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读本八十年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030018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章读本八十年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章读本八十年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章读本八十年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章读本八十年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章读本八十年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章读本八十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章读本八十年(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读本八十年文章读本八十年日期:2013年5月28日版次:RB17版名: 大家 稿源: 南方都市报 李长声文章读本这个说法是谷崎润一郎创造的, 或缘于“文章轨 范”。宋人谢枋得编篡的文章轨范 16 世纪传入日本,在 江户时代 (1603-1987) 后期流传甚广,尤为尊王攘夷的志士们 爱读。我翻阅这本书以及明邹守益编篡的 续文章轨范时, 人已在日本,见于明治书院印行的新释汉文大系 。“读本”是明治初年的英语译词,用于小学教科书,后来 泛用为入门书之意。文章读本就是教人写文章。有人好学, 就有人好为人师,这类入门书颇多。却也有差别,小说家所 作大都叫文章读本,而学者、评论家者流编写的,往往名之

2、 为文章作法、文章术或论文写法什么的。 祭起“法”与“术”就, 有点吓人。我只对小说家言略有些兴趣,有意无意地搜集了 几种,作者为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中村真 一郎、丸谷才一、井上厦。谷崎润一郎第一个写文章读本 ,1934 年出版,明年 就该祝它八十周年了。谷崎卒于 1965 年,过两年著作权作 废,或许我们的出版社又会像这几年翻译慧眼识谷崎的永井 荷风一样翻译得不亦乐乎。 言归正传,谷崎怎么就发心写文 章读本呢?大概首先是为钱,根本则在于积长年创作之经 验,觉得白话文发展近半个世纪,芜杂粗糙,而且丢掉了日 本传统美,下决心从我做起,变革文体,增加日本元素。明治维新后,文化人发起白

3、话文运动,抛弃以汉文为中 心的传统文章,采用以小说为代表的西方文体。固有语言与 外来的语法及文脉相撞, 创造并育成白话文, 是需要技术的。 而最有这技术的, 非小说家莫属。 如丸谷才一所言:“文明把 制造文体的工作整个委托给小说家们”;“近代日本文学的最 高事业也许不是一个个作品,而是小说家合力创造了白话 文。”同样创造白话文,夏目漱石用心于文,而自然主义作家 们拒绝传统与古典,恣意于白话,甚而给日本人打下了一种 能说就能写的心态。 中村真一郎指出: “近代白话文的完成是 思考的文章与感觉的文章相统一,因此,有资格完成它的, 是那些学者兼作家的人。”列举的实例是森鸥外、夏目漱石、 幸田露伴,他

4、们是小说家,同时是移植西方文化的人。谷崎 的文章读本把西方文章与日本文章加以比较,显示日文 独具之美。此前他还写了关于生活方式的阴翳礼赞 ,主 张日本美在于阴翳。一本文明论,一本文体论,这两本随笔 的主旨是一个,即批判浅薄的近代化搞糟了日本。谷崎读本大畅其销,菊池宽和川端康成也相继出版文章 读本,但听说是捉刀之作,应属于出版社跟风策划罢。又过 四分之一个世纪, 1959 年轮到三岛由纪夫写文章读本 了。就在半年前, 他曾为谷崎读本写下这样的评语:“中学生 时候逐字逐句读了,大为倾倒。对于当时荒谬的作文教育的 (恐怕现今也如此 ) 、宁死也不加修饰的、达意为本的、只把 现实主义文章认作文章的作法

5、有反感的我,读谷崎读本豁然 被打开眼界,因谷崎先生不偏于自己的好恶、客观地承认一 切种类的文体的各自价值的态度而加强了信心。如今日语乱 如麻,恶文怪文正充斥天下,谷崎读本再度出世适得其时。 反省日语的微妙特质,对于新时代文章的形成也是必经之路 罢。”崔颢题诗在上头,三岛须另辟蹊径。谷崎说:我认为文 章没有实用与艺术之分。三岛反其道:就像有鉴赏用的水果 一样,严密地说,文章也有鉴赏用的。于是,谷崎教人怎么 写,三岛教人怎么读。他要把泛读的人导向精读,因为不经 历精读阶段就不能品味文学,不能品味也就当不上作家。三 岛读本的这种鉴赏角度,有助于我们中国读者领略日本文学 之美。三岛读本中随处闪亮三岛的

6、批评才气。他写道:“写月 亮升起来,屋檐亮堂了,二人出去散步这样的文章时,若是 从前的我,不往里填塞自己的各种感觉性发现就写不下去。 就是对月亮加以形容,对檐的亮堂添加檐的亮堂所独有的色 调程度罢。但我如今不在这种地方费力了,宁可热衷于在自 然而平坦的文章各处打结,因为觉得结太多,吞咽那文章会 卡在嗓子里。我这样警戒文章太有个性化外观,因为那样一 来,读者光注意作者的个性, 就不读故事。 ”这正是谷崎润一 郎主张的“去掉多余的修饰,只用实际需要的词语写”。不过,就这一点来说,恐怕三岛是说到做不到。例如他 对谷崎读本的推荐语,那一连串的定语修饰,固然是日语行 文的特征,但以他为甚,也就太有了个性

