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988336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 1、 高等教育 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2、 高等教育大众化 某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跨入大众阶段后,不断培养大批普通民众直至普及阶段来临之前的发展过程. 3、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从整体出发,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4、 通才教育 是相对传统专才教育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该教育模式注重人才多方面素质的培养,除了具有专业特长外,还要培养人的社会能力,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5、 教育目的 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即教育活动所要

2、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6、 教学过程 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 7、 教学: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系统内通过媒介进行传递信息的双边活动。8、 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评估是指对影响教学活动的所有因素的评估。它既包括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又包括教学质量的评估。狭义的教学评估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系统的检测,并评定价值及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它既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所有有效教学与成功教学

3、的基础.9、 教学方法: 大学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联系的方式;大学教学方法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方法,具有科 学方法的性质;大学教学方法的本质在 于师生联系方式与科学方法的统一。10、 威斯康星思想 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通过培养人才和输送知识两条渠道, 打破大学的传统封闭状态,努力发挥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 11、 社会本位论 主张根据国家利益与社会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社会价值为取向. 12、 隐性课程 也叫广义课程,指包含学生在计划的教学内容之外,通过课外活 动,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等各种渠道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等,对学 生的成长具有

4、重大的影响. 13、 学分制 教育模式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 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 14、 莫里尔法案 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 3 万英亩,用这些土 的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主要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 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 15、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至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如白鹿洞书院、东林书院,岳麓书院等。16、 中世纪大学: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说是为学习本身的概念而存

5、在。大学在满足专业、教会和政府对各种人才的需要过程中不断发展。17、 赠地学院:1862 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著名的莫里尔法案 莫里尔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 1860 年分配的名额,每州凡有国会议员一人可获得三万英亩的公共土地或相等的土地期票,赠予各州作为建立一所从事农业和机械工程教育的学院的经费资助,并要求所建立的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的主要课程应依照各州议会所分别规定的方式,授予农业和机械专业有关的知识。所用这些学院在美国历史上统称为赠地学院.18、 大众化: 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 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

6、和教育模式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19、 民主化:高等教育民主化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涉及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教育社会均等(教育公平)的问题。二是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上。20、 开放大学:是英国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贡献,他随着成人教育兴盛、教育广播电视兴起和教育民主化运动三种趋势聚合演化而生的。 无需正式学历,积累一定学分即可获得学位。21、 社会本位:主张根据国家利益与社会 , 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社会价值为取向。22、 个人本位:主张根据个人发展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个人价值为取向的。23、

7、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又称水平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相互关系。24、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 即不同学科领域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准。25、 大学职能: 指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得以存在的依据和价值。26、 院校研究: 是把现代管理科学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高等学校管理,旨在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一门学科和一个实践领域。基本特征为:自我研究、管理研究、咨询研究、应用研究。27、 课程: 是一个复合概念,即教学内容和进程的体系,是空间(内容)与时间(进程)的统一。狭义的课程也称显性课程,是经过组织的教学内容,是有

8、目的有计划实施的课程,目前在教学计划中所安排的课程即是这种课程。 广义的课程也称隐性课程,包含学生在计划的教学内容之外,通过课外活动, 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等各种渠道所获得 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等,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影响。28、 课程结构: 是指课程设置各门类之间的关系与组合方式。29、 大科学: 现代科学的大规模性,面貌一新且强而有力使人们不得不以大科学一词来美誉。 相对于传统小科学而言,大科学科研难度大,具有以下特点:高度创新性、高度的探索性、高度的综合性、高度的组织性和高度的风险性。30、 集权与分权: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或政府与高等教育部门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管理体制。31、

9、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 是指高校内部存在的两大并行的权力系统。一种是以高校管理机构为网络的行政权力系统,一种是以教授、专家、学者为核心, 以“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为主题的学术权力系统。二,简答题 1、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人类的繁衍靠两种途径,其一是生殖繁衍.在这种繁衍中有遗传也有变异, 由此推动着人类生物学上的进化.其二是文化繁衍.文化不能遗传,只能靠一代 一代地传递. 在这种文化繁衍中有继承, 也有创新, 由此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类文化繁衍靠的就是教育.教育通过人的培养,不仅要传递人类已有的文化, 而且必须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没有

