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0910学年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0148255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0910学年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泉州0910学年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泉州0910学年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泉州0910学年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泉州0910学年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泉州0910学年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0910学年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泉州09/10学年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出卷人: 审卷人: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97分; 书写:3分; 总分:100分)古代诗文阅读补写下列名句8分1、 ,烟光凝而暮山紫。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滕王阁序)2、木欣欣以向荣, 。 ,感吾生之行休。悟已往之不谏,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李密 陈情表)4、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 蜀相)、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2、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5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A寻蒙国恩 寻 不久 B责臣逋慢 慢 怠慢C猥以微贱 猥 低贱 D则刘病日笃 笃 病重6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例句:州司临门,急于星火。A 童子何知 ? B复驾言兮焉求 ?C 遂见用于小邑 。 D问征夫以前路。7、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2A郡县逼迫,催臣上道。B亲故多劝余为长吏。C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3、D至于成立。8、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2A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C谁悲失路之人。 而莫之夭阏者。 D酌贪泉而觉爽。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9、对选段有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A“察、举、拜、除” 等都是古代选拔任用人才的说法,而“迁、谪、黜、任”等则为降免罢官的说法。B作者列举自己宦途经历是为了向朝廷表明自己并非“自命清高”。C朝廷征召级别越来越高,实际上暗示了自己的处境越来越危险。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写出了自己处在“尽忠”还是“尽孝”选择的两难境地,读来催人泪下。10、翻译下面句子2臣欲奉

4、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诗词阅读(共6分)白梅王冕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注 王冕:元代人,幼年家贫,牧牛自学。后屡试不第,即焚所为文。晚年归隐九里山。这首小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哪些主要特征?3 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 文化经典和文学名著阅读(15分)11、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正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孔子在这里论述了为政的哪种思想?为此为政者该做好哪些工作,请谈谈你的

5、看法? 12、关于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A在长期的民间传说和民间创作的基础上,罗贯中创作出三国演义这部流传百世的巨作。这部小说重要历史事件力求与史实相符,在细节小事上又多有虚构。B诸葛亮是智慧和勇气的化身,七擒孟获、三气周瑜、单刀赴会、义释严颜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表现了他惊人的智慧和绝世的才能。C曹操被许劭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后逼汉献帝退位,自称大魏皇帝,他能奋不顾身入相府刺董卓,又有大江之上,横槊赋诗。小说传神细腻地把曹操“奸雄”形象刻画了出来。D 三国演义篇头词“临江仙”气势宏大,引人入胜。篇尾诗“古风”是首概括三国近一个世纪的叙事诗,诗

6、歌最后几句写出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认识。E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叙述语言精炼、明白如话。人物性格较单一,缺少发展变化,情节想象、夸张有时不合情理。13、“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不超过150字) 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树木对我来说,一直是言词最恳切感人的传教士。当它们结成部落和家庭,形成森林和树丛而生活时,我尊敬它们。当它们只身独立时,我更尊敬它们。它们好似孤独者,它们不像由于某种弱点而遁世的隐士,而像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们,如

7、贝多芬和尼采。世界在它们的树梢上喧嚣,它们的根源扎在无垠的大地之中,唯独它们不会在其中消失,而是以它们全部的生命力去追求成为独一无二的自我:实现它们自己的、寓于它们之中的法则,充实它们自己的形象,并表现自己。再没有比一棵美的、粗大的树更神圣、更堪称楷模的了。当一棵树被锯倒并把它的赤裸裸的致死的伤口暴露在阳光下时,你就可以在它的墓碑上、在它的树桩的浅色圆截面上读到它的完整的历史。在年轮和各种畸形的枝干上,忠实地记录了所有的争斗,所有的苦痛,所有的疾病,所有的幸福与繁荣,记录了瘦削的年头,茂盛的岁月,经受过的打击,被挺过去的风暴。每一个农家少年都知道,最坚硬、最贵重的木材年轮最密,在高山上,在不断

