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有机小杂粮蔬菜储鲜加工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004272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有机小杂粮蔬菜储鲜加工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绿色有机小杂粮蔬菜储鲜加工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绿色有机小杂粮蔬菜储鲜加工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绿色有机小杂粮蔬菜储鲜加工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绿色有机小杂粮蔬菜储鲜加工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有机小杂粮蔬菜储鲜加工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有机小杂粮蔬菜储鲜加工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有机小杂粮、蔬菜储鲜加工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1概况 项目建设单位XX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XX县XX镇XX村,注册资金100万元。2009年,合作社是在XX等人的倡议下,由600多户农户在“自愿、民主、互利”的宗旨下,合股创办的集蔬菜和小杂粮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村合作组织。合作社现已建成设施蔬菜520亩,其中冬暖温棚20亩,拱棚500亩,建成水肥一体化滴灌500亩,小杂粮示范基地1000亩。 合作社按农村合作组织制度运行,建立健全产权制度、组织领导制度等,形成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合

2、作社以市场为导向,以降低成本为核心,以规避市场风险为原则,以提高效益为目标,强化技术开发、经营决策、生产经营管理,增加产业化开发能力,在不断提高加工技术的同时,从多种途径降低技术培育和生产经营及管理成本,获取高效益回报。 1.1.1.2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法人代表XX,男,49岁,高中文化,现任合作社总经理,个人资信良好,社会信誉良好,无破产及银行欠资记录。 1.1.2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绿色有机小杂粮、蔬菜储鲜加工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XX镇XX小杂粮农民合作社 负责人:XX 建设地点:XX县XX镇XX村 建设内容:贮藏室、生产车间、办公场所、住宿场所。 进度安排:项目计算周期为

3、10年,建设期为1年,发展期1年,第3年达到稳定生产和良性循环。 技术来源的可靠性与可得性:绿色有机小杂粮、蔬菜储鲜项目采用先进的单库控制工艺及预冷技术、减少物耗和能耗;小杂粮加工项目采用石磨技术,减少营养损失。储鲜与加工技术工艺与场区实际情况相符合,保证生产加工过程安全、稳定和连续,达到设计预定的冷藏标准和卫生检疫要求。该技术的 应用有利于环保,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适合规模化生产,可控性强,能够保证项目所生产的产品达到国家绿色产品的要求。 1.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投资概算:项目计划总投资409.5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18.31万元(含建设期利息),占总投资的90.6%;流动资金9

4、2.2万元,占总投资的9.4%。 资金来源:合作社自筹资金259.51万元,申请财政支持资金150万元。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值备注1设计规模吨500022总投资万元409.512.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318.312.2流动资金万元91.203资金筹集万元409.513.1财政资金万元150.003.2银行贷款万元3.4项目资本金万元259.514营业收入万元600正常年5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2.60正常年均值6总成本万元488.35正常年均值7经营成本万元461.76正常年均值8利润总额万元109.04正常年均值9所得税万元27.26正常年均值10税后利润万元81.78正常

5、年均值11投资利润率(所得税前)%26.63%正常年均值12投资利润率(所得税后)%19.97%正常年均值13投资利税率%27.26%正常年均值14财务内部收益率%20.11%所得税后15财务净现值(Ic8%)万元228.43所得税后16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年5.29所得税后17利息备付率(%)9.68偿还期均值18偿债备付率(%)12.86偿还期均值19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45.09%20盈亏平衡点的销售收入万元270.5221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吨676.30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XX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年规划XX县中小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

6、民增收若干意见当前国家重点鼓励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XX县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项目编制单位提供的资料其他文献资料 1.3研究范围本项目与XX县XX镇产业布局协调一致性的研究本项目产品是否符合产业政策研究项目建设环境与发展潜力的研究项目建设条件与场址的研究项目建设方案的研究项目组织与管理的研究项目建设投资与资金筹措的研究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研究 1.4项目分析 小杂粮、蔬菜种植业在农业中占有重要比重,XX镇是XX县的农业大镇,当地群众种植小杂粮和蔬菜的积极性非常高,并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在蔬菜、小杂粮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

7、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各种蔬菜、小杂粮的需求逐渐向新鲜多样型转化,人们趋向购买营养丰富的小杂粮和绿色蔬菜,如小米、荞麦、碗豆、糜子、谷子、绿豆、高梁,辣椒、红萝卜、番茄、韭菜等。市场需求量逐步增加,价格将持续上扬。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而且无论是在地域、设施和市场上都具有相当的优势。 XX镇XX小杂粮农民合作社建设的小杂粮、蔬菜储鲜加工项目以小杂粮、蔬菜产业为依托,以专业生产经营的共同利益为纽带,按照生产协作、销售联合、自愿互利的原则,把农民生产、销售活动组织起来,合作生产,联合销售,下联农户,上连市场,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推行标准化生产,统一包装,统一名牌,统一销售

