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积累(人教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014212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积累(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积累(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积累(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积累(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积累(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积累(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积累(人教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积累(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积累(人教版) 第二单元6、我的老师 1、注音:榆y钱黑痣zh模仿fng褪tu色卜b问磕头纠纷jifn当dng屋蔡芸芝zh劝慰wi魏巍wi焚fn香模糊hu时辰chn 2、听写词语:狡猾察觉存心模仿纯真榆钱海鸥占据牵挂援助权威纠纷慈爱依恋珍宝时辰迷迷糊糊模模糊糊 3、解释下列词语:(l)温柔: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2)心清如水: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3)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4)纠纷:争执的事情。(5)热恋:本课是亲热难舍的意思。(6)莫大:没有比这个再大。(7)模模糊糊:非常不分明不清楚

2、。(8)迷迷糊糊:(神智或眼睛)非常模糊不清。(9)狡猾:诡计多端,不可信任。引申义:也做聪明讲,聪明是褒义词 4、背:我的老师的作者是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地球的红飘带等。 5、背:本文并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七件事:蔡老师假装发怒;老师教我们跳舞;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老师教我们读诗;我们看老师写字;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我梦里寻师。其中,前五件事略写,后两件事详写。因为前五件事写蔡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教育、爱护和影响,是从“面”上写,而后两件事则是“我”印象最深的,刻骨铭心的,也最能表现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依恋

3、之情,是从“点”上写。所以详写。这样详略安排,既能使文章结构疏密有间,又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6、背:“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 答:一般的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7、背诵下列句子: 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

4、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第二单元7再塑生命的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搓捻(nin)繁衍(yn)迁徙(x)觅食(i)惭愧(cn)譬如(p) 栖息(q)小憩(q)遨游(o)花团锦簇(c)冥思遐想(xi) 2、解释下列词语。 捡起截然抚弄绽开唯恐争执激荡疲惫不堪不求甚解混为一谈恍然大悟企盼油然而生 企盼:盼望。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迁徙:迁移。期期艾艾:

5、形容口吃。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3、常识:(1)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2)安妮莎莉文是再塑生命的人,是她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第二单元8我的早年生活 1、字词: 愚笨bn冷漠偏爱惨境仁慈遗憾尴尬gng辉煌辛辣讽刺谋生开拓倾向荣耀停滞zh生涯威慑wish聪慧萤火虫毫无例外宽宏大量独具慧眼蛛丝马迹一字不漏滚瓜烂熟整装待发停滞不前着实zhush 尴尬gng

6、: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2、常识:丘吉尔(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不需要的战争),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等。 3、中心:本文通过对丘吉尔早年在哈罗公学和军事院校生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的回忆,反映了丘吉尔在少年时代就对自己的个性与兴趣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够坚持学习,确立了自己的理想。表现了作者的自信、乐观、坦然和伟大的气魄。 第二单元9王几何 1.音形识记 须臾y眉梢isho屏bng息承蒙惊讶徒手幽雅优雅幽默呆板教条离谱叛逆 绰

7、chu号嘈co杂弥勒佛丑陋轮番喉咙舒畅铭记方头大耳王玉琳聋哑 2.多音字 哄哄闹(hng)哄骗(hng)起哄(hng) 3.形近字 梢(sho)眉梢嘈(co)嘈杂绰(chu)绰号 稍(sho)稍微漕(co)漕运绰(chu)绰约 捎(sho)捎带槽(co)槽牙踔(chu)踔厉 4.解释下面词语: 1.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2.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3.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4.忘乎其形: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 5.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6.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

8、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7.呆板:死板;不灵活;不活泼。 8.须臾:一会儿,片刻。 【资料链接】 1.走进作者: 马及时,四川都江堰人。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诗集泥土与爱情和小精灵拼音童话故事丛书(4册),诗集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等、歌词茶山谣等。 2.文题背景文体解说: 标题“王几何”不仅表明了本文的写作对象,同时以绰号为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二单元10论语十二章 1、常识:论语是一部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和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合称为“四书”。 (语录门人再传弟子中庸孟子大学) 孔子,名_,字_,_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_,政

9、治上主张_,鼓励人们_,即“出来做事”。开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人,身通六艺者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丘仲尼儒仁礼治入仕私人三千七十二) 第一章 子曰:“学(学习)而(表顺承)时(按时(名词作状语)习(复习)之,不亦(也是)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愠(生气)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课文探究第1句讲

10、: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 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 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时习:时常地复习。(3)说:通假字,音yua,愉快. (4)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5)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 (6)愠:生气,发怒。(7)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将学习乐趣。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不断温习,(知识)方能牢固,学习之乐;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第二章: 背原文曾子曰:“吾(w)日三省(x

11、ng)吾(w)身:为(w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chun)不习乎?”(学而) 背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曾子曰:“吾(我)日(每天,名词作状语)三(多次)省(反省)吾身:为(替)人谋(出主意)而(表转折)不忠乎?与朋友交而(表转折)不信(诚信)乎?传(传授的知识,名词做状语)不习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课文探究本章强调治学的

12、人重视品德修养。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ng):多次反省。三,泛指多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为:替。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4)信:真诚、诚实(5)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二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由此可见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思德修养。 第三章 背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13、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表顺承)志于学,三十而立(独立),四十而(表顺承)不惑(迷惑),五十而(表顺承)知天命(自然规律),六十而(顺承)耳顺,七十而(表顺承)从心所欲,不逾(超过)矩(规范)。”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课文探究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2、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3、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4、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重点字词: (1)吾十有五:yu“有”通“又”。(2)三十而立:立,独立做事情。(3)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4)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5)六十而耳顺:耳顺,能听进不同的意见。(6)不逾矩:逾,越过,超过。矩,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