8、遭遇险情的条件下,会生长出最坚不可摧、最粗壮有力、最堪称楷模的树干。 树木是圣物。谁能同它们交谈,谁能倾听它们的语言,谁就能获悉真理。它们不宣讲学说,它们不注意细枝末节,只宣讲生命的原始法则。 一棵树说:在我身上隐藏着一个核心,一个火花,一个念头,我是来自永恒生命的生命。永恒的母亲只生我一次,这是一次性的尝试,我的形态和我的肌肤上的脉络是一次性的,我的树梢上叶子的最微小的动静,我的树干上,最微小的疤痕,都是一次性的。我的职责是,赋予永恒以显著的一次性的形态,并从这形态中显示永恒。 一棵树说:我的力量是信任。我对我的父亲们一无所知,我对每年从我身上产生的成千上万的孩子们也一无所知。我一生除了为这

9、传种的秘密以外,再无别的操心事。我相信上帝在我心中。我相信我的使命是神圣的。出于这种信任我活着。 当我们不幸的时候,不能再好生忍受这生活的时候,一棵树会同我们说:平静!平静!瞧着我!生活不容易,生活不艰苦,这是孩子的想法。让你心中的上帝说话,它们就会缄默。你害怕,因为你走的路引你离开了母亲和家乡。但是,每一步、每一日,都引你重新向母亲走去。家乡不是在这里或者那里。家乡在你心中,或者说,无处是家乡。当我倾听树木在晚风中沙沙作响的时候,对流浪的眷念撕着我的心。你如果静静地、久久地倾听,对流浪的眷念也会显示出它的核心和含义,它不是从表面上看去那样,是一种要逃离痛苦的愿望。它是对家乡的思念,对母亲、对

10、新的生活的思念。它领你回家。每条道路都是回家的路,每一步都是诞生,每一步都是死亡,每一座坟墓都是母亲。注本文选自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士著名作家赫尔曼黑塞的散文。14、第段说“当它们只身独立时,我更尊敬它们”,理由是: 。(2分)15、第段提到树木“只宣讲生命的原始法则”,联系下文看,这法则包括:、。(3分) 16、第段“对流浪的眷念也会显示出它的核心和含义”一句中的“核心和含义”指的是。(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17、对本文的鉴赏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是咏物言志之作,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B、本文紧扣树木展开描写,由树及人,树木的描写和人物的感情融为一体。C、文章先总后分,

11、线索分明,条理清晰。D、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层层递进,结构严谨。语言运用(7分)18、把下面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序号)3 读书,是智慧的行为。 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暾甫上。 在起起伏伏中,或感悟人生至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 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正确的排序: 19、仔细阅读下面漫画,完成后面题目。绊脚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漫画的寓意,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4 五、作文 40分请以“唤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

12、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参考答案补写下列名句8分(每空1分)1、潦水尽而寒潭清,落霞与孤鹜齐飞 ,2、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 , 知来者之可追 。3、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茕茕孑立 4、 三顾频烦天下计 ,、文言文阅读12分(每题2分)5 C , 6 D , 7 A ,8 D ,9 A (5、C项“猥”:谦虚的说法,相当于“鄙”。6 、AB项都是宾语前置。C项是被动。D项和例句是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8、D项“而”表转折可译为“却”。9、A项“任”不一定表示降免罢官)10、 我想奉命急速上路,但(祖母)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加重;想暂时迁就自己的私情(侍奉祖母),申诉(苦衷)又不被(朝廷)允许。(“奔驰”“日”“告诉”及被动句翻译较正确得1分,省略部分补充较完整并且语句翻译顺畅1分。). 梅花(1分)。 耐寒、清高、报春。(对两个即可得2分,意思对即可。) 对比(对照)、托物言志;(2分)。表达作者坚持理想,不同流合污,愿留清气满人间的高格远志。(意思对即可得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