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科学课评价案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15965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个科学课评价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两个科学课评价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两个科学课评价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个科学课评价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个科学课评价案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个科学课评价案例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熊俊芬 朱映晖2001年9月,伴着全国课程改革第一轮实验的脚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的科学教学实验也挤身到这一行列中来。为尽快适应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该校科学课教学在探究性学习、科学课实践能力培养、科学课程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特别是在科学课程的评价方面,他们的改革举措为学生发展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让孩子在记录中感受成长在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有这样一段关于评价的阐述,“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指出,“评价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为适应这些要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提出了“关注学生发

2、展过程,让孩子在自己的记录中感受成长与进步”的探索思路,并以此为指导,构建了“科学学习评价表” 、“科学日记”、“科学奖章” 三位一体的学生科学学习形成性评价体系。 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科学学习评价表”、“科学日记”、“科学奖章”在这一体系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或缺和替代的作用。其中,“科学学习评价表” 是这一评价体系的指标系统,它列举出了在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必须完成的各项基本任务;“科学日记” 是实施评价任务的主要载体,它以图形或文字的形式直接反映着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历程;“科学奖章”作为一种评价激励手段,它以奖章的形式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 “三位一体”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主

3、要是针对以往评价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轻视或忽视学生学习过程考查而提出的。以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上册其中一个单元的评价表为例(见下表),它由评价内容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和评价人四个要目组成。序号评价内容等级评价人14收集有关“地球上哪里有水”的资料收集了有创新15考察自然水域中的水考察了有考察报告16净化一杯水的实验做了实验有记录17办小报:“减少水污染爱护水资源”办了办得较好就评价所涉及的内容而言,它的制定依据教学内容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始终坚持着促进学生发展、评价考查方式多元化以及重视质性评价的原则。通过完成评价表中所列举的观察、实验、考察、调查、制作、学习小结、资料收集、办小报等

4、活动,学生更容易把握和关注自己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在比较直观地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的同时,教师完全有可能根据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完成指定的评价内容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评价表中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质性评价并不突出甄别的作用,只是用类似于“完成了”、“完成得较好”的字眼给予学生评价等级,这样的处理,一方面避免了因细化评定等级带来的操作上的繁琐,另一方面还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科学学习评价表”在实际操作中实行的是教师、组长、组员三级管理的运做方式,即教师对组长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组长对组员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后进生,通常还有家长检查的环节。这样的检查工作一般是在每一个单

5、元的学习之后进行的,以确保学生各项任务的落实。作为实施评价任务的主要载体,“科学日记”统一中又寻求着变化。统一即实施评价任务的一致性,变化是指表达实施评价任务形式的多样性,“科学日记”以文字、图画、表格等学生自身喜好的方式向同学、老师、家长展示着自己在科学探究历程中的成果。在“三位一体”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中,“科学日记”除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之外,它本身还起着让学生感受成长和反思科学探究认知历程的重要作用。在以往的评价中,测验或考试对学生而言具有相当的神秘性,从标准的制定、试题的选择直到分数的评判,学生完全被隔绝在外。而“科学日记”的不同在于,它事先让学生预知了要完成的任务,学生自己决定着完成任务

6、的形式和方法,从而也就拥有了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进步的机会。“科学日记”为学生感受自身成长提供可能的同时,它还为学生反思自己科学探究历程中的认知发展提供了依据,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得失成败进行有益的总结,从而更好地发展。“科学奖章”可以说是促使完成评价任务的“催化剂”,作为给予学生心理正强化的刺激物,它既可以在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对完成评价任务较好的学生以奖章的形式进行肯定,也可以根据完成某一项具体任务的良好情况给予相应形式的奖章。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类别,奖章形式一般有科学观察章、科学实验章、科学思考章、科学资料章、科学环保章、科学记录章、科学测量章、科学记录章等,一个学期下来,得到相应数量奖章的同学

7、还能得到一份特殊的奖状给予特别表彰。考评活动为学生“做”科学搭造舞台如果说“科学学习评价表” 、“科学日记”、“科学奖章” 三位一体的学生科学学习形成性评价体系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科学学习过程,那么,如何系统地评估学生在自然科学探究性学习中对科学知识概念的理解力、自行探究科学的能力、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认识力以及对探究的理解,给学生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精神,针对学生发展要求精心设计多样化的考评方式,使考评活动成为一个学生学习的过程,并为展现学生“做”科学和理解科学提供了条件、搭造了舞台。舞台一:课题研究教师按照单元教学内容

