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设计施工图说明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0302859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面设计施工图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路面设计施工图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路面设计施工图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路面设计施工图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路面设计施工图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路面设计施工图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面设计施工图说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路面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 00386;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1.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2、设计标准2.1公路等级以及路面结构类型:公路等级:二级

2、公路;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2.2 设计标准轴载: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表示为BZZ-100; 2.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20年;2.4 自然区划:路线经过地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5区。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执行情况3.1、水泥混凝土路面:执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中3.0.6条关于“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的规定。3.2、基层: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中3.1.5条“施工气温要求”、3.1.7条、3.3.1条关于压实度及7d浸水抗压强度的规定。4、沿线自然条件4.1地理位置项目位于四

3、川盆地西部边缘邛崃山系,属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两大地貌单元过渡的边缘山区。4.2气候特征测区年降雨量1500mm,雨日多,地表植被茂盛,土体湿润,路基干湿类型以潮湿为主。5、主要路面材料5.1水泥用于水泥混凝土面板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大厂旋窑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道路硅酸盐水泥,均需外购。5.2 粗集料用于水泥混凝土面板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硬质岩石或者河卵石(卵石粒径8cm)加工的碎石。5.2 细集料用于水泥混凝土面板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天然砂(中、粗砂)。5.3 水:人、畜饮用水。6、路面结构组合设计6.1、土基模量:根据沿线的土壤、地质、水文条件,并参照原施工图设计文件,取土基

4、模量E030Mpa。6.2、路面结构路面基层挖补面积大于等于100m2时,路面结构设计为:23cm水泥混凝土面板+3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新、旧水泥混凝土板块横向接缝处应按规范要求设置传力杆,纵向接缝处设拉杆。新、旧路面基层接缝处设置1m宽贫混凝土过渡段,且过渡段应延伸至旧水泥混凝土板下20cm(详见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图)。路面基层挖补面积小于100m2时,路面结构设计为:23cm水泥混凝土面板+20cm 贫混凝土基层。新、旧水泥混凝土板块接缝处,应按规范要求设置传力杆和拉杆(详见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图)。6.3、各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见表6-1设计参数取值表 表6-1序号结构层

5、材料类型抗压模量(MPa)15劈裂强度(MPa)弯拉强度(MPa)弯拉弹性模量(MPa)1水泥混凝土4.529000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2000.63土 基306.4、各结构层设计弯沉检验值见表6-2:结构层顶面设计弯沉检验值 表6-2结构层设计弯沉检验值(0.01m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88路基310 注:路基顶面弯沉检验值为非不利季节弯沉检验值,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弯沉检验值为不利季节弯沉检验值。7、材料要求7.1水泥混凝土路面7.1.1 水泥:采用大厂旋窑生产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52.5MPa,抗折强度不低于7.0 MPa。水泥的各项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指

6、标均应满足表7-1要求。 水泥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指标要求 表7-1水泥性能要 求铝酸三钙不宜7.0%铁铝酸四钙不宜15.0%游离氧化钙不得1.0%氧化镁不得5.0%三氧化硫不得3.5%碱含量Na2O+0.658K2O0.6%,混合材料类不得掺窑灰、煤矸石、火山灰和粘土烧失量不得3.0%细度(80m)筛余量不得10%初凝时间不早于1.5h终凝时间不迟于10h安定性雷氏夹法或蒸煮法检验合格28天干缩率*不得0.09%耐磨性*不得3.6kg/m2注:表中加“*”的项目采用道路硅酸盐水泥(GB 13693)标准的相应试验方法。7.1.2 粗集料:采用硬质岩石或卵石(卵石粒径8cm)轧制成的碎石,形状接近

7、立方体。应质地坚硬、耐磨、洁净,符合规定的级配,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II级。最大公称粒径不应超过26.5mm,空隙率小于47%,压碎值不大于15%,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不大于8%,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拆算为SO3)不大于1%,含泥量不大于1%,碎石中粒径小于0.075mm的石粉含量不大于1%,软弱颗粒含量不大于5%。碎石应按表7-2控制级配。粗集料级配范围 表7-2粒径(mm)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169.54.752.364.7526.510095100607530501030010057.1.3 细集料:采用粗集料轧制碎石过

