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头原种猪生态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026559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万头原种猪生态园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5万头原种猪生态园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5万头原种猪生态园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5万头原种猪生态园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5万头原种猪生态园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万头原种猪生态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万头原种猪生态园可行性研究报告(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栾川宝迪五万头原种猪场、六万吨饲料厂可研报告宝迪集团栾川五万头原种猪生态养殖园可行性研究报告二O一O年一月目录第一章 总论21.1 项目概要2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31.3 综合评价4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52.1 项目建设背景5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第三章 建设条件93.1 项目区概况93.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10第四章 建设方案124.1 建设任务和规模124.2 建设规划和布局124.3 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134.4 项目具体建设内容164.5 实施进度安排18第五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195.1 投资概算依据195.2 投资概算195.3 资金来源19第六章 项目效益分

2、析226.1 企业财务效益226.2 社会效应分析236.3 环境保护分析26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277.1 项目法人组建方案277.2 组织机构设置方案277.3 人力资源配置29第八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308.1 可行性研究结论308.2 建议30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要1.1.1 项目建设单位栾川宝迪种猪科技有限公司,是天津宝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迪集团)拟独家在栾川注资建立的种猪繁育和养殖的工业企业。拟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种猪繁育、种猪养殖技术研发、推广;生猪养殖、销售。宝迪集团是集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商品猪生产、市场交易、屠宰加工、副产品深加工、

3、生物制品和市场营销的农工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企业初创于2000年4月,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使企业在生猪繁育、屠宰加工和动物蛋白三大产业方面迅速崛起。自2000年以来先后被列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天津市重点龙头企业”、“天津市菜篮子工程”等。产品多次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颁发的“全国食品行业质量信得过产品”称号。2008年总资产达到23.5亿元,产值达到62亿元,利税达1.87亿元。“宝迪牌”放心肉食品被评为中国首届名牌农产品。“恩彼”牌动物蛋白粉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企业现有职工3000多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400多人,

4、并从天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聘请多名专家教授,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宝迪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和就宝迪的发展战略进行专题研讨。公司放心食品深加工体系项目被列入国家国债项目;宝迪绿色食品(猪肉)综合开发项目和血浆蛋白、血球蛋白产业化开发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动物蛋白高效提取综合利用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被列入国家计委高技术工程示范项目。自2000多年以来,在实行跨区域、跨所有制的低成本扩张战略中,先后依法收购了5家破产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解决了3000多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创造了更大的社会效益。1.1.2 项目建设内容(1)项目名称:栾川宝迪五万头原

5、种猪场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地点:拟选(4)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拟在栾川建设年出栏5万头原种猪的生态养殖园,总建筑面积为5.8万平方米,配套相应的单体限位栏、产仔床、育仔床、畜牧空调、进口自动喂料设备、水帘降温设备、排风扇、饲料加工等设备,并建设相应的给排水、污水处理、沼气发电等配套设施。1.1.3 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项目总投资预算为16570.3万元,流动资金总额为1221.9万元(按每年周转2.5次),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总额为14748.4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有三部分,即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拟申请银行贷款以及申请扶持奖励资金。1.2 可行性研

6、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2)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1.3 综合评价通过对本项目的认真分析论证,认为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和有关要求。本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栾川地区的种猪改良和养殖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周边农民增收,并能带动其它有关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为协助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通过对项目财务评价分析,各项经济指标合理,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为项目建设单位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本项目可行。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 全国生猪饲养总量快速增长养猪业是我国的

7、传统产业,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自1980年以来,年出栏量和年末存栏量连续增长,年度平均增长分别达4.99%和2.03%;人均猪肉产量从改革初期1979年的人均10.89千克,到了2006年已经达到39.6千克,猪肉总产量达到5197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0.1%。大批的产业化猪场先后兴建,养猪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猪生产总量快速增长。2.1.2 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生产水平有待提高2000年以来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我国养猪生产的基本格局仍是以农村散户和小规模养殖为主体,我国猪业整体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基本没有转变,各地消费习惯、消费水平不尽一致,因此标准化生产、产

8、品质量难以管理控制,生产力水平难以提高。以母猪年出栏猪头数为标志的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差距,至2006年我国年每头母猪年出栏猪头数仅为13.24头出栏猪/母猪。2002年开始,农业部在全国实施安全食品工程,计划在2005年前全国基本实现养猪业的安全无公害生产目标,目前猪肉主产区和主要大中城市已开始实行产区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此举必将淘汰那些猪种性能低、生产规模小、安全生产意识差的养猪业主,为集团化、产业化优质猪的生产带来巨大商机。表1 2005年度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程度一览表规模(年出栏头数)50以下50-99100-499500-29993000-999910000-4999950

