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13742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006683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1374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1374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1374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13742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13742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1374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1374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报告设计题目: 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目录1 引言32 设计任务及要求32.1 设计任务32.2 设计要求33 系统总体设计43.1系统结构框图设计及说明43.2 方案论证43.2.1控制器模块43.2.2测量模块方案论证选择53.2.3显示模块比较和选择63.2.4电机驱动模块方案比较和选择74 软、硬件设计84.1系统硬件设计84.1.1 100档工作原理分析84.1.2 10M档工作原理分析94.1.3 1K、10K档工作原理分析94.1.4 电机驱动模块原理分析104.2 系统软件设计114.2.1 软件系统总流程图及设计思路说明114.2.2 软件各功能模块的流程图设计125

2、安装与调试145.1安装调试过程145.1.1 硬件安装调试过程145.1.2 软件调试过程145.2 故障分析146总结和感谢157 参考文献158 附录16附录一 采样电路元器件清单16附录二 步进电机驱动元器件清单16附录三 显示模块元器件清单17附录四 使用设备清单17附录五 PCB板总图19附录六 用户操作说明21附录七 硬件电路板外观图221 引言本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由STC12C5A60S2为主控制器。待测电阻Rx经LM353、TL431搭建的测量电路由单片机控制继电器量程调整,再经转换送回单片机,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后可在LCD12864液晶上显示相应数字和单位,该测量仪测量

3、量程为100、1k、10k、10M四档。具有自动电阻筛选功能,即在进行电阻筛选测量时,用户通过键盘输入要求的电阻值和筛选的误差值;测量时,仪器能在显示被测电阻阻值的同时,给出该电阻是否符合筛选要求的指示。单片机通过对异步电机的旋转角度控制可自动实现对4.7K的电位器自动描画出阻值随角度变化的曲线。2 设计任务及要求2.1 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台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2.2 设计要求1基本功能(1)测量量程为100、1k、10k、10M四档。测量准确度为(1%读数2 字)。(2)3 位数字显示(最大显示数必须为999),能自动显示小数点和单位,测量速率大于5 次/秒。 (3)100、1k、10k

4、三档量程具有自动量程转换功能。2发挥部分(1)具有自动电阻筛选功能。即在进行电阻筛选测量时,用户通过键盘输入要求的电阻值和筛选的误差值;测量时,仪器能在显示被测电阻阻值的同时,给出该电阻是否符合筛选要求的指示。(2)设计并制作一个能自动测量和显示电位器阻值随旋转角度变化曲线的辅助装置,要求曲线各点的测量准确度为(5%读数2 字),全程测量时间不大于10 秒,测量点不少于15 点。辅助装置连接的示意图如图1 所示。图 1 辅助装置连接示意图3 系统总体设计3.1系统结构框图设计及说明在电阻测量时,通过对按键的输入,控制继电器的吸合对100、1k、10k、10M四个档位进行手动选择或自动选档,待测

5、电阻经过恒流/压源、放大电路,一系列的A/D、D/A转换后,经由单片机输出,将在LCD12864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相对应的档位以及当前的所测的电阻阻值,亦可通过键盘输入,针对可调4.7K电位器,进行实时的曲线描点功能,即在LCD12864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实时的电位器通过电机旋转的角度与阻值大小的相应实时曲线。为较好的实现各模块的功能,我们分别设计了几种方案并分别进行了论证。图2 系统结构框图3.2 方案论证为较好的实现各模块的功能,我们分别设计了几种方案并分别进行了论证。3.2.1控制器模块在控制模块选择上,我们有以下几种方案,具体如下:方案1: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作为控制器。CPLD可以

6、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功能、规模大、密度高、体积小、稳定性高、IO资源丰富、易于进行功能扩展。采用并行的输入输出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处理速度,适合作为大规模控制系统的控制核心。方案2:采用STC公司的12C5A60S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STC12C5A60S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的51内核的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空间的可反复擦1000次的Flash只读存储器,具有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32个IO口,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且该系列的52单片机可以不用烧写器而直接用串口或并口就可以向单片机中下载程序。相比之下STC12C5A60S2的性价比较高且CPLD用于

7、较高端的电路,所以选择2方案。3.2.2测量模块方案论证选择在采样测量模块方案选择中,我们有4个备选方案,具体如下:方案1:用一个运放作为反馈,同时使用场效应管避免三极管的be电流导致的误差。典型运放恒流源如图2所示,本方案电流不是特别精确,其中的场效应管也可以用三极管代替。电流计算公式为:I = Vin/R1。图3 恒流源电路图方案2:TLC2272搭建的恒流源如图4所示,利用运放TLC2272比较电压,控制CMOS管的电流大小,并且不受前面电路的影响,可输出较大电流最大可达4A左右,且稳定性良好、精度高,但是调试难度系数偏高,场效应管容易烧毁。图4 TLC2272恒流源电路方案3: LM3

8、53与TL431组成的恒流源如图5两者的配合互补了相对的缺陷,I=U/Rx且不需要稳压管,相对方案3而言经济效益较高,调试和稳定性优于以上一系列方案。综合以上分析,故我们选择了方案3。图5 LM353与TL431恒流源电路3.2.3显示模块比较和选择在显示模块选择过程中,我们有以下三种方案,分别为:方案1:用数码管进行直接显示。数码管直接接到单片机上不仅占用端口,显示具有局限性,而且还要另外制作AD采样和数码驱动电路,比较繁琐,因此我们放弃了此方案。方案2:用ZLG7290键盘显示电路显示。由于ZLG7290键盘显示电路有两个四位数码管显示,但是按键显示不够稳定,程序设计较繁琐,因此我们放弃了

