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0196574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谈谈如何关注教学细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增幅三者之和所达到的效果。说白了,就是一堂课下来,学生能获得什么,获得越多,效率就越高;反之,亦然。影响和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今天我要说的是老师不变,学生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在细节上稍加改变,就能有不一样的收获。“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课堂教学也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它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教学细节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育功力的一

2、种展现。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改变教学方法首先从关注教学细节开始。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就是重视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追求教学实践的智慧与艺术的统一。一、关注新课的导入“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情感基础;可以架设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热情案例一:课题:天净沙两首(秋、秋思)对象:八年级学生导入:(设计意图

3、)引出“秋”的话题,意在引起学生的兴趣,顺利过渡到文本的教学。师:同学们,一提起秋天,你们就想到了什么?生1:我想到了落叶,秋天万物凋零,树叶都纷纷落了。生2:我想到了丰收,秋天有很多水果成熟了。生3:我也想到了丰收,农田里庄稼丰收了。生4:我想到了火红的枫叶。学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门的,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引起学生的兴趣的目的也达到了。可是事后仔细一想,这样的问题,好像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也可以回答,既然是这样,那对我们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提问又有多少价值呢?能让他有多少收获呢?很显然,从教学的有效性角度来分析,这是一个无效的提问。为此,在重建中这样设计:导入:(设计意图)回忆学过的关于“秋”的

4、诗句,通过对所学“秋”的情感意境的复,为文本教学作铺垫。师:同学们,一提起秋天,你们就想到了什么?请回忆学过的诗词,用相应的诗句来回来。生1:我想到了万物凋零,一片凄凉萧瑟之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生2:我想到了丰收的水果,有这样的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生3:我想到了火红的枫叶,停车作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生4:我想到了秋高气爽,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问题不一样了,得到的答案也不一样了。相比先前的回答,内容要充实了许多,不仅带着学生回顾了以往所学,还将“秋”蕴含的不同意境、不同情感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对本文“悲秋”“喜秋”的情感理解埋下了伏笔。一举两得,这样

5、的提问要比先前有价值得多。二、关注教师的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只用口头语言提供听觉信号,对学生接受、理解、记忆和应用知识,是很不够。为了弥补讲授的不足,教师要通过文字、符号、图表等形式,把教学重点、难点或关键性的知识写到黑板上。这些留在黑板上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视觉信号叫做板书。一个好的板书能将一节课的重难点总结提炼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清晰的了解到本节课的关键。如果把板书视为洞察教材的“窗口”,开启思路的“钥匙”,排疑解难的“桥梁”,实施教学的“蓝图”,是非常恰当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板书设计和运用的优劣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案例二:课题:石缝间的生命 对象:七年级学生 板书1: 石

6、缝 间 的 生 命 林 希长长的细瘦的薄叶 细微的叶脉 叶下长出根须 无名的野草: 生命的本能石缝间的生命 茎:坚韧而苍老叶:枯萎而失却光泽根:柔韧而强固 柔中有刚 小小的山花: 生命的拼搏 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都结着伤疤 扎 钻 抓 爬 缚参天的松柏: 生命的开拓板书2: 石 缝 间 的 生 命 林 希蒲公英野 草松 柏生命的开拓生命的拼搏生命的本能托 物 言 志两个板书相比:板书1比较详细地呈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体现教材分析的思路,略显琐碎,但比较适合基础薄弱的学生。而板书2运用阶梯式的板书具有动态的美感,不仅呈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还直观展示了文章段落间的结构层次,同时呈现了作者的写作思

7、路、写作手法,更易于让学生接受。板书是跟随着教学的节奏逐步展现的,水到渠成,丝毫没有做作之感。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和写作指导均有帮助。“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板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三、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可能很多老师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课堂进行得井井有条,却突然冒出个意想不到的答案或问题,弄得我们老师措手不及。这个时候我们是置若罔闻呢,还是迎着他的问题上?这是个两难的问题,迎着上,也许会打乱原有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甚至有时会遇到始料不及的问题,一时也拿捏不准;置若罔闻也许会浪费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会伤害了孩子的积极心。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动态生成”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

8、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从教材的忠实的信徒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使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使新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案例三:课题:爱莲说缘起:在教学爱莲说一文时,让学生交流课文翻译,当译到“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时,一同学这样回答:“莲花经过清水的洗涤而不显得妖媚”。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正准备接下去讲下面的翻译。结果还没等我开口,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样翻译不好,应该翻译成莲花经过清水的洗涤而不显得妖艳

