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指导策略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026560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指导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指导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指导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指导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指导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指导策略 【摘要】幼儿园以游戏为根本活动,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以游戏进行幼儿园教学是切合儿童开展需要的。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包括游戏准备指导策略和游戏组织指导策略,这两局部的游戏指导策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是保证游戏进行的重要策略,更是教师为幼儿提供支架的重要措施,采取科学的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开展。1游戏准备指导策略1.1察看、记录、分析与改良当儿童进行游戏时,教师可进行察看、记录,通过察看和记录,掌握儿童游戏的现实情况,了解儿童的游戏水平和

2、特点,为下次制定相应的游戏目标、选择和设计游戏计划提供依据。察看和记录应包括:儿童对游戏环境和内容的熟悉程度、儿童的个性特征、儿童的气质特征、儿童的兴趣爱好、儿童的动作开展情况、儿童的身体素质、儿童的语言叙述情况、儿童的思维特点、儿童的游戏愿望与偏好、儿童游戏的持久性等,不同的游戏可选择不同的察看和记录的要点,这一过程是“察看记录分析改良再察看再记录再分析再改良循环往复的过程。1.2提供游戏材料游戏材料必须具有吸引儿童注意和引起儿童游戏愿望的特点。这需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游戏材料的丰盛性、新颖性、灵活性、可变性等特征,这与游戏材料的造型、色彩、功能等有关。第二,对游戏材料的想像,这主要

3、取决于教师和儿童能否突破常规思维,打破游戏材料的固定功能,发明性的使用各种游戏材料。所以,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既注意投放不同类型的游戏材料,还必须经常更新,确保游戏材料对儿童具有吸引力。1.3游戏场景的选择和创设游戏场景是否生动、逼真、平安、整洁、有趣,是影响儿童能否产生游戏愿望、游戏愿望强烈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的游戏活动需要不同的游戏场景,游戏场景的选择和创设与游戏计划紧密相关,如场地大小、采光、地面、格局、材料的摆放及与主题是否相关,是否具有渲染作用,是否能支持游戏活动的进行等,都与游戏活动顺利进行密切相关。游戏场景的选择和创设一方面可拓展活动室、寝室、走廊、过道的空间,还可与其他班

4、级联合,相互借鉴、共同使用彼此的资源,这既扩展了游戏空间、节约了游戏材料,更拓展了儿童的交往,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还可结合地方文化环境,如:地方民俗文化馆、风景区、草地、广场、院子、果园、菜地等,场地开阔,空气清新,情景真实等。1.4游戏计划的选用与设计游戏计划的制定或选用是否能吸引儿童游戏,合乎儿童开展的需要。儿童喜爱刺激、冒险、有趣的活动,勇于探索,喜欢接受挑战,喜欢尝试不同的游戏体验等。所以:第一,游戏计划应具有起伏跌宕的开展线索,其规那么、形式的简繁都应与儿童的年龄特点相适应。第二,游戏计划应具有一定的情节,这能渲染儿童的游戏情绪,使儿童融入游戏情境之中,到达忘我之境。第三,游

5、戏计划应给予儿童发明力发挥的空间,提供在游戏活动中儿童情境转换、以物代物、以物代人、以人代物、以人代人等象征性功能的开展,以及发明性的解决问题等都是儿童发明力开展的途径。第四,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生活活动的相互整合。第五,游戏计划确实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教师与儿童共同合作的结果,游戏目标也必须根据游戏活动的开展态势而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儿童的实际相结合。1.5与游戏计划相关的经验游戏是社会的一种反映,游戏活动的展开与进行有赖于相关的经验,在进行游戏活动之前,教师必须了解儿童是否具备与游戏计划相关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认知经验、社会性经验、动作技能经验等,需要儿童具有相关的知识、动作技能、社会化体

6、验、身体素质等相应的条件,如同不了解鼓楼建筑无法进行“上梁游戏,而一些智力游戏,如“三三棋、扳炮、跳房子等也应具备一些简易的动作技能经验和身体素质,以及进一步顺利实现游戏主题的升华,逐步走向复杂多变,难度较大的游戏活动。2游戏组织指导策略2.1明确游戏活动的考前须知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规那么和要求,游戏平安是所有游戏最重要和首要的一点,特点是对与沙、石、水、身体运动等相关的游戏活动,更是必须在游戏活动之初强调其考前须知,这当然并不能彻底解除游戏的平安威胁,教师仍然必须时刻注意儿童的行为和平安,当出现危及平安的问题时,教师必须迅速提醒和制止儿童,这既可以尽量防止平安问题的出现,也能逐步养成儿童自我

7、爱护的习惯和能力。2.2重视热身游戏热身游戏是指在主体游戏进行前的小游戏,其时间简短、内容精练、形式活跃。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需要热身游戏,热身游戏是根据主体游戏的需要而设的。比方:主体游戏中有难度较大的局部,而目前大局部儿童的水平尝缺乏以胜任,有必要在进行主体游戏之前将这局部内容进行演示;或主体游戏为运动型游戏,为了防止儿童身体肌肉、骨骼等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教师也可进行热身游戏,以简单的肢体动作润滑关节、舒畅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等。2.3加强游戏的情景化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儿童常常会出现游戏情绪反复,活动积极性不高,甚至注意力分散,进行其他活动等现象,当然,儿童是否游戏、进行什么游戏

8、是有自主权的,但如果是因为游戏活动本身不具备持续进行的条件,一那么可终止游戏活动,以其他活动代替,另那么需要教师加强游戏的情景化,使儿童身临其境,这样可使游戏活动起死回生,教师进行指导时在表情、语言、动作姿态等方面须表现出强烈的情景化色彩,既夸张又逼真,如:“唉呀呀,火车嘟嘟开来了,我还没有买票呀?怎么办,火车只停5分钟,售票窗口在哪儿?有没有工作人员带我去买票啊?教师在呼喊求助后,游戏活动进入紧张的带路、售票、搭车等环节。这充沛表明游戏需要加上想像的翅膀,干巴巴的游戏只能使游戏活动走入死胡同。2.4利用介入方式进行指导教师是儿童游戏的旁观者,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需要教师给予提点,教师对游戏活动

9、的指导应适时适度,不可枉加指导,必须在充沛了解儿童游戏行为、游戏活动需要和开展现状的情况下介入游戏进行指导,可根据需要选择平行介入、交叉介入和垂直介入等方式,平行介入是指教师通过与儿童一起玩游戏,拓展内容、采取不同的游戏办法等来激发儿童对游戏的兴趣;交叉介入指教师以某一新的游戏角色介入游戏,活泼情节、增设疑难、挖掘新的开展动向等给游戏活动带来新的生机;垂直介入指当儿童出现一些危险的行为时,教师必须以现实身份迅速采取强制伎俩使儿童停止危险行为,以免对自己和其他人造成伤害。这三种方式综合运用暗示、典范、角色担当、语言渲染、外部调控等对游戏活动进行必须而及时的指导,维护了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2.5适时采取非指导办法非指导就其本质而言,依然是游戏指导的一种策略,非指导是指当儿童在聚精会神地、生动活跃地进行游戏时,儿童与游戏活动浑然一体,处于不可被打搅状态,这时教师不能介入游戏活动,因为这样的介入会使游戏活动受干扰、游戏情绪受影响,甚至出现游戏活动中断的危险,所以此时教师只可旁观游戏。责任编辑:杨扬【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指导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