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有机肥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0194937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7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有机肥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生产有机肥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生产有机肥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生产有机肥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生产有机肥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有机肥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有机肥可行性研究报告(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有机肥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年产20000吨高效有机肥项目2、承办单位概况承办单位及法人代表承办单位:*法人代表:*承办单位概况*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编制依据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冈;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设计单位收集的基础资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在设计研究过程中坚持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为目的,选择先进的工艺路线.合理的设备,确保产品质量在国内市场的先进性,充分利用本项目在吉林省的资源方面的优势,节省投资,缩短工期,提高效益,尽快收回投资.在设计研究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国

2、家有关法规.规范,搞好环保.节能,卫生安全及消防等设计。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无公害绿色农业的需要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发达国家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农业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以及人类对资源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生态环境与资源问题曰益突出,主要表现为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出现了发达国家粮食过剩和发展中国家近8亿人口粮食短缺的矛盾。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人们进行了很多探索,其中以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减缓常规农业方式给资源和环境造成的严重压力为主要目标的替代农业是其中较为

3、有效的方式之一。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世界各国响应,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发展在全球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国际上与绿色食品相类似的食品在英语国家多称有机食品,在芬兰、瑞典等非英语国家称生态食品,在日本称自然食品。虽然叫法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指,限制产品生产过程中化学肥料、农药和其它化学物质使用而生产的食品。早在八十年代末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化肥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以九十年代中期计,单位面积平均施肥量是世界的3.8倍,其施用量还在日趋增多,仅三年时间(95年98年)又增加近10%,其中氮素化肥占56%。化学肥料使用量愈多植株利用率愈低,进入环境的量愈多。90年代以来化

4、肥的利用率只有30%,其余70%进入了环境。这些化学合成农药、除草剂、杀虫剂,几乎得不到任何分解而反复在环境中循环,破坏生态平衡,通过食物、饮用水进入人体和生物体,危害他们的健康,其影响范围极大。据统计90年代因环境污染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在1000亿元以上。这只是农业和人体健康的损失,还不包括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估计2000年将达到3000多亿元的损失。受国际上发展有机食品潮流的影响和启发,我国根据国内具体情况在1990年首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食品”概念。绿色食品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允许有限制地使用农药、化肥等人工合成物质。在整个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强调环境的安全性,突出人类、

5、自然和社会的持续和协调发展。绿色食品涵盖了有机食品和可持续农业产品的内容。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二个等级,AA级绿色食品吸收了传统农艺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对应的是有机食品,A级标准对应的是限制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的可持续农业产品。自2001年,我国农业部就推出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还积极推行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无公害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生产或加工,农药、重金属、硝酸盐及激素等有害有毒物质含量(或残留量)控制在安全允许的范围内,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强制性标准,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农产品(或初级加工品)。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是以“

6、菜篮子”产品为突破口,以市场准入为切入点,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通过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用81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有毒大米、有毒猪肉等威胁人们健康的事件时有发生。加入WTO则意味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如过不了关,不仅外向型农业无从谈起,国内市场难以占领,现有的市场也将逐步失去,农业将面临严峻形势而累及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开展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制度,是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消费的有效措施,这既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也是国内农产品质量管理的必然趋势。严格的市场准入,不仅可以有效阻止有毒有害农产品走上城乡居民

7、餐桌,而且可以促进安全优质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我国政府温家宝总理曾指出:“我们要不断开发复合高效、环境保护型的新肥料品种,满足发展高效农业和无公害绿色农业的需要”。我国不少地方由于大量连续施用化肥,造成了肥料利用率和肥料效益下降,破坏土壤、污染环境,加快新型肥料和微生物有机肥的研制和产业化步伐、降低化肥施用量是近期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确保农业种植水平和农作物产品水平,保证农产品质量,其有效措施之一就是通过人为措施补充土壤有机质,施用有机肥,避免长期偏施单质化肥,适当给土壤补充有机质,增加土壤的有效肥力,保证农产品在生产的源头一土壤上不受污染。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有机肥料特

8、殊的功能农业一直是我国一个重要产业,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农业的投入加大,我国粮食产量已跃升到5亿吨,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近十年来,在我国人口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粮食增长更快,人均粮食占有量由319千克增加到409千克,这中间化肥使用量的增加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农业增产份额中的贡献约占40%。然而大量、大面积的施用化肥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化肥使土壤的有机质成分被破坏,造成土地板结、地力下降、环境污染、作物品质下降,目前我国的土壤地力大多数呈下降趋势,如何养好地、造福子孙后代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当今西方农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

