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21春《工程抗震》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00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0292392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理工大学21春《工程抗震》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00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连理工大学21春《工程抗震》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00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连理工大学21春《工程抗震》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00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连理工大学21春《工程抗震》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00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连理工大学21春《工程抗震》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00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连理工大学21春《工程抗震》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理工大学21春《工程抗震》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00(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连理工大学21春工程抗震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 欧亚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带,全球80%的地震,发生在这条带上。(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 由结构内摩擦及结构周围介质对结构运动的阻碍造成的力为。由结构内摩擦及结构周围介质对结构运动的阻碍造成的力为。A.惯性力B.阻尼力C.弹性恢复力D.振动力参考答案:B3. 工程抗震主要考虑对( )的抗震设防问题。A.火山地震B.陷落地震C.构造地震D.诱发地震参考答案:C4. 砌体结构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 计算楼层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时,宜乘以( )的

2、竖向地震动力效应增大系数。A.1.2B.1.3C.1.4D.1.5参考答案:D6. 罕遇地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是为了防止结构构件的破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7. 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8度不小于( )时,可判别为不液化土。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8度不小于( )时,可判别为不液化土。A.8B.10C.13D.16参考答案:C8. 多层砌体结构柔性楼盖房屋,震害规律是上层破坏重、下层破坏轻。(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9.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纵横向墙体数量不宜相差过大。(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纵横向墙体数量不宜相差过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0. 多层砌体结

3、构应尽量避免采用( )。多层砌体结构应尽量避免采用( )。A.纵墙承重方案B.横墙承重方案C.纵横墙承重方案D.以上说法都不对参考答案:A11. 在确定土层覆盖层厚度时,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其上部各土层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层,且该层及其下卧各层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 )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A.300m/sB.400m/sC.500m/sD.600m/s参考答案:B12. 多层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 )m。A.3.3B.3.6C.4.2D.4.5参考答案:B13. 多层砌体房屋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 ),以考虑鞭梢效应。A.1.

4、5B.2C.2.5D.3参考答案:D14. 砌体结构设置的构造柱必须设置单独的基础。( )砌体结构设置的构造柱必须设置单独的基础。(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5. 基本烈度为6度时,对应的地震系数为( )。A.0.05B.0.10C.0.20D.0.40参考答案:A16. 一个n个自由度的体系,可以有n+1个自振圆频率。(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7. 由于结构的质量与刚度是结构固有的,因此无阻尼体系自振频率或周期也是体系固有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8.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部层高不应超过( )m。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部层高不应超过( )m。A.

5、3.3B.3.6C.4.2D.4.5参考答案:D19. 对位于软弱场地土上的建筑物,当基本烈度为( )度以上时,应采取防地裂措施。A.6B.7C.8D.9参考答案:B20. 底部框架砌体房屋主要指结构底层或底部两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多层砌体砖房。(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1. 砌体结构所受的水平地震作用对结构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 )砌体结构所受的水平地震作用对结构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2. 在抗震设计中,将结构体系中用来抵抗水平地震作用的墙体称为抗震墙,它包括只承受重力荷载的混凝土墙。( )在抗震设计中,将结构体系中用来抵抗水平地震作用的墙体称为

6、抗震墙,它包括只承受重力荷载的混凝土墙。(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3. 在选择结构体系时,应尽量使结构的基本周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接近。( )在选择结构体系时,应尽量使结构的基本周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接近。(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4. 砌体结构中为加强基础整体性和刚性而设置的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 )。A.100mmB.120mmC.150mmD.180mm参考答案:D25. 确定多层砌体结构计算简图时,当基础埋深较深时,底部固定端取基础顶面。(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6. 规范规定,地震烈度为7度的地区,多层砌体房屋最大高宽比不应超过( )。A.1.5B.2.

7、0C.2.5D.3.0参考答案:C27. 在确定土层覆盖层厚度时,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不应该从覆盖土层中扣除。( )在确定土层覆盖层厚度时,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不应该从覆盖土层中扣除。(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8. 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引起周围介质震动的部位称为震中。(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9. 高层建筑结构承受的风荷载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参考答案:(1)近地风的性质,风速,风向;(2)该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貌及周围环境;(3)建筑物本身的高度,形状以及表面状况等。30.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

8、应均匀对称布置。(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1. 抗震墙结构中高宽比不小于( )的抗震墙,其破坏形态为弯剪破坏,设计时允许其在底部产生塑性铰。抗震墙结构中高宽比不小于( )的抗震墙,其破坏形态为弯剪破坏,设计时允许其在底部产生塑性铰。A.5B.4C.3D.2参考答案:C32. 罕遇地震下,框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3. 惯性力方向与质点运动加速度方向相同。(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4. 不论哪种楼盖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纵向的刚度都比

9、较大,可按刚性楼盖考虑。(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5. 一般来说,在近场内,基岩上的加速度峰值( )软土场地上的加速度峰值。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A36. 多、高层的混凝土楼、屋盖宜优先采用装配式楼、屋盖板。(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7. 砌体结构采用小型预制板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属于( )。砌体结构采用小型预制板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属于( )。A.刚性楼盖B.柔性楼盖C.中等刚性楼盖D.以上说法都不对参考答案:C38. 在振幅谱中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对应的周期,称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在振幅谱中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对应的周期,称为地震动的卓

10、越周期。(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9. 多层砌体结构的楼梯间应尽量设置在房屋的尽端或转角处。( )多层砌体结构的楼梯间应尽量设置在房屋的尽端或转角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0. 深孔崩矿的爆破参数不包括( )A.孔径B.孔深C.孔间距D.炮孔数量深孔崩矿的爆破参数不包括( )A.孔径B.孔深C.孔间距D.炮孔数量正确答案:D41. 大跨度框架指跨度( )的相关框架梁柱。大跨度框架指跨度( )的相关框架梁柱。A.大于10mB.大于12mC.大于15mD.大于18m参考答案:D42. 砌体房屋墙体出现斜裂缝的主要原因是( )强度不足。A.抗拉B.抗压C.抗剪D.抗扭参考答案

11、:C43. 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4. 多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时,各质点在任意时刻位移幅值的比值是一定的,不随时间而变化。( )多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时,各质点在任意时刻位移幅值的比值是一定的,不随时间而变化。(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5. 房屋高度( )时,底部加强部位取底部一层。A.不大于24mB.不大于27mC.不大于30mD.不大于33m参考答案:A46. 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抗震等级为一级时不应低于( )。A.C15B.C20C.C25D.C30参考答案:D47. 墙肢轴压比是指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8.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当平面轮廓凹凸尺寸超过典型尺寸的15%时,房屋转角处应采取加强措施。(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当平面轮廓凹凸尺寸超过典型尺寸的15%时,房屋转角处应采取加强措施。(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9. 砌体结构楼梯间破坏主要是楼梯本身破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50. 在宏观烈度大体相同条件下,处于中小级震级近震中距的高耸建筑的震害比大震级远离震中的高耸建筑物的震害情况严重的多。(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