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06144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小学数学3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4课时:15. 教具准备:正方形卡片、圆形卡片、长方形卡片、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和边长1分米的小正方形纸片。 多媒体课件【百度文库】/view/80e7f6ebaeaad1f346933f3c.html?st=1二、教材简析: 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家人看新房的情况。画面上提供的是新房的平面图,以爸爸提出的问题“餐厅和厨房哪个大”,引入对面积意义和面积单位的学习。作为本单元的第一个教学内容,重点是让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知道什么是面积,正确理解“面积”这一概念,让

2、学生充分感知面积是有大小的,为面积计算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 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3、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是越来越高了,住房越来越大了,每个同学也有了自己的小房间。说说看,你的房间什么样?老师家也买房子了,我们一起看看吧优酷视频 2、将课件主体图中的平面图放大。观察画面

3、,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出:餐厅有多大?他们家房子的面积有多大?哪个房间最大?厨房和餐厅哪个大?筛选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 师小结:好,刚才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与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有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面积(二)充分感知 理解面积1、谈话:我们先来看“客厅和书房哪个大” ? (学生很容易就看出是客厅大) 继续追问,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直接看出来的)对,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就用观察法来判断。 2、那“大卧室和客厅哪个大呀”? 学生一时观察不出来,这时,让学生用提前发下的学具(客厅和大卧室的纸片)来比较。学生就很自然地就想到用重叠的

4、方法来比较。 3、同学们你们好棒啊,发明了两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现在还有一个更难的问题等我们来解决:“餐厅和厨房哪个大?” (学生这时很难用刚才的方法来判断。) 4、这两个图形,一个是正方形,一个是长方形,我们很难一下子就判断出来哪个大,哪个小,那该怎么办呢?请你在小组里,借助你手中的学具,和同伴一起商量一下解决的方法吧。 5、学生在小组中尝试用剪一剪、比一比、摆一摆的方法自己来解决和验证。 6、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发现: 学生可能会用圆片、正方形、三角形或者用量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通过多种方法的验证,学生都能够比较出来厨房比餐厅大。 7、通过“物体的表面”让学生感知“面积”。师

5、:从字面看,想想面积可能会与谁有关?(1)找找,我们的身边哪儿有面? (2)摸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看看,课桌面和黑板面,你有什么体会?(4)你还能比较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小结:是的,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大小之分。8、通过“封闭图形”让学生感知“面积”。练习: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封闭图形:交流讨论:为什么不能把角和其他图形进行比较? 9、概括“面积”的完整概念。(板书:封闭图形的大小 面积)小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三)、学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面积单位的产生。1、(1)设疑。出示8厘米2厘米和4厘米4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6、的纸片,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2)操作体验 要求:同桌合作可以利用学具袋中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结论,还可以自己想办法来证明。看谁方法多? (3)汇报交流方法一:用比较大的那个小方块(2厘米2厘米)放在图形上,都可放4个,说明面积相等。方法二:用比较小的那个小方块(1厘米1厘米)放在图形上,都可放16个,说明面积相等。方法三:重叠的方法。2、第二次质疑讨论谈话:刚才这组的长方形上可以放16个小方块,这组的长方形上只能放4个小方块,我说放16个小方格的长方形要比放4个小方格的长方形面积大!你们同意我们这么说吗?激发学生争议讨论:为什么不能这样说?师小结:由于方格的大小不同,只知道方格的个数能不

7、能判断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大?怎么办呢?生:把方格的大小定下来!(定标准)师:太捧了,你们想得和数学家想的一样,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板书)3、认识面积单位的大小。(1)谈话:你知道有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吗?依次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认识平方米提问:你们知道1平方米有多大吗? 学生自由说 。四人合作比划出1平方米。估计一下,1平方米的纸内可以站几个同学? (3)认识平方分米 谈话:认识了1平方米,请你想一想1平方分米会有多大呢?又是怎么规定的呢?交流后板书: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1平方分米从学具中找出1平方分米,比划一下,1平方分米的大小?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

8、大约是1平方分米?(4)认识平方厘米 谈话接下来就来认识1平方厘米了,请同学在学具袋里把它找出来。观察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学具,思考:对于这个单位你有什么哪些认识?全班交流生:1平方厘米是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生:电脑键盘、指甲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3、认识了这三个面积单位,你想说什么? 小结: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面积单位去测量你所想知道的物体的一个面的面积。面积单位不止这三个,比如要量全国的土地面积,那就需要创造更大的面积单位。百度百科面积单位 教学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要求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概念

9、。1、以生活情景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在生活情景的引领下,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兴趣被很好的调动起来了。在认识了1平方厘米的形状和大小后,设计了测量更大的平面时需要使用更大面积单位进行测量,从而引出1平方分米的教学。再根据需求引出1平方米的教学。并通过面积是1平方米的纸,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2、感受面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感性理解 每学一个面积单位,都通过摸一摸、找一找生活中面积大约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物品。通过学习,学生对面积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作家肖伯纳认为:“如果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每人各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人至少拥有两种思想。”由于每位学生的知

10、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不同,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各自的构建过程也不同,这种差异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和开发这一资源,适时质疑,引导学生争论,在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分享经验,学习知识。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多问一些:关于这个知识你都知道了些什么?附:小组内成员评价表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纪律小明星创新小明星动手小明星热心小明星五、教学效果回顾这节课,我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从互联网上选取了大量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六、教师情况省份山东省学校诸城市辛兴镇西公村小学姓名马兰梅 职称二级电话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诸城市辛兴镇西公村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