9、,用妖艳好一点。”话音刚落,教室里就议论开来,有人附和“妖媚”,有人附和“妖艳”,突然遭遇始料不及的意外,我也有点懵了。但凭着教学经验我明白,这是课堂动态生成的资源,不能轻易地忽略掉、否定掉。于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说说各自的理由。经过一番寻找与思索之后。生1说:“老师,我们觉得用妖艳比较好,因为妖艳是说漂亮,但是有点不太正经。本文讲的是荷花,荷花很漂亮,但也很端庄,正好与之相反,所以用妖艳。”生2说:“我不同意,我们组的意见是用妖媚,因为妖媚表示妩媚而不正派,荷花象征着君子,君子是不会媚上的。”生3说:“我觉得这两个词语都差不多,应该都可以的。”师:“弄懂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将两个词语的区别

10、找出来,妖艳强调的是外表漂亮,而妖媚强调内在妩媚。大家再结合文章看看,应该用哪个词更合适?”这么一提醒,同学的激情来了。生4:“我知道,第一段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都在讲荷花的外形美丽,因此用表示外在美的词语妖艳”(他的回答赢得不少同学点头附和,但还有小部分同学一脸的疑惑,尤其是飞扬同学更是流露出不解的神情。)师:“飞扬同学,你有不同意见吗?”飞扬:“我不知道自己想得对不对?我觉得应该用妖媚更好,作者说莲,花之君子者也很显然强调的是人的内在品质,而不是外表美。”听完他的讲述,全班响起一片掌声如果,这节课,不去关注学生的疑惑,直接讲解答案,我想这节课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顺顺当当

11、地也就过了。但是,学生的这种探究质疑的精神,久而久之恐怕将不复存在。这是有悖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的。因此,课堂教学要关注细节,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捕捉“意外”,相信一定会衍生出无限的精彩。四、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我觉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得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最近忙于期中复习,各科老师都准备了不少试卷,每天的复习课基本在考试与讲评之间交替着进行。对于学生而言,每天面对语数英物理等各门学科的轮番“轰炸”,显得疲惫不堪,尤其是近日,随着气温的升高,到了下午上课,学生更是昏昏欲睡。此时,作为老师,很是为难,复习时间本来就很紧,可是学生疲惫的样子,上课的效率可想而知,常常惹得老师一肚

12、子火。我也碰到过几次这样的情况,上课铃响了,走进教室一看,刚考完试的学生有的趴在桌上抓紧一切时间补觉,有的没精打采地坐着,有的忙着去上厕所,教室里稀里哗啦的一点生机也没有。看到此情此景,别说学生了,我也提不起上课的精神。这不今天走进教室,又是这副腔调,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要求所有学生全部趴在桌上睡觉。趁着学生休息的档儿,赶紧提炼一下要讲的内容,将重点难点板书在黑板上。等学生休息了七八分钟,然后拿出我的手机,按响闹铃,铃声先是公鸡的啼叫,然后是一段英语“hey , baby! Is me ! get up your body!”起先,学生没什么反映,再后来有学生听明白了,感觉很有意思,扑哧笑了

13、出来,这一笑也把大家逗醒了,随即全班兴奋起来。在嘻嘻哈哈的兴奋中,我喊道:“上课!”全体起立,伸个懒腰,精神一下子振奋起来。之后30分钟的课堂,可想而知,效率还是不错的,不亚于学生强打精神听40分钟。为此,我也很感慨,随着夏日的临近,不妨暂停补差、集中看书的活动,大方地让他们中午小憩一会儿,也让老师休息一会,换取下午课堂效率的提高,又何尝不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在外省市有很多地方都是实行夏令时的,我觉得我们不妨遵循学习的规律借鉴借鉴。课堂教学的细节在我们的课堂上无处不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的魅力真是无穷无大,如果说教育是一轮太阳的话,那么教育细节就是一滴水,虽小,一滴水却可映出太阳光辉。关注细节的教学,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必定是成功的教师。能否发现捕捉课堂教学闪光细节,影响着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也是教师能否深刻影响学生的决定力量。珍视教学细节,关注教学细节,才能成就完美课堂。注: 摘自百度中百科词条学术文献中的解释6;选自 丁日杰 论板书的意义、作用及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