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学生心理因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9990583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小学生心理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影响小学生心理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影响小学生心理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影响小学生心理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影响小学生心理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小学生心理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小学生心理因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健康,培养教师和学生乐观、进取、勤奋、独立、自尊、自信、宽容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已逐渐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共识。然而,现实教育仍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素质教育的推行举步艰难,这都严重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因此,研究学校教育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推动学校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影响 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教师的

2、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却是不争的事实,它不仅妨碍了教师本人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而且还成了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与桂林市育才小学教师的座谈与交流中,我们觉得,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职业角色的适应问题 有些教师虽然已经在从事教师工作,但却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更有甚者看不起自己的工作,缺乏职业自豪感。由此也必然导致他们工作中缺乏热情,没有积极地投入工作,工作效率差;有些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体会不到师生情感相通的乐趣;有些教师工作中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混日子心理严重,得过且过

3、。 2、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 经常表现为情绪急躁,反应过敏,容易冲动,不善控制,在课堂上为一点小事大动肝火,对不符合自己心意的学生随意惩罚。这种放纵自己消极情绪的做法只能导致一种恶性循环,使自己一遇到不如意的情况就采取这种冲动的方式。同时,这种做法根本就于事无补,它只能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可怕或无能,进而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3、人格缺陷与人际关系紧张 有些教师与领导、同事、学生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对领导不能理解支持,对同事不能和睦相处、协作共事,对学生不能关心爱护、尊重和理解。凡此种种,往往是与教师的不良性格和缺陷性人格有关,诸如偏狭、嫉妒、多疑、神经质,等等,这些都容易造成人际关系

4、的紧张。 4、工作中的认知偏差和态度偏差 有些教师基于某些片面的认识而形成了一些认知偏差和态度偏差。诸如学习好的学生品德也好,学习差的学生什么都差;对学生不要心慈手软,不严管不成器;等等。这些偏差产生的根源在于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是完美主义倾向、以偏概全倾向的反映。 二、对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分析与讨论 教育实践中的大量事实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许多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决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 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可能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 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尤其是喜怒无常的情绪状态和暴躁乖戾的性格,常常

5、是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有的老师,或是由于工作上的挫折,或是由于领导的轻视,或是由于同事关系紧张,或是由于个人生活上的问题,导致情绪消沉、心情烦躁。当出现这种消极情绪时,教师不是理智地控制,合理地化解,而是把心里的怨气发泄在无辜的学生身上,学生成了教师的出气筒。据有关方面的统计,90的学生恐怖症是由于教师的非正常教学行为引起的。 教师过于情绪化的表现,对自己的情绪缺乏应有的自制力,带给学生的不仅是一时的伤害,有时会影响他们长期的甚至一生的发展。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那些情绪经常失控的教师有着严厉的行政制裁措施。比如,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在一份各级学校的健康问题报告里专门指出:“由于情绪不稳定的

6、教师对于儿童的决定性影响,就不应该让他们留在学校里。一个有不能自制的脾气、严重的抑郁、极度的偏见、凶恶不能容人、讽刺刻毒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其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威胁,如用肺结核或其他危险传染病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 育才小学教师在控制自己的情绪方面,该校的学生要求老师面带微笑上课,同时老师也学习了有关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并运用,所以他们很好的接纳了学生的要求且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2、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 正常的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平等合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的关系。 几乎每个教师在口头上都承认师生关系应该是这种正常的健康的关系。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很多教师没

7、有能建立这种关系。他们对待学生就像监狱的管教对待犯人一样,学生处于被镇压、被看管的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在一项调查中,有近半数的学生对部分教师感到害怕。由此可见我们的一些教师在师生关系上存在问题。他们的非理性行为,很难让人们相信他们的心理是健康的。 表现有教师因自身受挫折而迁怒学生,我们在报纸上会经常见到类似于下面的报道。 某校一名青年男教师失恋了,心情非常糟糕。一天一位女生上课迟到了,看到老师在讲课,她怕打扰老师,就悄悄地走回了自己的座位,谁知这位男老师看到她后,马上勒令她站起来,说明迟到原因,女生说:“我昨天睡晚了,今天早上没起来。“你昨晚去哪儿鬼混?晚上不睡觉女生倍觉难堪。不巧,

8、第二天上学路上,自行车链子掉了,女生又迟到了,这次她看到老师在上课,想到昨天的尴尬,她就没敢走回自己的座位,而是站在门口等,谁知老师看到她后,又沉着脸说:“来晚了还不快进来,卖不了的树杆子,你戳在那儿干吗第三天,女生故意来晚,在这位男老师正上课时,她走进来对老师说:“你觉得我是应该在外面等,还是应该回座位?男老师正觉得女生的口气有点奇怪,女生从书包里掏出一把菜刀,向老师砍了过去,最后老师连中三刀,住进了医院,女生也进了少管所。 像这样因自身原因而迁怒学生的老师,在学校绝不是个别现象,只不过没有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而已。有这种心态的老师介于轻度和中度心理问题之间。 师生关系不良影响彼此的心理健康。

