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0079163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案例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作者:耿玉盛 录入: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09日 点击数: 604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中,加入了许多探究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科学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进而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通过一轮新课程实施的教学实践,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探究性教学课堂实施步骤与策略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物理探究性

2、教学的模式为: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猜想探究(实验、理论)验证(经过反复)得出结论。下面以机械能守恒定律课堂教学为例展开分析。第一步 目标导入,创设问题情景:教师直接点明主题:前面我们学习了动能和势能,知道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中,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然后教师演示一个小实验:让小钢球拉到某一位置,然后静止释放。问题一: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和思考:看到小钢球在来回摆动,几乎能摆到原来的位置,说明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教师: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机械能。分析: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

3、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人口。教师简短的导人是为学生自学探究作铺垫,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人自学探究阶段。第二步 学生猜想 自学讨论问题二:在小钢球摆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可能会怎样变化?【学生猜想】学生1:变小学生2:不变分析:该步骤本步可分为学生猜想和自学讨论两部分。对学生的猜想,教师不必过早解释,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自学猜想使学生明确自学的内容、方法、要求。自学讨论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它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生在自学讨论中,能把思、疑、问、学连结在一起,就会给实验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

4、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第三步 解疑导拨合作探究【实验探究一】1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并思考:根据什么判断小钢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变化?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学生设计实验。2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交流实验操作完成后,教师引导各小组的学生分别交流自己小组的实验设想,实验操作的过程,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如学生小组1: 1演示实验过程2看到小钢球来回摆动并且几乎能摆到原来的位置3小钢球摆动过程机械能守恒。学生小组2: 1演示实验过程2看到小钢球来回摆动最初几乎能摆到原来的位置,由于空气阻力,摆动高度越来越小。3如果不计摩擦,小钢球摆动

5、过程机械能守恒。Ek1,Ep1Ek2,Ep2GTAB教师给予适时的鼓励和肯定:大家做的都很好,想到了借助参考平面来判断机械能是否变化。有的用直尺,有的用书,有的用手,看小钢球是否能摆回到原来的位置或另一边的等高处。如果能,则机械能不变;如果不能,机械能减小。方法都很巧妙,说明大家很聪明,认真思考了。【理论探究】问题三:小钢球在摆动过程中,取任意两个位置A、B。在位置A,动能Ek1,重力势能Ep1 ,总机械能E1=Ek1+Ep1 ;在位置B,动能Ek2,重力势能Ep2。总机械能是E2=Ek2+Ep2。如何探究小钢球在A与B两位置机械能相等?在学生呈现答案答案后,教师做出分析。【实验探究二】问题四

6、: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和理论探究,得到结论:小钢球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如果将小钢球换成乒乓球,机械能是否守恒?fvGTvGT乒乓球机械能不守恒G做功,T不做功,f做功,产生内能。 小钢球机械能守恒G做功,T不做功。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后交流总结:现象:乒乓球摆不到原来的位置。结论:乒乓球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小钢球机械能守恒,而乒乓球机械能不守恒?所以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情况下机械能都守恒。 通过老师和学生比较、归纳:只有重力做功,只发生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实验探究三】教师:以上我们都是探究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我们知道势能除重力

7、势能外还有弹性势能。那么,在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又遵循什么样的规律?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仪器,设计实验。仪器简介:一个气垫导轨(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上面有一个小滑块;通过一根弹簧将气垫导轨相连与小滑块相连。学生设计实验:压缩(或拉伸)弹簧,让小滑块在气垫导轨上来回滑动。(在初位置作记号)师生交流总结:只有弹力做功,只发生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GN分析:这一步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或对与知识紧密联系的实际问题的探索,既是对知识探究的巩固,又是对知识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学生实验探究是巩固和扩大知识,同时也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实验探究是开发学

8、生创新思维的有利时机,方法形式一定要灵活多样,只要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和发展能力,怎么有利就怎么做。第四步研讨、归纳、矫正 巩固训练【课件模拟】让小钢球从光滑斜面上下滑。学生分析:小钢球下滑过程中,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其中,只有重力做功,只发生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机械能守恒。多媒体展示在下滑过程中任意取两个位置:EK1,EP1, E1;EK1,EP1,E2=1567.999J。从定量的角度加深学生对机械能守恒的认识。最后阶段师生共同总结:机械能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echanical energy)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

9、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表达式:E1 = E2 Ek1+Ep1 = Ek2+Ep2分析:这一阶段既要归纳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根据教学目标得出科学结论,对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矫正,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是影响探究性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的一步,其作用一方面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该理解的,讲清一个为什么,该掌握的则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学会运用,并且知道在运用中应避免出现哪些错误。这一步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

10、、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二、探究性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或提出问题的能力,包括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发现问题的能力,用科学的语言恰当的表达确定问题的能力,筛选、提炼值得探究的问题的能力。2有利于培养学生资料收集的能力,包括观察的能力、记录的能力、文献检索的能力、网上查询的能力等。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推理能力,包括寻求合理证据的能力,辨别事物异同的能力,识别给定材料的逻辑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能力,对给定材料的有效性、可靠性、相关性进行鉴别的能力,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概括的能力,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的能力,对各种备选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

11、估的能力,对实验或调查研究所获数据资料进行解释的能力,正确运用逻辑原理进行推理和预测的能力等,特别是要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超越简单的、静态的、线性的、平面的思维方式,发展立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多元的思维方式。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包括怎样使用仪器,怎样保护仪器;包括制作、测量、演示、实验的能力。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要能有效地表达和交流探究结果。传达和交流探究成果的方式不仅仅限于撰写实验报告、小论文,还可以通过讨论,口头汇报、回答提问、解释说明等方式进行。6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包括能对整个课题研究小组的工作进展起建设性的推动作用的能力,能调解小组内的冲突与纷争的能力,能与小组内不同背景的个体友好相处的能力,能进行有效的人际交流的能力,展示出组织或领导能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