9、此方案。方案3:使用LCD12864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具有轻薄短小,低耗电量,无辐射危险,平面直角显示以及影像稳定不闪烁等优势,可视面积大,画面效果好,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可灵活用于画图、画线等特点,符合本次设计任务的要求。故采用此方案。3.2.4电机驱动模块方案比较和选择电机转动过程中需要精密测出相应转过的角度,这就要求电机的灵敏度高,受惯性的影响较小,所以直流电机不满足要求。故我们采用了带光耦隔离,利用抗干扰能力强的TLP521作为隔离保护;利用L297进行PWM脉宽平滑调速与输出限流保护;利用L298实现电机驱动及其正反转,并采用二极管进行续流保护。整体电路如图6所示:图6 步进

10、电机驱动电路 4 软、硬件设计4.1系统硬件设计4.1.1 100档工作原理分析如图7所示,该恒流源电路由TL431和三极管组成,当电压开始升高时,流经三极管Q1的偏流电流也增大,从而导致流经R11的电流也大幅增大,R11的电压降也增大。但一旦R11电压升高,TL431就会动作而使它的阴阳极的电流大幅增加(分流三极管的偏流电流),最终结果是使R11的电压回到2.5V为止。因为三极管的基极偏流电流大小是很小的,它的微小变化就会带来其发射极电流的大变化,所以基极电流的变化对恒流大小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这样的电路其输出电流几乎不受输入电压的变化影响的。而经过R11的电流则由I=2.5V/R11

11、决定,当R11固定时,I就会不变,从而实现恒流!而继电器K5则是由单片机控制,当P10给一个低电平,三极管Q4集电极与发射集开通,继电器吸合,起到了控制的作用,而LM353跟随器跟随一级,而跟随器具有具有较高的输入电阻和很低的输出电阻,它能缓冲,可以将前后两级隔开,让前级不受后极负载大小的影响,能保持前级的放大倍数性能不变,从而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图7 100档工作原理图4.1.2 10M档工作原理分析如图8所示, TL431一脚产生2.5V电压,而待测电阻Rx经过R35和R36分压后,得到的一个分压值经过继电器的吸合通过跟随器LM353,由跟随器的7脚输VO2至单片机进行A/D转换。而并联在继

12、电器上的二极管起到了保护作用,一般继电器线圈匝数较多,在释放瞬间会产生一个较高电压的感应电动势,这个电动势对驱动三极管有威胁,并联在线圈两端的二极管就是短路这个感应电动势的,避免击穿驱动管。当P10给一个低电平,三极管Q4集电极与发射集开通,继电器吸合,起到了控制的作用,而LM353跟随器跟随一级,而跟随器具有具有较高的输入电阻和很低的输出电阻,它能缓冲,可以将前后两级隔开,让前级不受后极负载大小的影响,能保持前级的放大倍数性能不变,从而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图8 10M档工作原理图4.1.3 1K、10K档工作原理分析如图9所示,当TL431的一脚稳压一个2.5V,当Rx阻值确定的情况,单片机通

13、过A/D值的识别,控制继电器的吸合来控制档位的选择,同时R1、R2和Rx并联分压或者R3、R4和Rx同时也是并联分压,分别决定着1K档和10K档,而LM353同时还是起着跟随的作用。图9 1K、10K档工作原理图4.1.4 电机驱动模块原理分析如图6所示,在步进电机驱动模块中,采用了带光耦隔离,抗干扰能力强的TLP521作为隔离电流保护芯片,其中L297的17脚通过给高低电平来控制步进电机的正反转,而18脚为步进时钟输入端,控制每个步数的时间增量,19脚步进电机的半步或者整步的选择,10脚为使能控制端,来控制电机的启停,而经过内部包含 4 信道逻辑驱动电路、高压、大电流双 H 桥式驱动器L29

14、8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如图10)。其中图6上的8个二极管起着续流保护的作用。图10 L298内部原理图4.2 系统软件设计4.2.1 软件系统总流程图及设计思路说明如图11所示,在所有程序初始化后,刷新液晶显示区,然后进行键盘读取,进而判断按键是否有按下,若是,则执行键功能;否则直接进入AD值存储转换,继而根据AD值换算成电阻值,最终根据条件筛选电阻档位,一轮循环后,重复进入液晶显示区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图11 软件系统总流程图4.2.2 软件各功能模块的流程图设计如图12所示,在单片机启动控制之前,给各个模块事先均给予初始化,其中包括AD初始化、时钟初始化、液晶初始化、模式初始化、步进电机初始化等。而进入按键控制中;如图13首先进行按键初始化,并且扫描按键并读取键值,然后进行按键的德判别,看是否在0到9之间,若是,则显示数字值,然后退出;若不是,则进入功能值选择,并且进一步判断是否大于功能值,若是则退出,若不是,则进入执行相应的功能,然后退出。 2 图12 各初始化模块流程图 图13 按键程序流程图 自动量程切换过程中,如图14所示首先程序进入自动切换模式,在初始化后,先对10M的AD值读取、判定,若AD值比最小值小,则切换到10K档位,若否,则确认存储量程并刷新显示,10K、1k、100亦进行判断,最终程序结束。图14 自动量程切换程序流程图5 安装与调试5.1安装调试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