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149895889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0067003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149895889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149895889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149895889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149895889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149895889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14989588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149895889(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艺术管理104班 周云 5202110077浅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1世纪的经济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智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潜能充分利用的竞争。任何一个企业欲赢得持续性竞争的优势,都必须抢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制高点,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争夺战中争取主动地位。可以说,人才资源管理已成为21世纪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现代企业要素管理的第一管理。对人力资源的争夺,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今各类企业及社会组织时刻关注的重心。与此同时,我国正在从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的由国家统一调配的人和管理体制正在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管理体制转变。人才可以自由流动,企业和个人有

2、了双向选择的时机。企业从被动地接受国家配置人才转变为真正自由用人单位。个人从被动地服从国家分配转变为可根据自由意愿自由择业的劳动者。在相对于从前宽松得多的人才流动制度下,企业如何实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一、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本是关键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关键的一环。所谓配置,最简单地说,就是将适宜的人放到适宜的岗位上。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其对于企业的开展却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从性格、气质、兴趣到专业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如果各尽所长,合理配置,对于企业的开展显而易见是有利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要预测有多少工作岗位,哪些工作岗位需要填补,该岗位的具体要

3、求是什么。企业吸收新成员,一般可分三种目的。1、正常补充。这是针对企业原有职工离职、退休、死亡等情况所作出的补充,其岗位责任明确,对于新职员的要求可比照对原有职工的要求,并不存在太多问题。2、替补缺勤。这一情况与正常补充有相似之处,却又不同于正常补充,举一个例子,企业原来实行6天工作制,现改为5天工作制,企业就需要有更多的人从事原来并不需要这么多人从事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其原定的工作方案的完成。替补缺勤的岗位其职责不完全明确,但由于其职位虽是新设,而工作却是以前所有,故岗位职责并不难确定。3、开设新业务的需要。细分起来,其中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已设立了新的机构,其方向较明确,这样所招募的员工的职

4、责可以预定,尽管不完善,倒也相去不多;二是其方向并不明确的新业务,这就很难列出其岗位的要求了。对于任务工作,要考虑到求职者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对于前面所说的岗位职责明确的工作,可以针对其职责侧重于现实能力。而对于岗位职责不明确的工作,像开设方向并不很确定的新业务,就需要更多地考虑求职者的潜在能力。通过对岗位和人的双重衡量,从而将适宜的人放到适宜的岗位上,也就是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在现实中,业界往往重视人才的现实能力而忽略了人才的潜在能力。重视现实能力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来即能战,所谓高薪诚聘高级管理人员即是强调现实能力的重要表现。配置是一个根底,在做到相对合理的配置之后,在管理中要考虑的

5、是如何鼓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二、 开发企业人力资源 打赢“人才大战一加强对员工的鼓励 人本管理以行为科学为理论根底,以鼓励为管理的核心内容,而人的行为动机,是由生存需要的物质生活和开展需要的精神生活而产生的,因此,在人本管理过程中,要坚持鼓励原那么。科学地运用鼓励的手段,能激发的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发挥人的潜力,调发动工积极性,维持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保持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在工作分析中,要学会用鼓励的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员工参与工作分析的热情。一要贯彻内在鼓励与外在鼓励相结合的原那么,目的是调发动工的需求、责任感和个人荣誉感,以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如向他们宣传工作分析所能给他们带

6、来的好处,切实满足员工的需要;让员工承当工作分析的责任,把工作分析当作他们自己的工作,顺利完成工作分析就如同圆满完成他们自己的工作任务一样。二要贯彻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那么。让员工参与工作分析的全过程是对员工一种最好的精神鼓励,因为这会让员工觉得组织很重视他们的意见,信任他们;也可以成立专门的奖项奖励那些积极参与或密切配合工作分析工作的员工,或者以此作为优秀员工评选的一个条件,或者作为优先提升的条件等。对于参加工作分析的员工还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由于参与工作分析或提供工作分析的支持而影响工作的员工应该照常享受正常工作时的待遇,甚至可以给予另外的工作报酬;对于在工作分析中表现优秀的员工

7、也可给予一定的奖励。二尊重、理解和相信员工 员工的人格应该得到尊重,员工的权利应该被告知、被享受和被执行,不允许任何侮辱人格、损害人权的现象存在。理解员工就是要在了解员工的根底上,理解员工面对工作分析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的自然反响,如员工由于对工作分析目的、意义不清楚而抵触工作分析,由于以前的工作说明书没有实际指导意义而否认工作分析的作用等。相信员工就要充分相信员工在工作分析过程中承当其中一些工作的能力和责任感,善于和敢于把一些重要的工作分析工作交给员工去做。 因此,尊重、理解和相信每一个与工作分析相关的人员,就能够让高层管理者愿意为工作分析的实施和工作分析结果的运用提供更多的制度、人力、财力、物

8、力上的支持,如尽力提供工作分析的相关背景资料,积极参加工作分析发动大会,配给足够的工作分析资金、人力,制定与工作分析结果使用相关的配套政策、制度等。也能让工作分析人员积极投入到工作分析中来,如科学选用工作分析方法,认真细致地收集工作分析信息,撰写好标准的工作说明书等。三重视与员工的沟通 企业内部良好的信息沟通,就是要让员工与企业之间相互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增强情感交流,企业这样做可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使企业在确定目标、制定政策方针、做出决策、执行方案等各个方面与员工达成共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持续的沟通,工作分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活动之一当然也不例外,沟通贯穿于工作分析的整