9、000以上占全国总出栏头数比重62.15%11.95%12.14%7.35%3.34%2.54%0.55%2.1.3 生猪价格呈稳定趋势2003年9月份以来猪价大幅上涨,使得猪肉产量与生猪出栏均大幅增长,养猪生产效益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使养猪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长达25个月的盈利后,生猪价格从2005年10月以后开始下滑,至2006年3-4月份基本跌至低谷,再加至自2006年5月份以来全国性无名高热病的暴发,导致2006年母猪存栏下降,部分地区甚至减少50%。从2006年10月份起,国内生猪价格已普遍上扬。虽然近期生猪价格有所下滑,但由于国家政策进一步倾斜三农及畜牧业发展,以及历年来国内养猪业

10、盈亏周期规律的分析,许多专家预测,未来的一段时期内还将是一个养猪业普遍盈利的高潮期。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种猪业的巨大市场商机2005年全国有种猪场3428个,存栏能繁母猪127.3万头,年供应种猪810万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800万头,由于大部分规模养殖户母猪的使用年限约为3.5年,同时,大多数散养农户饲养的母猪更新不规范,周期较长。综合考虑,实际的年种猪需要量约为960万头,其中纯种约120万头、父母代母猪840万头。按目前发展速度,我国猪肉产量在“十一五”期间年增长3%比较适当。预测母猪饲养量的增加会在0.5%左右。2010年,母猪存栏5000万头,年需要种猪数量1000

11、万头,需要新增供种能力190万头。2.2.2 目前我国种猪行业面临的问题养猪业发展到今天,我国种猪行业虽然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资源、技术等分散,繁育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加上选择方法落后,真正进行种猪选育的厂家很少,难以建立一体化的团队,发展后劲不足。优良种猪产业化没有形成,部分杂乱种猪充滞市场,合格优良种猪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也是导致生猪生产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而且由于我国的外来良种群体相对较小,优良种猪的选育和原种生产主要控制在一些大的跨国公司手中,垄断了全世界养猪业的种猪和资源技术。仅我国每年从国外引进种猪5000-10000头,引种费用高达1000多万美元,既浪费了大量资源,造成我

12、国种猪育种工作长期处于“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的落后被动局面,阻碍了我国种猪业的发展。由此可见,种猪必须实行、也只有实行产业化生产,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系、新品种和配套系,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发展。2.2.3 项目顺应河南省及栾川县的生猪产业发展规划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其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河南省生猪出栏量要稳定在11000万头左右,规模养猪(年出栏50头以上)比重达55%以上。河南省和栾川县人民政府也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标。宝迪五万头种猪场的建设,在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为豫西地区乃至河南省的生猪产业发展提供大量的种猪,同时带动了当地及周边

13、地区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可见,项目建设顺应了河南省及栾川县的生猪产业发展规划,是十分可行和必要的。第三章 建设条件3.1 项目区概况3.1.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栾川地区岩土基础比较稳固,场地和地基稳定,无采空、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适宜本工程建设。3.1.2行政区划栾川位于豫西伏牛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111201、北纬33393411之间。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接壤,南与西峡抵足,北与洛宁摩肩。一直有“洛阳后花园”美称。总面积2177平方公里,东西长784公里,南北宽572公里。辖14个乡(镇),209个行政村,1963个村民组,4个居委会,23个居民组,865万户,318万人,汉族人口占

14、976,满、蒙、回等19个民族人口占24。全县山多地少,有名的山头达12万多个,人均耕地059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县城面积102平方公里。2000年,栾川县辖7个镇、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12838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41025 赤土店镇 13910 合峪镇 20231 潭头镇 31523 三川镇 23458 冷水镇 17564 陶湾镇 28241 栾川乡 29163 庙子乡 24624 大清沟乡 5562 秋扒乡 10101 狮子庙乡 19026 白土乡 14276 叫河乡 17933 石庙乡 16201 2005年,栾川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大清沟乡,

15、其行政区域划归庙子乡管辖,庙子乡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栾川县辖7个镇、7个乡:城关镇、潭头镇、三川镇、冷水镇、陶湾镇、合峪镇、赤土店镇;栾川乡、庙子乡、白土乡、叫河乡、石庙乡、秋扒乡、狮子庙乡。栾川处处充满着发展的生机,工矿业名扬世界,旅游业闻名遐迩,民营业红红火火,农业产业化规模空前,栾川交通四通八达。栾川先后荣获全国教育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林业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和全省经济发展环境50优、全省最佳人居环境等56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近日又跻身首批“中国旅游强县”,是河南省唯一入选的县。3.1.3交通区位条件栾川交通条件优越。3.1.4环境保护条件由项目单位单独建设环保设施,实行“三同时”。3.1.5用地条件项目用地符合土地用途、地面无障碍物。3.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3.2.1 政策保障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生猪养殖的扶持政策,包括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性保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