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物流论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026460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物流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应急物流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应急物流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应急物流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应急物流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物流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物流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毕业论文应急物流的发展姓 名:指导教师:专 业:班 级:2011年06月10日摘要关键词 1. 应急物流的概念 22. 应急物流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23. 应急物流的保障机制33.1基础设施保障 33.2政府协调机制 33.3法律保障33.4应急物流预案保障机制33.5 “紧急通道”机制34. 我国安全应急物流管理中运行机制的完善 45. 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45.1应急物流指挥体系的建立 45.2应急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 4参考文献5致谢6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毕业论文摘 要尽管当今世界科技高度发达,但突发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 天 灾”决策失误、恐

2、怖主义、地区性军事冲突等 人祸”仍时有发生,这些 事件有的难以预测和预报,有的即使可以预报,但由于预报时间与应急 物流发生时间相隔太短,应对的物资、人员、资金难以实现其时间效应 和空间效应。不管从宏观还是从微观层面我们发现我们急需对应急物流 的内涵、法律、机制、实现途径等进行研究。关键词:应急物流法律机制#1应急物流的概念所谓应急物流,就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现实生活中,无 论是SARS和禽流感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还是512汶川地震和今年的日本地震等突发性的重大自然灾害,都会造成具体

3、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然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而应急物资的运送 迫切需要社会的物流体系发挥其应急功能。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量、流 程、流速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但应急物流又与普通物流不同,普通物流既强 调物流的效率,又强调物流的效益;而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其物 流效益的实现,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变为纯消费行为,只考虑物流效率的实现。应急物流可以 简单地分为军事应急物流和非军事应急物流两种。非军事应急物流还可以细分为灾害应急物流和疫情应急物流;灾害(含险情)应急物流又可分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和人为灾害应急物流。应急 物流的“应急”二字本身

4、带有一定的军事色彩,但应急物流并不等同于军事物流。军事物流的指 令性比较强,尤其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始终把军事利益放在首位。而应急物流系统则应该以社会 利益为牵引,服务的对象是受灾地区的人民,这两者的目标、服务对象是不同的。应急物流一般 具有突发性、弱经济性、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等特点。2应急物流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事实上,应急物流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对国家而言,战时的后勤物资供应、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市博会;对社会而言,每年的春运、旅游黄金周等;对企业而言,销售高峰 期、决策者失误等也都会带来应急物流的需求,如四川百事可乐公司从元旦到春节约一个月的销 售量占全年销售总量的 15%,绝

5、对是全年销售最高峰。应急物流是一般物流活动的一个特例,它具有区别于一般物流活动的特点:(1)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这是应急物流区别于一般物流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2)应急物流需求的随机性:应急物流是针对突发事件的物流需求,应急物流需求的随机 性主要是由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3)时间约束的紧迫性。(4 )峰值性。(5)弱经济性:普通物流既强调物流的效率,又强调物流的效益,而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 下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其物流效益的实现。(6)非常规性。(7)政府与市场的共同参与性上述分析表明应急物流是在传统的物流体系受到突发事件的冲击后,因为需求突变产生储备不 足、运输能力有限、原材料短缺等问

6、题最终导致失稳的背景下产生的。从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应 综合应急管理、危机管理、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学科知识,为构建全面的应急物流体系作更 深一步的探讨。即完善应急物流的内涵;考察突发事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建立应急物流风险分析模型;随着应急物资供应和配送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多,复杂性程度不断加深,加强对应急 物资的有效管理还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保障应急物流应急”需要的基础上,为防止资源的浪费,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成本,探索政府与市场有效的合作与协调机制,使应急物流系统凸显其 灵活性;为确保抗灾的持续性和彻底性,在考虑构建应急物流体系时要整合逆向物流,形成完整 的应急物流供应链系统;针对公共领域

7、的应急物流,由于其本身的一次性和临时性特点,以及实 践基础薄弱的现状,可以通过分析针对企业, 特别是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的应急物流的实践模式, 为其提供宝贵的经验。3应急物流的保障机制应急物流的实施往往需要紧急调动大量应急物资,只有使应急物流的流体充裕、载体畅通、 流向正确、流程简洁、流速快捷,才能使应急物资快速、及时、准确地到达事发地,这就要求建 立应急物流的保障机制,满足应急物流实施的必要条件。3.1.基础设施保障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对保障应急物流的顺利实施起着关键的作用。物流基础设施包括通讯系统、交通运输网络、物资储备设施和物流信息网络等。通讯系统发达,可以在灾害发生前及 时预警,使人们

8、提前做好准备;物资储备设施和交通运输网络的坚固和发达可以保障物流网络, 使灾害后的救援物资迅速抵达灾区,而且广泛覆盖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使援助到达任何需要的地方;建立高效的物流信息网络,对于应急物流的实施也是必要的,可以依托政府公共信息平台, 建立应急物流信息网络,及时发布灾害情况、运输及仓储的最新信息。一个快速反应和广泛覆盖 的物流体系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应急物流的实施效率,减少损失。32政府协调机制由于应急物流是其社会功能的体现,往往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而在这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和 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状态下,就必然要求政府建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和运作系统,对各种国际国内 资源进行有效地协调和调用;及时提

