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山中学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070888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姜山中学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之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姜山中学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之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姜山中学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之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姜山中学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之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姜山中学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之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姜山中学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姜山中学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之(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让你我更优秀 让团队更完美 2012年姜山中学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之姜山中学贵州生活体验活动课程 体验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体验过别人所不曾体验过的生活。很多人之所以被别人认为有能力,就在于他经历过别人不曾经历过的内容。希望之旅,既是一次享受生活、拓展视野的开心之旅,也是全面提升素质的体验之旅。通过活动让我们的学生体验家境贫寒同伴的学习、生活,感受异域文化、欣赏差异,真正懂得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学会做人。希望之旅,是一次集思想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道德实践于一体的活动。一、夏令营工作委员会 营 长:俞海后 成 员:德育处、王 煜、王薇及部分高一年段的老师二、活动参加对象:全

2、校师生均可报名参加。三、活动形式和内容1、活动形式。采取自愿参与方式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学生根据家庭条件,自愿报名参加“希望之旅”夏令营。学校根据报名实际情况,择优录取。活动启动和结束时有开营仪式和闭营仪式,闭营式上,将由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并对活动优胜者和先进小组进行表彰。整个活动过程,相关媒体进行跟踪报道。2、活动内容。第一,发动学生捐款,由参加“希望之旅”夏令营的学生将这些款项直接交给受助的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下司民族中学学生。第二,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夏令营启动仪式。第三,选中人员组成一个团队(分小组,落实负责老师),于7月5日出发至贵州黔东南州麻江县下司镇体验生活。第四,在贵

3、州开展一系列活动:参加助学仪式,走访家庭、学校,体验山区生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开展社会调查。第五,领略贵州的大好河山。浏览旅游胜地千户苗寨、黄果树瀑布、天星桥景区。第六,闭营式。四、活动安排1、宣传发动。时间:2012年6月中旬。(1)发告家长书。夏令营活动启动。(2)学生报名,学校择优推选。(6月下旬确定具体名单)(3)与贵州麻江县下司民族中学联系,落实受助学生。要求结对学生品学兼优,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受助学生填写“受助学生登记表”。(4)与媒体联系,进行跟踪报道和接受有关单位及社会团体的赞助。2、举行夏令营开营启动仪式。时间:2012年7月5日上午。(1)学校领导讲话。(2)学生代

4、表讲话。(3)宣布参加夏令营学生名单。(4)举行授旗仪式。3、赴贵州黔东南麻江县捐资助学。时间:2012年7月5日至7月12日。7月5日学校出发,乘火车于7月6日中午到凯里,转车到麻江县下司镇。(1)结对仪式。时间: 7月6日地点:贵州省麻江县下司民族中学。参加人员: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中学“希望之旅”夏令营所有人员。贵州省麻江县下司民族中学部分教师和学生。(2)参观同伴的学校。时间: 7月6日下午捐助仪式后。地点:贵州省麻江县下司民族中学。可以了解结对学生就读学校。麻江县下司民族中学领导介绍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学校的特色,学校学生的精神风貌。让学生了解他们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来的高尚的思想品

5、德。 (3)我在朋友家。时间: 7月6日捐助仪式后至第四天7月9日上午9点。地点:贵州省麻江县下司民族中学结对学生家。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中学“希望之旅”夏令营学生带赠品(主要是学习用品)去结对学生的家里,与结对学生一起生活四天三夜。包括吃饭、住宿、劳动。从中了解结对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开展我的调查活动我的调查:可以了解结对学生的家或者一个村子的情况,可以同当地村领导交流。第一,向结对学生了解家庭的居住环境、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来源等情况;第二,了解当地村里的一些基本情况:村里居住的人员,经济发展、社会变化、风俗习惯等。采用照相纪录或文本记录的方式进行。4、观光活动。时间: 7月9日,

6、游览西江千户苗寨7月9日,入住贵阳7月10日,赴黄果树瀑布及天星桥景区7月10日,晚11点从贵阳上火车返回7月12日,凌晨4点到达宁波5、举行夏令营闭营仪式。时间:2012年9月中旬。地点:姜山中学报告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假期当中在夏令营中的所见所闻记录整理归档,开学后团委、学生会组织人员进行评选表彰,作为活动成果向全校学生公布。选择部分学生进行大会汇报。闭营仪式。2012年姜山中学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之姜山中学暑期军训实弹射击活动课程实弹射击的目的不仅是要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学习军事技能与军训理论,也能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提高学生的胆量,给学生一份宝贵的人生体验。一、课程背景:姜山中学生学

7、生实弹射击训练课程由学校德育处进行设计,在东海舰队通信总站一大队的全力支持下共同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活动内容,在尊重学生天性的前提下,以“历练、提高”为主题,通过“国防讲座”“实弹射击”“团队总结”三个方面相结合,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国防知识、锻炼品格、丰富阅历,使学生们能够在实弹射击之后有深入的感触! 二、课程目标:1、进一步深化学生在特殊环境下服从命令的重要性;2、增加学生的军事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3、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4、提高学生的胆量、意志。三、课程内容:1、国防知识讲座: 内容:关于枪支的历史常识;实弹射击中的击发要领;实弹射击中的安全注意事项。2、射击训练课目:

8、a、参加人员:每班优秀军训学员4名,部分班主任老师及姜山中学德育处部分老师。计80人。b、活动时间:军训中的第五天c、活动地点:东海舰队余姚电子对抗团实弹射击场地。d、每位学生射击数量为10发。e、按照射击环数,确定成绩,给予表彰。f、每位学生给予若干数量的弹壳作为奖励。3、射击训练注意事项a、严格遵守实弹射击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b、在没有接到指挥员下达的进入射击预备地线命令前,不得擅自进入。c、进入射击预备地线后,要按口令统一验枪,领取子弹,按照要求装入弹匣。d、听到进入射击地线的口令后,按规定进入射击位置,然后再按口令装弹。e、装弹后,应按规定关上保险,等候指挥员下达射击命令,再打开

9、保险进行射击。f、射击过程中,如发现意外情况,要立即中止射击并将武器关上保险放置在射击位置后,及时向指挥员报告。g、射击中,要尽量使用手中的武器,不应借用他人武器;要认真、细心,不能敷衍了事;射击完成后,要向指挥员报告射击完毕,听到起立的口令后再起来。h、使用武器前和武器使用完毕后,都要验枪。i、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管武器中是否有弹药),都严禁枪口对人,或者用武器开玩笑,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四、课程安排:姜山中学学生实弹射击活动课程日程时间课程安排半天课程13:00集合出发13:4014:30临时团队组建及国防知识讲座14:4016:20实弹射击16:2016:40大总结16:4017:3

10、0返程2012年姜山中学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之姜山中学军事拉练课程 时代逼着我们要应付激烈的社会竞争,但我们缺少技能。我们需要的这些技能在军队中很多,只是没有很好的被开发出来。所以,向军队学习是我们学校教育的另一个方向。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军事知识,更是一种品质。一种品质,千金难求!一、课程目的:为了进一步培养全体师生努力拼搏,顽强刻苦的精神;强化服从指挥,严守纪律的团队意识;强化军事化训练带给我们的丰富军训期间的军事生活。二、活动时间:军训第三日晚。三、活动对象:高一年段的全体师生及军训教官。四、活动原则: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五、活动路线:全程4公里学校篮球场集合,出

11、校门左转进入南大东路右转进入天童南路沿天童南路至环镇北路右转至人民南路右转至南大西路校门口六、活动具体分工及职责(一)组织领导总指挥:宋令帮教官 副指挥:俞海后、戴晓勇、徐芸 (二)各组职责及小组成员:1、沿线指挥组:在活动中对学生的拉练进行沿线指挥,根据实际情况下达活动命令。组长:戴晓勇2、班主任布点组:安排十六位班主任老师沿拉练路线在紧要地点进行布点。活动后沿线接回布点教师。组长:徐 芸 3、后勤保障组:保障活动的物资所需,保障教师及教官所需的物品。组长:吴来辉 4、媒体策划组:写作相关报道。组长:王 薇 5、防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的救护并根据受伤情况组织抢救。组长:吴贤平 6、通信联

12、络组:联系当地交警、公安,为活动开道并维持秩序。一旦发生紧急危险情况,立即报警110;组长:陈 雷 六、活动程序1、18:40,全体高一新生进入篮球场观看影片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2、20:35,影片结束。教官下达紧急集合命令,全体高一新生迅速到操场集合。3、20:55,整队完毕。4、20:55,出校门。5、21:30返校,解散。6、就寝时间延迟到22:00七、注意事项1、教官在活动前不得向学生透露活动的情况,做好保密工作,但要求各位学生在晚上必须要穿上便于跑步的鞋子。2、下午军训期间,各位教官适当地引导学生按照学校设计的口号进行训练,学生在外出拉练时必须呼喊口号。3、各位班主任老师两人一组,进

13、行布点,设计8个点。安排四辆车子沿线跟踪。(俞海后、戴晓勇、陈雷、吴贤平)4、有特殊身体情况的同学,由班主任老师负责统计,如确实不能参加拉练的,统一在教室休息,不得回寝室。 参加教师:全体班主任及协助军训活动的教师年段:俞海后德育处:戴晓勇、徐芸、外部人员:派出所民警6人,3辆摩托车。教官:所有教官岗位分工:全程协调:俞海后(浙BX8637)带头:吴爱学、韦胜秀居中1:戴晓勇、王熙琳(拍摄)(浙BX9799)居中2:陈 雷(浙BH561)尾部收容:吴贤平(浙BX886)教官:每位教官为所在排的领队,跑在队伍的第一位置。附地图:2012年姜山中学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之姜山中学学生消防安全训练课程

14、“对我而言,我喜欢描述城市遭受虚拟的劫难,并且运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孩子对待安全的认识,那样会让大家警醒,居安思危,并且关注孩子们的成长”。2012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一、课程背景: 近几年,我国各类灾难事件频发,政府也建立了各级预警机制以应对突发的种种危机。但是,从2011年11月15日上海高楼火灾事故中不难看出,突发性灾难后的直面灾难的知识传播和应急科普的教育尤其应该引起重视,因为它的现实意义尤为明显。正如专家所阐述的那样:一是它的科普效果持久、明显。在危急情况下获得的知识技能让人有强化记忆的效果。惨痛的教训、切身的经历甚至会让该类知识和能力保持终身,因此,每一次灾难过后公众相关的科学素质都会有大幅度提高,应对灾难事件的能力也会有明显增强。二是从国家层面上看,公众应对风险能力的提高会大幅度降低社会成本的付出,可以有效地增强国家抗御风险的能力,从而有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