7、。读他最后的小说丰饶之海天人五衰,特色之一是修饰,浓妆艳抹。三岛 好用比喻,在这个读本里也层出不穷,不喜欢他的人很爱拿 他这个癖好揶揄他。书后附有十五条答问,妙趣横生,仿佛 让我们看见三岛另一面, 并非总那么装, 一脸的严肃。 例如, “谁是小说中的头号美女?”答曰:你写谁就是谁。这是语言 的抽象性赋予小说家的特权,而戏剧、电影非露出那女人的 脸面由观众裁定不可。三岛之后, 1975 年中村真一郎、 1977 年丸谷才一接连 出版文章读本 。写文章读本的小说家都兼具评论家的素 质与才能,从文章作法入手,另有醉翁之意。中村读本梳理 了文章及文体的变迁,别是一本白话文通史。丸谷立足于文 学史, 反

8、复强调半个世纪里几位小说家撰写文章读本, “不妨 看作昭和文学一特征”。“明治维新以后小说家们的最高功绩 是给近代日本提供了白话文,日本因之而得以存续。说不定 如此贡献于一个文明的小说家们在世界文学史上实属罕见 呢”。三岛由纪夫说: 他的目的“不是要把某一种类型的文体定 为最高,独断地制造文体的阶级制度”。莫非受这句话启发, 斋藤美奈子反而咬定文章读本是男性贵族阶级的世界,造成 了名文信仰与拙文歧视。这世界上最多女作家的国家大概是 日本,但确实, 文章读本几乎是武士帝国。 作为文艺评论家, 斋藤的本事是分类贴标签。十来年前好像满怀了某种女权主 义者对历史的怨恨,出书批判文章读本,书名是一个嘲弄

9、, 且胡译为文章读本大叔们 。她为文章读本归纳了“四类作 者、五大须知、三大禁忌、三大修业法”,说到底,该书也属 于文章读本之类,只不过写法采用了哗众取宠的唱反调罢了。文章读本必引用范文,三岛引用了五十六个日本人、五 十二个外国人。斋藤写道: “从无序存在的无数文章中, 基于 作者的价值判断适当地甄别取舍,贴上好例子、坏例子的 标签,无非帮忙把文章序列化、歧视化。引文是文章读本的 权力装置,既充当阶级斗争的武器,又作为维持阶级的工具 发挥作用。”她主张文章是衣服,可以按时间、地点、场合替 换,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穿什么样衣服无须听命于人。对文 章进行规范,不免有限制表现自由之嫌。实际上 1980

10、 年代以来,规范如轨的东西进一步崩溃, 譬如小说家桥本治一再拿文章读本开涮, 叫喊别摆臭架子, 文章读本。当今是网络时代,斋藤的主张就更为动人。文 章读本是写给普通人的,谷崎、三岛等一流文学家都有意破 除一个迷思:任谁都能写。三岛就看不惯世上流行的文章读 本这样媚俗。丸谷才一说:写需要带一点架势。井上厦说: 不要像说话那样写。文章这东西有一种微妙的专业特质,极 平易的文章看上去谁都能写,却需要特殊的专业打磨。但随 着手机、电脑的普及,写演变为日常茶饭事,而且热热闹闹 进行着一场大众的白话文运动。谁都能写,这种思想已近乎 迷信,三岛等大家的说教招人反感也说不定。高桥源一郎吹捧斋藤美奈子给文豪们致

11、命一击,但好像 读者不买账,文章读本们照旧缕缕地上市,连高桥本人也攒 了一本。不过,即便是小说家之作,当今也不再一律叫文章 读本,如三田诚广的深,并有趣的小说写法 (1999 年 ), 保坂和志的为了厌烦写作的人的小说入门 (2003 年 )。高 桥更招摇全民写作,叫作为一亿三千万人的小说学习班 (2002 年 ),书前有一篇有点长的前言 ,书后有一篇短 得多的后记 ,曰:“我在这个小说教室里想干的第一件 事就是让你更了解语言这玩艺儿的精彩。”当然,与时俱进, 引用的范例从森鸥外、志贺直哉之流变换为村上春树们了。文章读本大叔们荣获第一届小林秀雄奖,妙的是冠 名于此奖的文艺评论家小林秀雄曾评论谷崎润一郎的文章 读本,“看似平常,但读了想想,觉得到底是名著。”“此书 所讲的也许很通俗,但丝毫不是空谈。充满了实际的指教, 而这般有品格的通俗书终究不是凡庸的文人或专家能写得 来的。”李长声,旅日作家,著有日知漫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