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016503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第一节 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一、山洪及山洪灾害的基本概念洪水是河流、湖泊、海洋等一些地方,在较短的时间内水体突然增 大,造成水位上涨,淹没平时不被水淹没的地方的现象,常威胁到有关 地方安全或导致淹没灾害。洪水一般包括江河洪水、海滨河口的风暴潮 洪水、山洪、凌汛等。我县主要以暴雨洪水为主。天气的变化是造成暴 雨,进而引发洪水的直接原因。洪水的变化具有周期性和随机性。洪水 发生的周期性是由气候的四季循环所决定的,洪水发生的随机性因气候 的多变而变。洪水发生的时间、地点、量级常难以准确预知。山洪是指山丘区小流域由降雨引起的具有突发性、暴涨暴落的地表 径流。按其成因,山洪可分为暴

2、雨型山洪,溃水型山洪(拦洪设施) ,融 雪型山洪,冰川融化型山洪。我县主要是前两种。山洪灾害是指由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 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二、山洪灾害的基本特征1、季节性强,频率高。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尤其主汛期更是 山洪灾害的多发期。据统计,全国汛期发生的山洪灾害达到全年山洪灾 害的 80%以上。2、区域性明显, 易发性强。 山洪主要发生于山区、 丘陵区、 岗地区, 特别是位于暴雨中心的地区,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 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3、破坏性强,危害严重。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生滑坡、崩塌、泥 石流等地质灾害,并

3、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屋倒塌、 人畜伤亡等,损坏财产,伤亡人命。2005年新邵“ 5.31 ”洪灾,造成 19人死亡, 26 人失踪;新邵、邵 东两县 10 个乡镇近 10 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 8.2 千公顷,成灾面 积 4.2 千公顷,绝收面积 2.5 千公顷;冲毁倒塌房屋 3560 座,淹死牲畜 1.1 万头,冲走水产 4300 吨,22 个工矿企业停产;两县有 28.7 公里公 路被冲毁,太芝庙、潭府两个乡镇交通中断,损坏输电线路 140 公里, 损坏通讯线路 35 千米;洪水损坏堤防 140 处 34.1 公里,损坏护岸 620 处,冲毁塘坝 144 座,损坏灌溉设

4、施 588处,损坏机电泵站 18 座。直接 经济损失 1.85 亿元。三、山洪灾害的表现形式1、溪河洪水暴涨溪河洪水也叫山溪性洪水,是山丘区溪河由暴雨引起的突发性及暴 涨暴落的洪水。当流域普降暴雨时,流域各处所形成的地面径流,依其 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就某一处河道(断面)而言,当近处的地面径流 到达该断面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时洪水起涨。随 着远处的地表径流汇集到此处河道(断面)时,河水流量增至最大值, 即为此处的洪峰流量。其相应的最高水位,称为洪峰水位。山丘区溪河 由于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较陡,雨后产流、汇流都较快,山洪过程线一般 为急剧涨落,涨也快,退也快,因此径流过程短,洪峰

5、流量大、水位高。 这种现象在隆回县高坪地区特别典型。2、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 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这种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 的山沟前扑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声如雷鸣,在很 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区域横冲直撞、恣意漫流, 形成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 短时间内有大量水的来源和有一定坡度的利于集聚水和松散固体物的沟 状地形。人类工程活动也是诱发泥石流的因素之一。形成泥石流的地形 一般为山高坡陡,沟床纵坡大,汇流地形有利于大量水源

6、汇集,而且多 为碎屑岩、浅变质岩及花岗岩风化强烈的地区,或者坡面、谷槽、溪沟 堆积大量废土碎石的地方。泥石流的形成与降水关系密切,降雨量越大, 形成泥石流的机率就越高。虎形山青山坳的“ 6.25 ”灾害就是这样发生 的。3、滑坡 土体、岩块或残坡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贯通的滑动面发生滑动 破坏的现象,称之为滑坡。滑动的岩块、土体称为滑动体,下滑的底面 称为滑动面。滑坡多发生在坡度 2550的斜坡上。据研究,约有 10 余种地层最容易发生滑坡,称为易滑地层。滑坡是长期地质作用的结果,滑坡的形成受各种条件的控制。它的 形成因素多而复杂,大致可分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由此两类因素 迭加而成的综合因

