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学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007188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孤独之旅》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孤独之旅》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孤独之旅》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孤独之旅》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孤独之旅》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孤独之旅》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孤独之旅》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孤独之旅学案班级: 互助对姓名: 日期:10月28日 编号 020 对手对评价 自学使能力提升 展示让神采飞扬 学习方法:阅读课文,翻查各种参考资料,互助对互助学习或小组学习。学习目标:扫清课文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评价:采用对手互评或教师点评。预学案(独学或互助对学习)【语言基础练习】1、请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轩敞( ) 嬉闹( )凹地( )雍容华贵( ) 掺杂( ) 胆怯( ) 撅断( ) 给予( )觅食( ) 撩逗( )2、请你在下列句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副词(填序号即可)。备选的副词:A.“忽然” B.“居然” C.“茫然” D.“突然” E.“显然”但它

2、竟然在一天早上, 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 地对前方感到 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 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父亲 也是有所慌张的。3、请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厚实:_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歇斯底里:_4、下列的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这里的兔子,毛色与芦苇相似,虽然它就在你眼前蹲着,但是你也未必能一眼发现它B.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突然能把水面照亮,使杜小康能看

3、见一只水鸟正浮在水面上。C.鸭子在这里长得飞快,很快就有了鸭子的样子。D.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5、请你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列短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孤独之旅”所蕴涵的含义是什么?_ 你怎样理解“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一句的含义?_可谈“孤独”对人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也可谈对名人某句关于“孤独”的名言的理解。6、对“孤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有人认为:孤独是痛苦的深渊;有人则认为:孤独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我们看看名人是怎样理解“孤独”的?请将你收集到的有关“孤独”的名人名言,选择两三则抄在下面的横

4、线上,然后谈谈你对“孤独”的作用的理解。_导学案(小组合作探究)【课内精读品析】阅读课文孤独之旅(节选),完成79题。孤独之旅(节选)曹文轩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因为,他看到,鸭子被分成了无数股,一

5、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7、第段中四个加点的“黑”字,哪些是实指,哪些是虚指?作者这样肆意渲染,有什么作用?_8、第段中加横线的句子表现了杜小康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_9、父亲“几乎晕倒在地上”杜小康却“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若你是杜小

6、康,你 这时是否会想到救父亲,或躲避暴风雨?怎样理解杜小康的举动?_【拓展阅读赏析】 阅读一杯牛奶,完成第1014题。一杯牛奶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这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累又渴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他决定向一户人家讨一口饭吃。可是,当一位天使似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不好意思张口要饭吃,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姑娘看出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男孩饥不择食地喝完牛奶,嗫嚅地说:“我应该付你多少钱?”姑娘仍旧微笑着对他说:“您不用付钱。妈妈经常教导我们要施以爱心,不图回报。”泪水涌上男孩的眼眶,他轻轻地说:“那么,就请您接

7、受我由衷的感谢吧!”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如今,他仿佛看见上帝在朝他点头微笑,他觉得浑身有劲,男子汉的豪气又迸发出来了。若干年之后,有一位来自小城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会诊治疗。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当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住址时,他马上直奔病房,来到病床前,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病人就是当年送过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天使。他回到办公室,决心竭尽所能,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康复。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账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自己的名字。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该支付

8、多少医药费。可是,当账单送到她的手上时,她又不敢看,因为她确信:这笔费用将会花去她所有的积蓄。或许,还不够。最后,她还是鼓起了勇气,颤抖着翻开了这一沓厚厚的账单。末尾的签字锁定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10、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尽管它显得有些巧合。人们之所以传诵这个故事,是因为它颂扬了_的高尚品德。11、“满满一大杯牛奶”产生不了多少热量,可它可以让男孩“觉得浑身有劲”,打消了退学的念头,直至走向成功,你觉得其中原因是什么?_12、对故事里的医生(男孩)和姑娘,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_13、这个故事不长,但处处都有照应。你能找出运用了照应写法的

9、地方来吗?请你至少举出两处,并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照应之一,如:_照应之二,如:_这样写的好处是:_14、我国传统美德也很重视感恩报德,你能举出一个有关的成语(或谚语、格言、诗句、故事等)来吗?_【实践探究体验】15、读完了这篇写少年成长的课文后,你有哪些感悟?生2答:小说启迪我们:_。生3答:人由幼稚到成熟,这是生命中的一种渴望与追求。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使人成熟、奋进。生1答:课文告诉我们:_。16、杜小康的成长经历给了我们诸多方面的人生启示,请任选角度,说说你从杜小康的成长经历中读出了什么。甲抢先说:小说描述了杜小康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由恐慌、孤独走向坚强的经过,体现了人的力量: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