10、传递文化就不能得以传承; 没有创新就没有文化的进步,甚至也没有了可传递的文化.以文化传承和创新为 内容的文化功能,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中,是首要的最基本功能,其他的社会功能 皆是由此派生出来的.2、 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答: 其一,高教实践需要高教理论的指导。 科学的教育理论是教育规律的正确反映, 具有客观真理性, 对教育实践具有重大的认识价值 与使用价值。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的根本意义在于,掌握教育规律,用以指导教育实践,使 教育实践活动达到合乎规律的结果,不断地将教育实践推向前进。 其二,学习与研究高教理论是大学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大学教师从专业角度讲, 他从事的是科学教育工作, 是

11、科学与教育的结合, 其专业化的要求, 除在学科专业领域必须有较高的造诣外, 还必须掌握教育规律, 具有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方 面的修养。 3、 学习高等教育理论的方法有哪些?答: 1、要注意把握概念及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也是构成理论的最基本的单元,从一定意义上讲,理论即是按照一定的 逻辑关系集合而成的概念体系,因此在学习理论时要注意一下两点:其一、要认真把握概念 的内涵。其二、要认真把握概念间的逻辑联系。把握概念间的逻辑联系一般存在以下几种关 系:一是概念间的种属关系,或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的关系,从纵向反映了概念的层次性。 2、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对概念与原理的理解,不能由概念到

12、概念,更不应死记硬背,而应当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 法。其一,要联系平时观察到的教育现象与切身体验来理解概念与原理。其二,要运用所学 的理论来解释教育现象并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即学即用, 在用中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并提高教育实践功效。 3、要将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 大学教师既是教育实践的主体, 也是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力量。 教育研究仅仅靠专门的教育 理论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当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广大教师结合, 才能使教育理论研究具 有无限的生命力并结出教育理论创新之果。4、 美国的高等教育为什么能后来居上?答: 总结美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

13、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二年制教育,形成适应大众教育所需的多层次,多结构,多类型的庞大教育体系,以多规格人才满足社会和个人多样化需求。 2、在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上充分利用市场法则,在行政管理上合理地划分了中央、地方和大学管理权限,在校内管理上较好地处理了社会参与和大学自治的关系。 3、社会和高校都有较强的危机意识,联邦政府在逐步认识到高等教育在保持本国霸主地位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逐步加大了介入高教事业的力度。 5、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高等教育扩张的看法(包括成就与问题,原因分析, 对策等). 答:高等教育大众化既是理论又是实践.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初步现实又是需要继续努力逐步完成的艰巨任务.

14、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是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 15%-50%.质的变化包括 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 教学方式与方法, 入学条件, 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如果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始终停留在精英阶段,很难设想它能满足社会发展需 求,因此可以说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现代世界任何国家高等教育都要经历的阶段, 存在着某种必然性.西方国家早在 20 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就实现了高等教育 大众化,目前已普遍进入普及阶段.1995年世界高等教育平均入学率达到目的 22.4%,入学率超过 15%的国家

15、多达 70 多个.如果我国不加速实现大众化,必 然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拉大距离.经过几年高等教育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规 模已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达到 19%,已超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与发达国 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与其说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不如说是在国 家发展战略和政策驱动下的一种刻意追求. 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在普及 中等教育,高教体系的开放性,结构的多样性和分层化,市场机制的深度介入的 基础上完成的,较好地体现了质量与数量的统一.而我国在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 必须克服精英教育, 计划经济的烙印, 层次结构, 区域结构和科类结构的不合理, 国家投入不足而民办高等教育实力不足

16、,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弊端.同时,在实现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还必须处理好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 确立多元教 育质量观,努力提高农村青年入学比例,缩小城乡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差距,建 立完整的高等教育质量监督和评估体系,实现办学体制和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在 特定历史阶段根据我国国情, 需要和可能确定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度的问 题, 根据哪些因素确定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规模, 速度. 在大众化进程中, 还要注意克服规模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从本质上讲这是与 质量数量并重,多样化与个性化,提供师生情感交流渠道背道而驰的.由于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之人口基数大,国力薄弱,所以我国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从目前的初级阶段上升到高级阶段也有一个漫长过程. 在此期间,精英教育同时存在,并且也有一个提高质量的要求,但更为迫切的是提高大 众化教育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