7、素三大类。雨水作用是产生滑坡的最主要原因,一是 水渗透进土体孔隙或岩石裂隙,使土石的抗剪强度降低。二是水渗透补 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抬升或地下水压增加,对岩土体产生浮涨作用, 使土体因水饱和而软化,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滑坡。此外,坡脚掏蚀、溶 解和软化裂隙充填物、人工切坡、堆填加载、植被破坏等人类工程活动, 也能直接诱发滑坡的形成。 2008 年小沙江镇的多处滑坡就是充分的说明。4、崩塌崩塌是在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 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在土体中产生的崩塌称土崩, 在岩体中产生的崩塌称岩崩,规模巨大、涉及到山体的崩塌称山崩。大 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土

8、块)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崩积 物,也可称为岩堆、石堆。崩塌的成因类型多而复杂。按其动力成因大致可分为自然因素、人 为因素以及由此两者因素迭加而成的综合因素三大类。在自然作用下, 常见的巨大岩土体,以垂直节理或裂隙与稳定岩体分开,随着节理、裂 隙的不断加深和坡脚不断冲刷掏蚀,在长期重力作用下,当岩土体逐渐 向外倾斜,或者遇较大水平力作用时,即会产生崩塌。除重力作用,雨 水参入岩土体的节理裂隙中,可产生的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以及雨水软 化软弱面,也可导致崩塌发生。四、山洪灾害的成因1、特殊的气候和降雨引起我县山丘区山洪暴发及其伴随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 暴雨。我县属于季风气候区,每到汛

9、期,副热带高压北跳南移,西风带 环流南侵北退,以及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复合交汇,形成了山丘区不 稳定的中尺度天气系统,如台风、气旋、高压低涡、低槽、切变线等天 气系统。在此种不稳定的天气系统的作用下,造成降水年内分配不均, 年际变化大;同时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形成局部地域的强暴 雨。高强度的降雨,作用于地形地质复杂多样的山丘区,往往极易造成 泥石流、滑坡、山崩和溪河、塘库暴满横溢,发生惨重的山洪灾害。岩 口镇“ 6.6 ”洪灾中石坳村泥石流和太平水库险情就是这种状况。泥石流、滑坡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及前期降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据 有关部门统计,我省发生的泥石流绝大多数是降雨诱发。通过对发生

10、泥 石流的降雨分析,降雨量和降雨强度越大,形成泥石流的机率越高,规 模也越大。2、复杂的地貌地质条件我县由于群山林立,沟谷纵横,坡陡沟深(山坡坡度一般为30-45,最大可达 60以上),沟床纵坡大, 以及因新构造运动而形成大量 有利于汇流的瓢状或斗状围谷地形,发育了大面积的有利于山体滑坡、 泥石流发生的地形地貌。又由于山地区域的多雨特性,经常出现长历时 降水甚至大暴雨,雨水入渗,土体中的水使其抗剪强度降低,导致土体 抗滑力降低并使土体下滑力增加,同时饱和土体的渗流和坡面汇流也增 加土体下滑力,土体中的抗滑力与下滑力失去平衡,从而激发山体滑坡 或泥石流的发生。复杂的地质结构是诱发山洪地质灾害的重

11、要条件。我县地表露出的 岩石概括为变质岩、砂质岩、石灰岩(泥灰岩) 、花岗岩、红岩、松散岩 六大类。山丘区分布广泛的土壤主要是由砂质岩、泥岩、红砂岩、板页 岩等岩石经风化发育而成的抗蚀性较弱的土壤,这类岩石的风化带和风 化物结构松散、容易风化,风化壳厚度常达2030m植被破坏后,水土流失极其严重,滑塌沟、崩岗、侵蚀沟等甚为发育,沟头溯源侵蚀发展 迅速。这种土壤土层薄、蓄水能力差、汇流时间短,受地形、水流切割 作用影响明显,容易形成具有较大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容易导致山洪暴 发。特别是岩石强烈风化后,表面岩层破碎,抗冲能力极差,一遇暴雨 容易发生泥石流。我县的虎形山就是这种典型的地质结构,山坡上到