8、,拟定几个大的研究课题,供学生选择参考,学生在大课题下可以自行拟定小课题进行相关研究。进行研究时允许并提倡学生自由组合在一起,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实地考察,最终以小论文的形式表现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在课堂里宣读小论文,由师生共同完成对其进行的“甲、乙、丙、丁”的等级评价。由于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了独立研究的机会,所以它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又由于这种考查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加强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巩固了自行获取知识的本领。这种考评方式不仅克服了传统考试的简单枯燥,将评价活动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以及进行新的学习的过程,而且还达到了自然科学课程对学

9、生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舞台二:创新实践教师根据教材教学内容或科技活动内容,挖掘培育学生创新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小发明设计或小发明制作活动,最终给予学生评价。这一方法在操作上注重将课外活动、科技比赛、学生的考查成绩三者联系起来,借以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的热情。舞台三:科学实验考查学生对动物饲养、植物栽培以及各类应该掌握的自然实验操作。在这种考查中,每个学生的角色都可能发生转变,他可能现在是考别人的考官,待会儿可能又接受别人的考查。这种考查方式的好处是:学生在角色转变过程中,会使学习任务完成得更好,留下的印象更深。这种方法既把老师解放出来,使老师有时间更全面的

10、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让学生真正体会了当学习主人的感觉。科学实验除了考查课本的实验内容外,还要求学生注意发现身边的一些科学,并做一些课本以外的科学小实验,用自己做的小实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舞台四:趣味解题考查题目的设计都带有趣味性,但考查的题目在书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这一考查方式学生乐于接受,同时又不失学生对自然科学学习的兴趣。如:一个打足气的球被抛向空中后,为什么又会掉下来?掉下来后,为什么又弹起来?(考查意图:认识地球有引力,压缩空气有弹性)如:实验室有四瓶气体,分别是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气、氮气,由于瓶上的标签脱落了,我们一时无法辨别它们。请你用科学实验方法将他们鉴别出来,并说出其中

11、的科学道理。(考查意图:各类气体的基本性质)如:有人说老鼠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应该想办法把它们彻底消灭。请你站在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考查意图:食物网或食物链的完整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如:操场上有滩积水,影响同学们的课外活动,请你想办法让这滩积水尽快干掉。并说出其中的科学道理。(考查意图:水快速蒸发的几个条件)舞台五:科技制作这一方式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并根据所学知识,制作出一件小作品,它包括自然小制作和科技小制作,这些作品将作为学生动手制作能力评价的依据。五年级保温和散热这一课有个制作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保温盒。为了落实这个制作作业,并客观的评价学生成绩,老师给学生

12、提出要求:凡是自制保温盒里放的食品,到了第四堂课还是热的,那么你不仅在课堂上可以吃掉盒里的食品,而且评价等级为优。如果保温盒里的食品到了第四堂课是温热的,但能说出改进措施,仍然可以在课堂上吃掉盒里的食品,评价等级为良。如果保温盒里的食品只有一点余热,评价等级为及格,这冷食品当然就不能吃了,但同样要求该学生找出不保温的原因,如果找不出原因,评价等级降为不及格。学生靠课堂上学的那一点保温知识在实践中是不够用的,教师鼓励学生向父母学习、向有经验的邻居学习。虽然学生们做的保温盒比较粗糙,但他们都运用了保温的知识,有的同学用各种保温材料将热食品包起来,有的同学将热食品包起来后,还把它藏在贴身的内衣里,有的同学把热食品装在小瓶子里,然后再把小瓶子放在装满开水的大瓶子里,大瓶子再用各种保温材料包起来。本来一项较难落实的制作作业,老师只要动动脑子,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就可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无论是“三位一体”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还是多样化的总结性评价,它们的落实能够为评价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证据和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有利于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同时,由于繁琐的整理、分析带来的大量工作,它们的落实给教师增添了更多的负担,在大班额中实施这一特点愈发明显。另外,这些考评方式中含有大量的主观成分,要达到真实和客观还有一定的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