9、使用生物有机肥,逐步减少化肥的使用,据预测,美国2010年化肥的使用量将减少一半。从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看,有机肥与化肥两者应配合使用,在增施生物有机肥前提下,减少化肥使用量20%30%,从而增加土壤活力,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有机肥料是一种完全肥料,它不仅含有N、P、K元素和许多微量元素,而且还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和多种土壤有益微生物,其主要特性有:改善土壤养分状况。高效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经过微生物的分解转化,变成作物能够吸收利用的有效养分,提高土壤供肥能力。有机肥料中的有机酸与钙、镁、铁、铝形成稳定性很强的络合物,从而减少磷的固定和铁、铝的毒害。有机酸及其盐类对土壤酸碱度具有缓冲

10、作用,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供肥速度缓和,不像化肥那样肥效过快,也不像传统有机肥那样肥效过慢。改良土壤结构。生物有机肥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的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能将土粒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有利于作物生长。做底肥、追肥、播种、麻根均可。促进微生物活动。生物有机肥料为微生物活动提供大量的能源物质,不仅可以加速有机质本身所含养分的分解、转化和释放,而且有助于土壤中原有的磷、钾等矿质养分的释放,加速土壤中生物小循环的过程,有利于土壤有效肥力的进一步提高。本项目是以鸡粪为原料,采用EM技术对鸡粪进行三次生物发酪,再经过加工处理,合成一

11、种有机的植物肥料,这种肥料除本身含有N、P、K中微量元素和有机质之外,还能完全活化土壤中存留的N、P、K,适用于任何土壤和作物,尤其是对松原、白城地区的碱性土地增产效果更为突出。是我国发展经济、发展畜禽养殖业、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畜禽养殖业目前逐步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达到了丰富市场和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目的,但是由于只重视养殖生产,忽视畜禽粪便的综合处理,畜禽粪便乱堆乱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环境的污染逐年加重,致使许多养殖场成为污染源。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调查,有9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全国畜禽粪便产生量约

12、为19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由于大部分养殖场未能对畜禽粪便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利用,迅速发展的畜禽养殖业正成为中国新的污染大户。我国养殖业污染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1999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共同编制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在农业项目中第一次明确将高效有机肥商品化生产工艺与成套设备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出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正式将养殖业污染控制纳入法制轨道,2002年又出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了各类养殖业污染治理的目标。国家环保总局有关养殖业污染防治办法和排放标准的公布,为所有没有畜禽粪便配套治理措施的养殖

13、场敲响了警钟。以畜禽粪便、为原料,配以多功能发酯菌剂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既满足了农业生产中日益增长的对生物有机肥的需求,又消除了禽粪便污染源,保护了环境,形成了良性循环,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企业与资源、环境健康和谐发展。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2004年和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达到的两大目标就是提高粮食总产量和农户收入,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目前我国农村有

14、劳动力4.85亿人,2003年人均收入2622元,比上年增加146元,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长幅度为4.3%,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幅已连续7年没有1年超过5%,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差距已扩大为1:3.24,尤其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纯农户收入增长更为困难。过去几年中,由于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导致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额减少,1997年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为1268元,但自1998年到2003年,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已连续6年低于这一水平,2004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刚刚超过6%,让农民尽快增收是我国政府目前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我国

15、是农业大国,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在我国入世以后吉林省的农业经济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样也面临着迫切的三农问题,首先是近几年虽然粮食作物在产量上不断创出新高,但粮食的价格弁没有相应的提高,相反还有些回落,而且卖粮难的问题也时时困扰着农民,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其次,由于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所占整个人口的比例很大,约占总人口构成的50%以上,农民收入的难以提高,直接影响到农村消费,消费的减少又影响到了内需,内需的不旺则影响到整个吉林省的经济发展速度。目前我省整个农村经济进入了全面的结构性调整时期,随着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向着有机、绿色、营养保健、功能疗效的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严格控制化肥的使用,改施高效的有机肥,这样既增加了土壤肥力,使农作物增产,产品商品性能提高,相应的市场售价也比较高,农民同等投入产量增加,收入相应增加,提高了农民的综合收益。自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提出要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本项目的实施可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符合我国关于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