12、处 都是强烈风化后的乱石,随时都有可能滑动。3、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 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加重了山洪灾害的危害。森林植被在保护土层 免遭洪水冲刷、截留雨水径流、调节产水汇流和恶劣天气等方面起着重 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急剧增长,人多地少,过度的 开发土地、开发自然资源,侵占水面、河道,必将导致土地退化、水土 流失、环境系统失衡,山洪频繁发生。人类活动对自然破坏加剧了山洪灾害损失。河道是山丘区泄洪唯一 通道,由于山洪伴随着山体滑坡、泥石流,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河道 的泄洪能力严重减弱。又由于人们对山洪灾害缺乏了解,在河道边、滑 坡体下建住房、搞建设,不断侵占河道,向河床乱弃、乱倒、

13、乱建、乱 挖,河道千疮百孔,河道的泄洪严重受挫,往往造成小洪水大灾难,大 洪水大泛滥的严重后果。部分工程规划时,不尊重自然规律,不考虑防 洪安全,没有区域内水文、气象等数据的支持,因而造成了山洪地质灾 害的惨痛教训。第二节 山洪灾害防御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山丘地区山洪灾害的成灾原因和特点,山洪灾害的防御重在 “防、避”,主要是采取预防和躲避措施。 山洪害害的防御必须科学论证, 全面规划,逐步治理,从根本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体措施落 实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确保稳定和发展的高度来认 识山洪灾害防御,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山洪

14、灾害防御工作指挥机构。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是同级人民政府防灾减灾 的指挥机构。计划、财政、水利、国土、气象、水文、交通、农业、林 业、地矿、城建、保险等各个部门要在政府及其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 领导下,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协同作好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二、科学编制应急预案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成立防御组织机构,确定责任人,明确职责,强化行政指挥手段和责任人的责任意识; 阐述本地区地形地质存在的险病隐患、暴雨洪水特性,列出历史上发生的山洪灾害等情况; 明确安全区、警戒区、危险区的划分范围,具体到村组、到人; 划定成灾暴雨等级,确定避灾的预警程序、信号发送的手段和责 任人,

15、转移路线、转移人员安臵办法和地点,转移安臵任务的分工,制 定人员转移安臵的原则和纪律; 提出防御治理的工程措施及其规划设计方案; 提出防御工程资金的来源和筹措办法,以及其他非工程措施的制 定和实施办法。三、落实工作重点一是落实汛期值班制度。 山洪灾害易发区每年汛期都要坚持 24 小 时值班制。二是落实预警信号制度。每个村、组、院落都要确定12名信息员来发布信号。信号一般为预定的如口哨、打锣、警报器等。当地政府要 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信息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三是搞好避灾演习。对预案规定的各项防御措施,汛前要有针对性 地加以演练,既可增强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又能使大家熟悉和掌握防 灾和逃生的具

16、体措施,避免仓促上阵,手忙脚乱,手足无措。四、加大宣传力度 各级要广泛宣传,增强意识。做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通过电视广播、流动宣传车,出标语、横幅、宣传栏, 设立警示牌,编印发送山洪灾害防御手册等活动,来普及相关的法律、 法规及山洪灾害防御常识。五、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通过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降雨和洪水过程、监视山洪灾害发生征兆、预测山洪灾害的发生,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这是减少或避免山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措施。六、强化配套工程措施建设为全面落实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在落实各项非工程防御措施的同时, 还须大力强化工程措施。通过山洪灾害易发区内的工程措施规划,在自 力更生、生产自救的形式下,逐年实施工程措施。搞好水毁工程恢复, 治理水土流失,加大病险水库、山塘治理力度,开展退耕还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