8、程中的石屑和天然砂,质地应坚硬、耐磨、洁净无污染,含泥量不大于2%,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O3)不大于0.5%,细集料级别应不低于II级。7.1.4 水:采用可饮用水。7.1.5 外加剂:可考虑采用减水剂以减少砼拌和用水量,改善和易性,节约水泥用量,提高砼强度,夏季施工可考虑掺入缓凝剂。7.1.6 填缝料:接缝均应采用填缝料填缝,填缝前必须将缝内清扫干净并保持干燥,填缝料必须将缝隙充满并填塞密实。填缝料采用常温施工式低弹型填缝料,必须将缝隙充满并填塞密实,应具有与混凝土板壁粘结牢固、回弹性好、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挤出、不流淌、低温不脆裂、耐久性好的材料,技术指标应满足表7-3要求。

9、常温施工式填缝料技术要求 表7-3试验项目技术要求失粘(固化)时间(h)624弹性恢复率(%)75流动度(mm)0(10)拉伸量(mm)15与混凝土粘结强度(MPa)0.2粘结延伸率(%)2007.1.7 胀缝接缝板:应选用能适应混凝土面板膨胀收缩、施工时不变形、弹性复原率高、耐久性良好的材料,可采用沥青纤维板、塑胶或橡胶泡沫板,胀缝板的技术要求应满足下表的要求。胀缝板的技术要求 表7-3试验项目胀 缝 板 种 类塑胶、橡胶泡沫类纤维类压缩应力(MPa)0.20.62.010.0弹性复原率(%)9065挤出量(mm)5.03.0弯曲荷载(N)0505407.1.8 混合料:最大水灰比为0.44

10、,最小单位水泥用量为300kg/m3,水泥混凝土面板设计抗弯拉强度为4.5MPa。7.1.9 水泥砼路面构造设计:横向按3.75米宽划分板块,设置带拉杆的纵缝;纵向按4.5米划分板块,设置假缝型横向缩缝。新旧水泥混凝土面板接缝处,水泥混凝土面板加设传力杆。7.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2.1 水泥:要求采用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符合要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终凝时间宜大于6小时,初凝时间应大于4小时,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7.2.2 粗集料:采用硬质岩石或卵石(卵石粒径8cm)轧制成的碎石。石质应坚硬、耐磨、洁净,形状接近立方体,碎石压碎值不大于30%。7.2.3 细

11、集料:采用碎石料加工过程中的细料部分,及无污染的天然砂,有机质含量不宜超过2%,含泥量不得大于3%。7.2.4 水:可饮用水。7.2.5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原则:施工时应根据现场具体材料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基层水泥用量不宜大于4.5%,同时不得小于3.0。混合料中的碎石级配范围要求见表7-4,基层压实度及7d龄期的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见表7-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范围要求 表7-4结构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31.519.09.54.752.360.60.075基层1009010060802949153262005基层压实度及7天抗压强度要求 表7-5技术指标技

12、术指标要求压实度(%)98抗压强度(MPa)2.0目标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指标要求,通过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确定混合料级配和水泥剂量。配合比验证:根据各标段目标配比进行水泥土稳定碎石试拌、试铺工作,检验拌和的准确性、强度以及摊铺时是否离析。当混合料的级配、水泥剂量不满足要求或摊铺离析时,应调整配合比设计。7.2.6 施工前应根据现场所备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通过采取限制水泥用量及适当增加粗集料和控制细集料用量调整混合料级配来尽量减少半刚性材料裂缝的产生。7.3 贫混凝土7.3.1水泥:要求采用符合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要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P.O 32.5;7.3.2碎石:要

13、求压碎值不大于15%;7.3.3砂:采用天然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7.3.4水:可饮用水;7.3.5混合料:粗集料级配及混合料强度应满足表7-6、表7-7的要求。考虑到贫混凝土的强度不宜过高,贫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为0.7。粗集料级配范围 表7-6粒径(mm)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37.531.526.519.016.09.504.752.364.7531.510095100658040602540102501005贫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 表7-77天施工质检抗压强度5.0MPa28天设计抗压强度7.0MPa28天设计弯拉强度1.5MPa8、施工注意事项8.1 路面施工前准备8

14、.1.1、路基交验:其顶面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不得低于95%,且应基本沉降稳定,有足够的水稳定性和强度稳定性。采用后轴重100KN的标准车(单后轴双轮的载重车,其后轴轴载P为1001KN,一侧双轮荷载为500.5KN,轮胎接地压强P为0.700.05MPa,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d为21.30.5cm,轮隙宽度应满足能自由插入弯沉仪测头的要求)进行弯沉检测,检测频率为每车道每10米两点,相邻车道检测断面应错开设置,非不利季节的弯沉代表值不得超过31010-2mm,对弯沉值过大的点,应进行路基的局部处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路面施工。施测路段代表弯沉值的计算如下: (1)式中: 施测路段的平均弯沉值; 施测路段弯沉值的标准差; 保证率系数,路基验收时=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