8、,实现产销结合,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民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积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1.5综合评价 1.5.1可行性研究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从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到蔬菜的制冷和精加工技术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设方案合理可行。蔬菜产业符合消费市场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广阔,组织管理及运营模式切合实际。场址选择在XX县XX镇,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优越,蔬菜生产基地农民种植蔬菜积极性高,技术成熟。项目承担单位XX镇XX小杂粮农民合作社成立三年以来收回辣椒、马铃薯等蔬菜10多万吨,加工制冷保鲜技术成熟并且已建立比较完善的销售网络,企业资金状况良好,能够保证项目的有效建

9、设和运作。项目的实施,既能为项目单位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有效带动项目区农户进行大规模的蔬菜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地方经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投产后,正常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2.6万元,正常年均利润总额109.04万元,所得税27.26万元,税后利润81.78万元,所得税后投资利润率19.97%,所得税前投资26.63%,投资利税率27.26%,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Ic8%)228.4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0.11%,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5.16年,动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5.86年,不确定性分析表明项目具有较强的抗

10、风险能力。 1.5.2建议 经过分析论证,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当地实际建设条件,技术条件成熟,经济效益显著,带动能力强,辐射面积大,社会效益明显。因此,建议及早给予立项,尽快组织实施。第二章 项目区域状况 2.1项目区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项目所在地的XX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部,总土地面积5088平方公里,包茂高速、青银高速横贯XX东西南北。XX县按地形地貌分为北部风沙滩区、中部黄土梁峁涧区、南部丘陵沟壑区,分别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介于1123-1823米之间。全县共辖9个镇,13个乡、1个国营农场(新桥农场)。有214个行政村,16

11、76个自然村,6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3.8万,其中农业人口29万人。2011年,XX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2.96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73.6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4.1亿元,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9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89元。县域经济实力位居陕西前列、西部十强。 项目所在地XX镇位于XX县城西22公里处,地处毛乌素大沙漠南缘,307国道、银太高速公路和太中银铁路横贯东西。全镇总土地面积522.5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202个村民小组,有11000户、5.2万人,是XX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农业大镇。 项目所在地XX村位

12、于XX镇西北7公里处,属典型的风沙水滩地区,全村总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中水地15000亩,旱地2000亩,林地40000亩,全村638户,2435人。 2.1.2自然资源状况 水文:项目区处于XX县XX镇XX村,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水量充足,其水质优良,周围无任何污染,符合绿色有机用水标准。 气候:项目所在地属半干旱内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7.8,最高气温37.6度,最低气温-23.9度,全年日照2315小时,平均年无霜期130天,年平均风速2.5米/秒,全年降水量395.4毫米,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小杂粮、蔬菜生产。 土壤:项目区土壤属黄绵土地,可耕性良好,肥力中等,

13、适宜小杂粮、蔬菜种植。 2.1.3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XX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十一五”以来,XX县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以“五基”工程为抓手,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菜、畜、薯”三大主导产业和玉米、小杂粮等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87万亩,蔬菜产量19.54万吨。设施蔬菜大棚面积2.92万亩,产量达2.67万吨,其中:温室大棚6680亩,产量达8350吨。小杂粮种植面积达到16.6万亩,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21.1万吨。马铃薯、玉米、小杂粮种植

14、连创12项全国高产纪录,农业产业化发展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加大 XX镇以菜、畜、薯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结构已具规模,截止目前,全镇建成现代特色棚栽蔬菜产业10000亩,建成19个“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村。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田源食品厂(全省最大的马铃薯加工企业)、王贵集团、远特沙漠矿泉水厂、华兴肉联厂、饲草加工厂、宝尔康乳制品加工厂等一大批省、市、县龙头企业落户XX,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4000余人,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XX村小杂粮种植品种多,有荞麦、碗豆、糜子、谷子、绿豆、高梁等,蔬菜种植的品种也多,有洋芋、白菜、萝卜、卷心菜、西红柿、香菜、韭菜、茄子、辣椒等。

15、虽然小杂粮、蔬菜种植品种多,农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步伐,但困扰农民致富的因缘也很多,主要是小杂粮、蔬菜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农业产业经营化水平不高,没有加工农业,农民增收渠道单一。 2.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2.2.1项目建设条件优势 (1)环境优势。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多次下发文件,十分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如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是在加强“三农”工作。XX县十二五规划强调要培植“特色农业”,即大力发展“菜、畜、薯”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玉米、小杂粮等优势产业。蔬菜产业。按照“增面积、建基地、强管理、提品质、抓营销、创市场”的发展思路,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进程和科技兴菜的步伐,适时调整产品结构,2015年蔬菜种植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