9、个过程之中。 在工作分析实施之前,一要与高层管理者进行沟通,向他们说明清楚企业工作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需要他们哪些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二要与普通员工沟通,向他们讲清楚工作分析的目的、意义等,让员工知道工作分析不在于了解现有的任职者水平,而是确定岗位职责、改良工作方法、标准工作内容等。 正式开始工作分析时,首先通过与员工沟通,了解将要分析的工作的一些概况,员工的根本情况,员工的主管对于工作分析的态度等,以便做好选取适当的工作分析信息收集方法,合理地安排信息收集的时间和地点等工作。其次,在工作分析信息的收集阶段,本身就是与员工沟通的一个过程,如采用访谈法收集信息就是与员工面对面的交流,通过沟通

10、了解相关工作情况,获取有用信息,这是编写工作说明书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再次,整理、分析工作分析信息时,要与员工沟通,让他们对收集的信息做出补充和修正。草拟工作说明书后还要请员工审查,提出意见,再进行修改,完善工作说明书。 在工作分析结束后,还要保持与员工的沟通。工作说明书在指导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地方,期望得到他们的意见反响,及时修改工作说明书。另外,由于社会经济的开展变化,引起企事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从而引起组织结构,工作构成、人员状况等处于不断变动之中,通过与员工沟通,期望他们对工作中发生的新变化及时报告,这有助于更新已有的工作说明书,使其更具有实用价值。

11、四鼓励员工参与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在进行工作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所分析的工作的任职者及其同事主管人员和下属,工作分析的管理者,工作分析人员的相互配合。因此,为了保证工作分析工作的顺利开展,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工作分析,需要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首先,需要高层管理者的参与,高层管理者可以从战略的角度把握工作分析的总体方向符合企业的开展目标,还能为工作分析的开展给予各方面的帮助与支持,另外高层管理者的参与使工作分析更具有权威性,让员工更加确信工作分析的目的和意义,也能增强员工对于工作分析的认同感。其次,要鼓励普通员工积极参与到工作分析中来,有助于加强他们的归属

12、感,让他们把工作分析当作自己的一项工作,尽心尽力地去完成,从而保证工作分析的顺利开展并收到良好的成效。在工作分析的过程中,工作分析人员与员工一起来讨论工作分析的工作方案,认真听取员工对于工作分析的看法,积极采纳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员工的参与会使工作分析方案更加趋于合理,并增强了员工投入工作分析的积极性。收集工作分析信息时,可以让员工在了解工作分析的方案后,自己选择适合于他们的信息收集方法,甚至自己去收集相关的信息。整理分析信息时,要让员工参与信息的审核,因为只有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是最了解的,所以他们可以对相关的信息进行补充和修正。还可以让员工参与到工作说明书的撰写中来,主要是对工作说明书提出

13、一些修改意见,这样编写的工作说明书不仅更加切合员工的工作实际,而且在以后指导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员工更能认同和执行工作说明书,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制定的东西。五标准员工的行为 约束机制的建立是确保人本管理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制度是一种有形的约束,也就是企业的法规,是一种强制约束。企业管理以人为本就应该依法治企,以制度约束员工,标准员工的行为。有些企业认为,人本管理就是人情管理,就是对员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甚至放任自流,一提到对员工从严管理,建立标准的企业法规制度,就会压抑员工的工作热情,因而忽略了规章制度的约束力。其实尊重人,开发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最正确方式就是建立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以此

14、来标准员工的行为。 在工作分析中渗透人本管理思想也要发挥约束机制的作用,要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标准员工在工作分析中的行为,保障工作分析的顺利开展。首先要标准工作分析人员的行为。工作分析人员是工作分析的主体,他们工作的水平、态度直接影响着工作分析的成败。要严格规定工作分析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其在工作分析中应该承当的责任和遵守的纪律,以及他们进行工作分析所要取得的成果的要求。其次,要标准所分析工作的任职者及其同事主管和下属的行为。要明确规定员工应该提供的信息内容,提供信息的时间、地点、方式,对于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的保证要求,参与工作分析的程度,对员工在工作分析中的表现的奖惩制度,执行工作说明书的

15、要求等。同时,也要标准工作分析管理人员的行为。工作分析管理人员负责工作分析的整个组织工作,要为工作分析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还要协调工作分析人员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并制定相关制度约束其行为。三、充分认识加强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将其纳入企业管理和开展的战略全局随着钢铁工业从规模化扩张向资源优化配置的转化,市场中技术竞争愈加剧烈,技术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已成为最具有全局影响力的竞争。因此,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培养和使用,促使大批的技术、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是提高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需要,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竞争优势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因素是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

16、,实质上是人力资本主导型经济。如何抓住知识经济这一显著特征,寻求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嫁接与突破,一直是企业界不断探索的课题。一人力资源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无视的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已经成为成功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本。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开展的动力,才能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从知识角度来看,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展导致知识快速更新,一个刚进入企业的大学生,5年以后,其大学时所学的知识将有一半以上被淘汰。因此,企业的各种培训,对于企业的长远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较之知识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工作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从组织高层领导一直到基层干部都要有一种信念,一种行为。著名学者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曾有这样一个比喻,根据我们对人性的了解,一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