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技术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0078312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技术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技术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技术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技术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技术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技术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技术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 单选题1. 在特殊情况下,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经批准可延长,但不超过( C )日。A. 40B. 50C. 602.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 B )处理。A. 上级机关B. 司法机关C. 地方政府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 A )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A. 事故发生单位B. 事故责任人员C. 事故处理人员4.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 A )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A. 特别重大事故B. 重大事故C.

2、 较大事故处5. 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 C )。A. 将高危作业统统关掉B. 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C. 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二. 多选题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要求事故调查组应由有关政府、(ABCD)组成。A. 安监部门B. 监察机关C. 公安机关D. 工会2.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事故在以下(ABCD)方面进行规定。A. 事故报告责任B. 事故报告的程序和时限C. 事故报告内容D. 事故受理值班制度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的行为有(ABCD)。A. 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B. 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3、C. 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D. 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三. 判断题1. 某企业发生事故,死亡32人,重伤7人,该事故按级别划分为重大事故。 ( )2.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发生事故后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可处上一年年收入的90%的罚款。 ( )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关于组织事故调查的责任是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 )4.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 )四. 简答题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事故的

4、报告是如何规定的?答:(一)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二)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三)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2. 事故现场勘查的“4P”是什么?答:事故现场勘查的“4P”技术是指人(People)、部件(Part)、位置(Position)和文件(Paper)。(1)人。以事故的当事人和目击者为主,但也应考虑维修、医疗、基层管理、技术人员、朋友、亲属或任何能够为事故调查工作提供

5、帮助的人员。(2)部件。指失效的机器设备、通讯系统、不适用的保障设备、燃料和润滑剂、现场各类碎片等。(3)位置。指事故发生时的位置、天气、道路、操作位置、运行方向、残骸位置等。(4)文件。指有关记录、公告、指令、磁带、图纸、计划、报告等。五. 案例分析题案例一:199年月日l4时l5分,某制药厂一分厂干燥器内烘干的过氧化苯甲酰发生化学分解强力爆炸,造成死亡4人,重伤1人,轻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l5万元。该厂的最终产品是面粉改良剂,过氧化苯甲酰是主要配人药品。这种药品属化学危险物品,遇过热、摩擦、撞击等会引起爆炸。为避免外购运输中发生危险,故自己生产。事故当日8时,工艺车间干燥器烘干第五批过氧化

6、苯甲酰105kg。按工艺要求,需干燥8h,至下午停机。由化验室取样化验分析,因含量不合格,需再次干燥。次日9时,将干燥不合格的过氧化苯甲酰装进干燥器。恰遇5日停电,一天没开机。6日上午8时,当班干燥工马某对干燥器进行检查后,由干燥工苗某和化验员胡某二人去锅炉房通知锅炉工杨某送热汽,叉到制冷房通知王某开真空,后胡、苗二人又回到干燥房。9时左右,张某喊胡某去化验。下午2时停抽真空。在停抽真空后15min左右,干燥器内的干燥物过氧化苯甲酰发生化学爆炸,共炸毁车间上下两层5间、粉碎机l台、干燥器1台,干燥器内蒸汽排管在屋内向南移动约3m,外壳撞倒北墙飞出8.5m左右,楼房倒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原

7、因分析如下:(1)第一分蒸汽阀门役有关,第二分燕汽阀门差一圈没关严,显示第二分蒸汽阀门进汽量的压力表是0.lMPa。据此判断干燥工马某、苗某没有按照干燥器安全操作法要求“在停机抽真空之前,应提前一个小时关闭蒸汽”的规定执行。在没有关严两道蒸汽阀门的情况下,下午2点通知停抽真空,造成停抽后干燥内温度急剧上升,致使干燥物过氧化苯甲酰因遇过热引起剧烈分解发生爆炸。(2)该厂在试生产前,对其工艺设计、生产设备、操作规程等末按化学危险物品规定报经安全管理部门鉴定验收。(距该厂用的干燥器是仿照某制药厂的干燥器自制的,该干燥器适用于于燥一般物品,但干燥化学危险物品过氧化苯甲酰就不一定适用。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

8、列问题。1. 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间接原因是什么?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干燥工马某、苗某没有按照干燥器安全操作法要求“在停机抽真空之前,应提前一个小时关闭蒸汽”的规定执行。这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发生的事故;该厂用的干燥器可能不适用干燥化学危险物品过氧化苯甲酰。这是物存在不安全状态。导致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是:该厂在试生产前,对其工艺设计、生产设备、操作规程等未按化学危险物品规定报经安全管理部门鉴定验收;对职工的安全技能、安全知识的培训不够;其他的一些管理原因。2. 这起事故的责任应如何认定?这起事故干燥工马某、苗某应负直接责任;厂领导班子应负领导责任;干燥器的设计人员应负技术责任。

