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沿河段污水管道改造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022097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镇沿河段污水管道改造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古镇沿河段污水管道改造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古镇沿河段污水管道改造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古镇沿河段污水管道改造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古镇沿河段污水管道改造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镇沿河段污水管道改造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镇沿河段污水管道改造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5)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I43-20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7)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8)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9)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IO)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10-201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2)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1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4)给水排水构筑物

2、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15)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OO2-2O21(16)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OO32-231.5、 上阶段意见执行情况(1)设计采用的规范标准应补充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增加规范条文,详见说明L4节.(2)应说明是否满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有关涉及给排水专业的强制性条文.回复:同意专家意见,补充相关说明,详见说明第L6节.10000.75回复I同意专家意见,补充原污水出户管拆除及新建要求说明,详见说明第4.1.3节.1.6相关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本次污水改造新建工程

3、满足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K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资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O15-2O2K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I强制性标准要求。排水管网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排水管道及管件的材质应耐腐蚀,应具有承受不低于40C排水温度且连续排水的耐温能力。接口安装连接应可靠、安全。(2)生活污水应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处理达标后排放。(3)地下或半地下砌体结构,砖砌体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I0,块石砌体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0:砌筑砂浆应采用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丁M7.5。(4)各类构筑物的非结构构件和附属设备,其自身及其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2、排水

4、现状濯水游客中心周边场镇河堤河岸敷设有d300雨污混流排水管,但部分管道年久失修、坍塌,无法正常使用:现状场镇存在部分雨污混流情况,且雨季现状排水管道无法满足流量雨水排放要求,出现雨季检查井或管道溢流,造成环境污染。3、设计原则(1)设计污水管网应充分利用弱力流:出量不设倒虹管,以减少管道维护、保养难度和费用:设计管线尽量满足周边污水收集的方便。(2)本次设计段的沟道及管道断面尺寸必须满足上游污水排放要求。(3)排水制度采用雨污分流制。(4)城镇所有用水过程产生的污水必须进行处理,不得随意排放。(5)城市排水管道方案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6)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

5、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远期发展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7)城镇所有用水过程产生的污水必须进行处理,不得随意排放。4.1.5、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根据业主单位提供资料,本次污水管道服务人口按0.6万人计算,其中0.4万人为常住人口、0.2万人为流动人口。根据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l8)“表4.0.3-4平均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l(人d),本次设计地区位于“二区一超大城市”定额为15O23OL/(人d),本次设计平均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取210L/(人.d),折污系数取0.90,污水收集率为100%,地卜水

6、渗入按0.1选取。污水管道计算结果如下管段编号旱季设计流量(LZs)管径(mm)坡度(%)过流能力(L/C流速(ms)充满度WIW3I39.1860.2542.360.920.22不淤流速校核:按设计流量的3进行流速校核,经计算,设计流量3质时污水管道充满度为0.15,设计流速为0.64ms,满足不淤流速要求。雨季污水量计算: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及条文说明: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污水系统收集范围、管网质量,雨季设计流量可以是旱季设计流量的3倍8倍。污水管道在雨季设计流量下校核时.可采用满流管。管段编号旱季设计流量(LZs)雨季设计流 量(Us)管径 (mm)坡度 (%)过流 能力 (Us)流速 (

7、ms)W1W3139.18117.546000.25399.111.412本片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本次设计污水系统雨季设计流量取旱季设计流量3倍计算。经校核,本次设计污水管过流能力满足在雨季设计流量要求。根据业主单位耍求,为解决现状上游段雨污混流超流量问题,本次设计的污水管段应考虑部分雨水排入,经业主管理单位确认,本次污水管道管径采用DN600。4.1.6、 污水提升泵站设计(1)泵站形式根据污水管网布置及现场地形情况,地势较低的污水需经水泵提升至附近的污水管网。现状水源热泵机房附近的新建污水管道埋深约2.7m左右,且考虑下游场地较为平缓,为减少下游管道(4)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雨

8、污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最小设计坡度控制在i=0.003:(5)最小覆土深度:车行道下最低覆土LOm,人行道下最低覆土0.8m;(6)本工程污水管道除特别说明外,均采用管顶平接。4.1.2、计算公式及参数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非满流)Q=vA(IZs)水力计算按满宁公式:F=Ik2.3/2(ms)n过水断面:A=(G-SinOcosO)r2(m2)hD/2D_8+sin8cos8_2(j)(m)n:管材粗糙系数,塑料管取0.01。4.13、管道平面布置本次设计污水管道主要沿河堤人行步道敷设,根据地形情况及建设条件,新建污水管道通过中途及末端提升泵站接入下游现状污水管,最终流入污水处理厂。

9、因本次污水管道为新建工程,原雨污混流管道改造为雨水管道,故本次新建污水管道施工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现状户内污水排出管进行拆除,并新建DN150污水出户管接入新建污水管道;具体实施时以现场情况为准。4.1.4、纵断面设计本次设计污水支管的纵断面坡向的设计与现状人行步道基木一致,污水管道设计流速控制在0.60ns到5ms之间。为防止管壁被外部车辙压坏,同时考虑出户管的埋深及管顶上部覆上厚度预留的其他综合管线的穿行空间,本次设计污水系统覆土厚度大于07m,管道连接采用管顶平接方式。检查井的位置,应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本项目检杳井常规设计间

10、距为30米,最大间距见表5.1-1,在管线转弯角度较大处、断面变化处、支管接入处等,均按规范要求设置检查井。污水检查井均采用混凝土检查井,参照检查井大样图选用。检查并采用C30混凝土现浇,抗渗等级P8o为了便于检查井与道路路面平整度,检查井井口收口砌块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现浇C30混凝土,尺寸大小按设计要求实施,厚度不小于25cm,并同时设置防坠落网。人行道上采用防盗铸铁井盖及盖座,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B125类型。井座采用方形,井盖采用圆形:车行道上采用防盗铸铁井盖及盖座,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D400类型。所选井盖应符合国家标准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要求。污水盖座上应有“污水”类型标识,应标注建成年代。位于车行道和人行锚地的井或应与地面齐平,位F绿地时应高出白然地面IOOmme采用球墨铸铁爬梯,安装详06MS201-6/16,17。设置普通井盖的管段不另设通气管,利用井盖的安装孔通气,安装孔必需贯通整个井盖。检查井盖应具有防盗、防位移、防坠、防响、防滑等功能。表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