9、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和学校目标和实现,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和反应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小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中情感成分比较重。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报以积极的态度和反应。,容易接受教师的批评,并能够产生内疚和羞愧的情绪体验。相反,他们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则报以消极的态度和反应,对教师的批评反感、不满,甚至顶撞或不理睬。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保持与学生的良好关系,以便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认识发展,心理

10、研究表明,学生会因教师的期待和暗示作用而获得激励和愉悦的情绪体验,从而更自觉地按照教师的期待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断取得成功并强化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向学生表达自己的良好期望,尤其对待后进生,更应满腔热情,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 4、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在学校里,教师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学生在校的表现,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追求,都极大地受到教师言行的影响。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从正面揭示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当努力做到的,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优秀教师。但同

11、时也应看到,有些教师由于他们不良的言行和心态,带给学生更多的却是消极影响。致使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的态度消极,厌学、厌校、厌师甚至厌烦父母、亲人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教师虽然在心理健康方面没有明显的问题,但由于观念上的偏差,导致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的态度有很大差别。对所谓差生(主要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冷言、冷脸,毫无耐心和爱心。这种态度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差,学习积极性也越来越低。有资料显示,在占学生总数20左右的学习困难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成绩不良同教师的消极态度有关。 5、教师的道德素质和学术素养的高低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是学生智慧之田的播种者,是学生“心灵世界的开

12、拓者。教师精深的学问,友好的态度,高尚的品德,浓厚的教学兴趣,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条件,适当的情绪表现以及合理的语言动作皆力为学生所观察,所注意,所模仿。反之,如果教师品德不良,行为不当,或精神不振,或心理不健康,学生则有可能受感染,而出现不正常的行为和表现。 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而且要有较高的学术素养。教师如果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就有可能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如果学生的紧张学习活动持续时间过长,大脑的工作能力就会明显下降,出现以疲劳为特征的保护性抑制。儿童年龄小,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疲劳。学生 如若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就会出现头晕、失眠、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

13、意力不集中和思想迟缓等不正常现象,有些教师如果不注意这点,不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能做到当堂讲授,当堂练习,当堂消化。如果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造成学生厌学情绪,就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影响教师工作的业绩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教学工作过程中心理能量的配置与智慧的发挥;不利于提高教师的人格影响力;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导致教学过程的偏差行为,造成对学生的心理伤害。教师人格特性对学生学习及创造性的影响:教师温和这一变量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呈正比关系(日本),学生在消极情绪下的学习,效率下降30%-45%(美国)。教师性格对学生性格的影响(见表)缺

14、乏宽容气量的教师常常拒绝学生的各种各样问题,把善思好问当成与教师作对、故意捣乱,对学生身上出现的各式各样问题流于简单处理,导致问题性质、程度的加重。学生常见心理不健康现象分析: 厌学恐学行为-失败体验、预期焦虑; 问题行为-心理需要满足缺乏的过度补偿; 狂热追星-认同(表同)错位; 学习困难-智力障碍、认知缺陷、动力缺乏、情绪障碍、基础薄弱。认知偏向、思维刻板的教师常以是与非二值评价体系僵化评价学生的学习及效果,结果导致学生: 稳定性强了,惊奇性却弱了; 描绘性强了,想象性却弱了; 理解性强了,疑惑性却弱了; 逻辑性强了,直觉性却弱了; 再造性强了,创造性却弱了。 以上的问题都表明,学生的全面

15、发展,各种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7.个别教师自身成为学生心理失调的主因 据调查,校园中体罚、变相体罚和精神虐待学生的现象并非个别现象。1998年六一儿童节,黑龙江晨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一篇该报记者的调查,在记者调查的哈市7个区42所中小学的135名学生和49名家长中,72.6%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曾经被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和遭到教师侮辱性语言的攻击,而且这类现象主要发生在班主任教师身上,并以年轻教师居多。教师们使用的体罚、变相体罚的方式也花样百出,如罚站、请出课堂、在教室后面骑马蹲裆式蹲立,还有的被罚绕操场跑10圈,个别教师打学生耳光,罚学生自己用手朝桌子打等。临川市一位年龄不足20岁的女教师居然让犯了一点小错的8名男生互扇耳光,致使其中一个男生左眼球破裂。所有形式的体罚包括精神虐待都是一种攻击行为,经常使用这些手段的教师具有强烈的攻击行为,经常使用这些手段的教师具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必须及早发现这类危险的、对学生有极大伤害性的教师,使他们离开教师队伍。 8、教师缺乏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阶段性或发展性的行为问题没有认识,处理不当,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在学校管理中,如果学校管理者能够了解一般人只能同时注意59组事物,一个教师能够管理好的学生不宜超过40人的话,就不会让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