9、出解决应急事件的措施或指示;组织筹措、调拨应急物资、 应急救灾款项;根据需要,紧急动员相关生产单位生产应急救灾物资;采取一切措施协调、疏导 或消除不利于灾害处理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障碍。3.3.法律保障在应对突发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应急物流 中的法律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动员机制,也是一种强制性保障机制。如在发生危机时,政 府有权有偿或无偿征用民用建筑、车辆、物资等,以解救灾之急。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 法规,如美国的国家紧急状态法,我国也有抗洪法。但从2003年抗击SARS勺情况来看,我国应急物流动员仍然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行政职能和在群众自发的基

10、础上的运作,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征用民力的效率不高。34应急物流预案保障机制应急物流的“应急”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必须着眼于平时的准备,因此,我国应建立全国 和省、市一级的应急物流预案,以确保应急物流的顺利实施。应急物流预案的准备包括应急物流 硬件和软件准备两个方面, 其中应急物流硬件的准备主要包括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资金的准备、设备设施的准备和车船道路的准备等;应急物流软件的准备主要包括应急物流的人员准备、信息 准备、应急场景的假3.5. “紧急通道”机制在发生突发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时期,建立地区间的、国家间的“紧急通道”机制,即建 立并开通一条或者多条应急保障专用通道,可有效简

11、化作业程序和提高速度,使应急物资迅速通 过海关、机场、铁路、地区检查站等,让应急物资、抢险救灾人员及时、准确到达受灾地区,从 而提高应急物流效率,极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4.我国安全应急物流管理中运行机制的完善政府必须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建立起一整套反应迅速、组织、运转高效的防灾应急机制,认 识到物流行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发展物流产业,提高产业安全度。(1)逐步形成统一的物流产业政策体系,加快制定物流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物流基础 设施的建设,物流市场规范、快速通关等方面的实施细则要落在实处。(2 )建立健全外资监测和规制体系,鼓励物流产业参与国际分工,高度重视全球产业转移 的趋势,加大

12、中国物流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力度。(3)加强对应急资源保障机制的建设,完善保障机制。要贯彻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基本 指导方针,改变重治轻防的实际,加大预防预警的人力、物力、财力、装备、科研的投入,化解 各种危机和风险,尽可能把潜在的威胁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善后处置工作,尽力将财产、设备、生产、工作和人的精神调整到正常状态。(4 )加强宣传,正确引导,完善预测预警机制,提高社会公众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综合素 质。加强信息管理,提高透明度,为处置公共安全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和信息环境。及时有效地 发布主流信息,如实公开真相,引导民众,安定民心,组织社会公众广泛的进行自防自救,最大 限度

13、地减少损失的发生。如湖南省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启动,将用两年时间在各地州市建设一批交 通安全警示教育基地,达到树立交通安全意识的目的。湖南交通职业学院相关专业按照“最佳行 驶里程、最佳工作时间、最佳车辆配置”的标准,发扬“小仓储、快分拣、大配送”的物流理念,为物流中心提供了配送中心选点布局、规划设计、配送线路优化、分拣线设备、物流信息系统软 件等服务。5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5.1应急物流指挥体系的建立应急物流的顺利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善应急物流的基础保障外,还涉及应急物资的 筹措与采购、应急物资的储备与调度、运输与配送等方面,而这些工作需要一个机构来组织协调, 才能顺利完成。从我国以往的情况来

14、看,这个协调机构都是由政府根据应急方案从各单位紧急抽 调人员临时组成的,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暴露出灾情信息滞后、救援工作效率不高以及 严重影响了政府其他工作正常开展等问题。因此,我国有必要根据我国的政府结构和物流的运作 流程,建立一个常设的、专业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专门用于救灾指挥工作,保障应急物流高效、 顺利地实施。5.2.应急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在应急物流体系中,应急物流配送体系十分重要。纵观历年来我国应急物资的发放情况,都 是通过政府工作人员、救灾部队分发给群众的,效率低,分发面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政府 有必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建立高效、发达的应急物流配送体系:一是政府可通过应急物流

15、指挥中心,结合实际情况,整合现有社会资源,联合配送行业内信 誉高、价格合理的物流企业进行协同式配送;而且可以通过大型物流企业已建立起来的供应链、 连锁网络组织应急物品投放市场。二是在紧急情况下,可与军方联系救灾抢险事宜,动用军用运输装备、军用运输专用线路及 相关设施,从而实现应急物资的快速配送。三是政府应大力推进国内电子商务业的发展,着重优化电子商务系统的应急物流配送网络, 加强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与电子商务业的联系,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提高应急物流配送 的快速反应性能。四是在应对危机时,政府可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通过行政手段和舆论召唤,动员人民群众 参与应急工作,通过组织地方干部、民兵、部队、公安、志愿者、防疫人员、医务人员等多方力 量,以最快的速度将应急物资发放到受灾地区,这样可保证应急物流配送的速度和广度。总之,应急物流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概念,我国应急物流体系还很不完善,需要加强对建立 应急物流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完善应急物流理论。应急物流机制和体系的建立,是要求 物流软硬件基础设施、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作为保障的。应积极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尽早建 立高效、快速的应急物流体系与现代应急物流机制。参考文献1 谢如鹤,宗岩.论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11:99-102.2 欧忠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