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暑假作业练习二十一无答案苏教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0068409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安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暑假作业练习二十一无答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海安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暑假作业练习二十一无答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海安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暑假作业练习二十一无答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安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暑假作业练习二十一无答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安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暑假作业练习二十一无答案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作业二十一 1古诗文名句填空。(共4题任选3题作答)(6分)(1)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倾诉了“过尽干帆皆不是, ”的绵绵情意;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了“ ,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报国豪情。(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 ”。(3)汉乐府长歌行告诫我们“少壮不努力, ”;赵翼在论诗中鼓励我们“ ,各领风骚数百年”。(4)我国把端午节定为法定节假日,说明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请写出与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等)有 关的古诗词名句:“ ,。”(写出连续的两句)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12题(4分)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2、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以下不属于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 )(2分)A常年客居他乡 B浊酒难以解忧C国家动荡不安 D自身困苦多病2、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 的画面,后四句触景抒怀,渗透出诗人 的心境。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2分)漫谈桂文化我国是桂花的故乡。桂花在中国分布极广、栽培历史极长,国外栽培的桂花均由中国传入。中国植物志第61卷说明桂花时,引用了唐朝郭橐驼种树书中的记载,注明桂花原产地是在中国的西南部。桂花在中国名花的排行中名列梅、菊、兰、莲、牡丹等等之后,但它却是和人们生活贴得最近的一种植物。当我们刚懂得用味觉去认

3、识世界,桂花蜜、桂花羹、桂花糕就到了口边。懂得听故事以后,父母会在飘散着桂香的庭院里指着明月给我们讲吴刚伐桂、桂树随创随合的神话;父母还会不失时机地给我们讲蟾宫折桂的典故:一次,晋武帝问起当时的名士、官拜雍州刺史的郄诜对自己的评价,郄诜对曰:“臣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从此,人们便开始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比喻特别出众的人才。科举制度形成后,“蟾宫折桂”又成了考中进士的形象说法,而桂花甚至逐渐演变成了科举前三名的代称:丹桂代表状元、金桂代表榜眼、银桂代表探花。当我们会吟咏古诗了,咏桂佳作就一首首地进入了我们的读本。宋代朱熹的“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让

4、我们从观赏角度领略了桂花的姿态与馥郁的芬芳。屈原九歌中的“援北斗兮酌桂浆”,让我们了解到在楚地早期文献中便已提及桂花的食用价值。欧阳修的桂花诗则更富有情趣:“有客赏芳丛,移根自幽谷。为怀山中趣,爱此岩下绿。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更待繁华白,邀君弄芳馥。”对友人赠他所喜爱的桂树,欧阳修不仅以诗答谢,还在诗中发出了改日共赏“芳馥”的邀请。其实,像欧阳修这样热爱桂花的古代名人实在是很多,大文学家柳宗元在居所附近一种就是十余株,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天竺寺得到桂苗后带至苏州城里种植桂花还象征着友好、吉祥和光荣。据说,战国时期燕、韩两国曾为了表示亲善友好,相互馈赠桂花。在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

5、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吕氏春秋中赞叹道:“物之美者,招摇之桂。”意指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招摇山上的桂树。还有“桂冠”,本意是月桂树叶编织的帽子,后来竟成了“光荣称号”的代名词。一些研究桂花的专家据此向北京奥组委推荐:在桂花的故乡举行奥运会,何不用真正的桂枝来编织“桂冠”?16称我国是“桂花的故乡”,原因是 。17第段主要说明了 。本段中加点词语“创”的意思是 。18第段引用朱熹诗句的作用是 ;引用屈原诗句的作用是 。1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桂花和梅、菊、兰、莲、牡丹等都是中国名花。B科举前三名的代称和蟾宫折桂的典故有关。C燕、韩两国用桂花表示亲善友好之情。 D中国古

6、代的文化名人都非常喜爱种植桂花。20你对文末提到的专家的建议(画线部分)有什么看法?请简述理由。扁鹊投石注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武王示之病 ( )(2)君与知之者谋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将使耳不聪,目不明。14“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15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