度与原有水准点等级相同。(3) 施工过程中,在使用任何水准点前必须进行复测,检查水准点是否可靠。二、施工前的测量(一)导线、中线复测和固定1、目的:是为了判断控制点坐标成果的可靠性。2、方法:用全站仪对施工作

7、业段内第一个导线点测得其坐标资料,计算偏差值成果,如果符合规范要求便可以作为坐标控制点使用,同时将成果报送监理。3、过程:(1)导线复测是把控制路线中线的各导线点在地上重新钉出。(2)中线复测是把标定路线平面位置的各点在地面上重新钉出,在平曲线上、地形有变化处加钉桩,并复核路线长度。(3)位于路基范围内的桩因施工无法保留时,应另用桩志移钉于路基范围之外,在移钉的桩上和记录中应注明桩号及移钉距离。(4)在所需固定的桩点附近设置保护桩。(二)水准点的校核1、目的:是为了判断水准点高程成果的可靠性。2、方法:用水准仪对作业段内第一个水准点进行高程复测,得到各个点的偏差值,如果符合规范要求便可以作为高

8、程控制点使用,同时将成果报送监理。3、过程: 中线恢复后,对沿线的水准点作复核性水准测量,以复核水准点一览表中各点的水准基点高程和中桩的地面高程,并加设临时水准点。三、施工中的测量1 、道路控制1)、 采用高程控制点直接对道路进行控制,如较远可适当加密,加密水准点时采用附合导线,用水准仪往返观测各一次,往返误差不得大于12L1及2mm(L为路线长,以km计)。精度合格后,作为线路高程控制点。2)、路基施工时,用线路高程控制点在路基外侧实测高程控制木桩,每20m设置一桩,路基的填、挖及各层结构施工时,以高程控制木桩为依据,复杂地段进行加密。高程控制木桩定时复测。2、 道路中线控制1)、道路中线控

9、制点,从平面控制点直接放样。如平面控制点间距较长时,在中间适当位置加放支点,加放支点时应用双极坐标串测。所加支点,每站测角时应采用全圆观测法,内外角各观测两测回,结果取中数,距离在同一站上观测四次取平均数。2)、道路中线控制点一般控制线路的整桩号,桩号间距直线上不大于10m。中线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放样,测设完毕后,将其中联成附合导线形式的线路中线,并进行线路中线测量。线路中线用全站仪施测,左右角各观测两测回,左、右角平均之和与360较差应小于5,在不具备通视的地段,按上述办法分段测设,但在恢复通视后,按上述操作过程将分段线路联测,以确保全线贯通的准确性。线路中线联测完毕后对中线控制点采用严密平

10、差,各相邻点间纵横向中点差不超过:直线:纵向为10mm,横向为5mm。曲线:纵向为5mm,曲线段小于10m时横向为3mm,大于10m时横向5mm。道路施工时,测设出中线桩,根据路床坡度定出路床高程桩,高程桩间距为10m一对。在路基及路面施工时亦采用同样的方法。在水泥稳定层施工完毕后,测设出路缘石的位置线和高程,随后根据路缘石及各层油面的高程确定出摊铺机的准绳或高程杠的参照数据。路面施工测量是路面质量保证的关键,尤其是路口的施工测量。施测前一定要熟悉图纸,推算好各断面、结构层的标高。3、保证施工测量精度的技术措施及资料管理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确保道路顺利贯通,坚持测量复核制度。测量放线、验线按

11、照贯标的相关文件做好相应的资料,同时,保存好测量原始资料,以保证工程竣工时测量资料齐全。二、 路基土石方施工一、施工依据:CJJ 44-9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1-90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二、施工方案由于本工程工期紧,施工时按分段施工方法组织同时进行施工,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拟采用多工作面、多工种,立体交叉循环的施工方法。1.根据现场情况土石方拟采用机械化施工,边坡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施工。2.施工机械的选择根据施工现场土石方调配情况,按照经济合理、可行的原则,运距在70m以内的土石方量, 采用推土机直接施工,运距在70m 以上的土石

12、方采用挖土机配自卸汽车运输;压实采用YZ18振动碾压机。三、施工方法1.土石方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清除草皮、树根土石方开挖及运输分层回填碾压成型压实度检测第二层回填路基成型至设计标高。 2.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法:A.施工测量开工前对业主所提供的坐标控制桩点进行现场测量复核(其内容包括导线点坐标、标高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测与增设),无误后才能进行施工放线。施工放线:根据业主所提供的坐标控制桩点准确放出线路的中线和边线。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符合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 B.挖方路基施工路基开挖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进行开挖,土路基开挖至路基顶面时按设计预留碾压沉落高度。石方路基开挖的炮机施工作业,

13、从而使路基保持稳定和整齐以满足设计要求。C.填方路基施工施工前应对路基回填施工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应进行到能有效地使所用的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试验时应记录以下数据: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施工顺序等;试验结果达到设计的质量标准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可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能含杂草、树根,填料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砾类土、砂类土。当路基填方为土石混和料,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度的2/3,在料时,应尽量挖装粒径小的爆破石碴, 如填料粒径不能满足要求时,则

14、用人工改小或用二次爆破方法进行改炮处理。选择填填方路基基底处理方法在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如有坑、洞、墓穴等,用符合填筑要求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进行压实;路堤基底为耕植土或松土时,用机械配合人工先清除腐植土、树根、杂草后压实;当路基穿过水塘或水田时,排出积水,清除淤泥、腐植土,换填透水性较好的填料进行回填;当路基位于零开挖断面时,先清除表面的耕植土、杂草、树根等再进行压实;如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则须进行换土或抛石等措施进行处理,具体采用什么措施,视现场情况并报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而定;当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横坡大于1:5时, 应在斜坡上将原地面挖成宽不小于米,并向内倾斜的台阶,用小型夯实机或人工

15、夯实后进行分层搭接回填碾压。路基填筑路基填筑工艺流程:填方区基底处理填方材料的现场压实试验填料摊铺整平预压振动碾压现场压实度试验办理隐蔽资料第二层回填路基成型设计标高。路基回填方法:分层回填碾压的最大松铺厚度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土方填筑路堤不得大于40cm,土石填筑路堤不大于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8cm;不同种类的土进行分段分层填筑,松铺厚度控制由现场测量人员事先在填方区范围内的周边位置用竹杆或花杆作出每层松铺厚度的明显标记,使施工作业人员能准确掌握每层松铺的厚度;路基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回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左右。碾压施工: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的原则,碾压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四、施工要点1.测量放线时,高程系统应与设计的高程系统一致。2.施工时,路基应保持干燥中湿状态,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3.施工前,应将杂草、树根及腐殖土清除干净,禁止将杂草、树根及腐植土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