9、3. 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主要有哪些?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主要有:(1)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实行机械化、自动化生产;(2)设置安全装置,并保证准确有效;(3)定期进行机械强度试验;(4)保证电气安全,检查供电线路完好,无超负荷运行;(5)定期维护、检修机器设备,有维护、保养和检修计划;(6)保持机器设备布置和工作地点的整洁,不乱堆放杂物;(7)配备安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案例二:某工艺制品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烧死84人,伤40多人。事故经过情况是:该工艺制品厂厂房是一栋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一楼是裁床车间兼仓库,库房用木板和铁栅栏间隔成,库内堆放海绵等可燃物高达二米,通过库房顶部并

10、伸出库房,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套管绝缘,总电闸的保险丝改用两根钢丝代替。二楼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厕所改作厨房,放有两瓶液化气。三楼是车衣车间。该厂实行封闭式管理,两个楼梯中东边一个用铁栅栏隔开,与厂房不相通,西边的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楼下四个大门有两个被封死,一个被铁栅栏隔在车间之外,职工上下班只能从西南方向的大门出入,并要通过一条用铁栅栏围成的只有0.8米宽的狭窄通道打卡,全部窗户安装了铁栅栏加铁丝网。起火原因是电线短路引燃仓库的可燃物所致。起火初期,火势不大,部分职工试图拧开消防栓和使用灭火器扑救,但因不懂操作未能见效。在一楼东南角敞开式的货物提升机的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

11、至二楼、三楼。一楼的职工全部逃出,正在二楼办公的厂长不组织工人疏散,自己打开窗爬绳逃命。二、三楼300名职工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慌乱下楼,由于对着楼梯口的西北门被封住,职工下到楼梯口要拐弯通过打卡通道才能从西南门逃出,路窄人多,互相拥挤,浓烟烈火,视野不清,许多职工被毒气熏倒在楼梯口附近,因而造成重大伤亡。1根据事故伤亡程度,应该由哪一级进行调查?该事故造成84人死亡,属于特别重大事故,根据我国的事故调查规定,应该由国家组织调查,即由国务院组织、相关部门参加的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2试分析事故的基本原因?从事故发生的经过可以看出,该工艺制品厂电工未经专门培训,并经考核取得操作资格证即上岗作业,违章

12、安装电器设备,电源开关没有使用符合规格的保险丝,电线没有绝缘套管,并在电源线下堆放大量可燃物,致使电线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熔珠喷溅到下方的货堆上,引燃可燃物,导致事故。从中可以看出该厂雇用无证电工,电线电器安装不符合要求,是引发事故的导火索。3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从本案中可以看出,特种作业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潜在的危险性很大,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给作业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而且也容易给其他从业人员以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因此,通过这起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采取如下防范措施:(1)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审查单位各类特种作业人员,坚持持证上岗;(2)根据安全生产法第

13、23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职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3)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如果有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有关规定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案例三:事故概况及经过1990年2月16日16时20分,大连机械厂计量处,四楼会议室屋盖突然塌落,造成42人死亡、46人重伤,13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事故发生后,由国家劳动部、机电部,辽宁省劳动局、总工会、检察院、计委、建委、机械委,以及大连市有关单位组成的大连市政府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了调查分析,认定这是一起因严重违反设计规范、施工中管理混乱而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大连机械厂

14、计量处办公楼是1939年设计,1960年建成。1987年该厂在原建的计量办公楼三层楼上接层,扩建成四层。会议室位于接层部分的东部,长21.85米,宽14.9米,面积为325.6平方米,整体建筑为混合结构,现浇圈梁,轻型屋架,钢筋混凝土空心预制板屋面,室内水泥地面。屋顶为轻型钢屋架,两端采用平板支座与墙体连接,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屋面板上设炉渣保温层、水泥砂浆找平层和三粘四油防水层。1987年1月,大连机械厂将接层工程列入计划,并将接层工程的设计任务交本厂基建处设计室,由设计室主任娄负责,娄自己承担了该工程建筑及结构设计,建设任务交基建处工程科科长黄为工程负责人,科测量员阎为工地甲方代表。施

15、工单位是大连市一建七工区,由工长王负责。该工程从1987年2月中旬动工,5月25日竣工,7月14日投入使用。1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起重大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施工单位没有完全按图纸施工,改设了屋面干铺炉渣保温层,违反国家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范;加厚了水泥砂浆找平层,增加了屋面荷重,加速了钢屋架的破坏。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建设单位管理混乱,建设单位在开工前没有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理建设计划、规划审批、施工执照,原建筑物接层技术鉴定报告等审批手续;没有到市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注册登记,指派的工地代表对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不力,工程竣工后未组织全面验收就交付使用。2谈谈你对这起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1)设计室主任娄,一建工长王,基建处处长刘,对这起事故分别负有直接责任和直接领导责任,均已构成犯罪,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基建处测量员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