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19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9773104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科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19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眼科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19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眼科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19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眼科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19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眼科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19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眼科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1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眼科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 191. 什么是代谢性白内障 ? 答案:因代谢障碍所引起的晶状体浑浊称为代谢性白内障。2. 临床上常见代谢性白内障有哪些 ? 答案:临床上常见的有糖尿病性白内障、半乳糖性白内障、手足抽搐性白内障。3. 糖尿病性白内障有哪些类型 ? 答案:糖尿病性白内障可分为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患者年龄相关性白内 障。4.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病因是什么 ? 答案: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晶状体内葡萄糖增多,己糖激酶作用饱和,葡萄糖 转化为 6-磷酸葡萄糖受限。此时醛糖还原酶的作用活化,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 山梨醇不能透过晶状体囊膜, 在晶状体内大量积存, 晶状体内渗透压增高、 吸收 水

2、分、纤维肿胀变性,导致浑浊。5. 糖尿病性白内障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案:(1)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较多见,临床表现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相似, 只是发病较早、进展较快。(2) 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多见于 30岁以下 1型糖尿病患者。常双眼发病,发 展迅速,晶状体可于短时间内完全浑浊, 常伴有屈光变化。 此型在极早期控制糖 尿病后,有可能使晶状体水肿消失而恢复透明,稍迟则病变不可逆转。6. 糖尿病性白内障诊断要点是什么 ?答案:根据糖尿病病史结合实验室检查 (血糖测定等 ),以及白内障形态和临床表 现作出诊断,并与其他类型的白内障相鉴别。7. 怎样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 ?答案: (1)发病早期积极

3、治疗糖尿病,如能控制血糖,晶状体浑浊可能会部分消 退,视力可有不同程度改善。(2) 明显影响视力的白内障,可在血糖控制的情况下施行白内障手术。(3) 如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4) 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和出血。8. 什么是放射性白内障 ? 答案:由于长期接触或一次性大量接触射线后导致的晶状体浑浊称为放射性白内 障。9. 引起放射性白内障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答案:辐射性白内障常见病因包括电离辐射、红外线、紫外线、电磁辐射、微波 等。10. 放射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案:(1)电离辐射性白内障:主要是X射线、丫射线、中子及高能量的B射线等 照射晶状体后产生白内障。 射线

4、所致白内障早期晶状体后囊出现空泡和颗粒状浑 浊,逐渐发展成环状及盘状浑浊。前囊膜下皮质有点状、线状和羽毛状浑浊,从 前极向外放射。中子对晶状体损害较X射线及丫射线强,白内障形态相同。射线 引起的白内障潜伏期不等, 与剂量大小和患者年龄有直接关系。 剂量大年龄小者 潜伏期较短。(2) 红外线性白内障:长期暴露或接触红外线所致。常见吹玻璃工人和炼钢厂 工人,融化的高温玻璃或钢水产生的短波红外线被晶状体吸收, 产生白内障。 初 期晶状体皮质有空泡、点状和线状浑浊,有金黄色结晶样光泽,类似蜘蛛网状, 以后逐渐形成盘状浑浊,最后形成完全性白内障。有时前囊膜下也有轻微浑浊。(3) 微波所致白内障:大剂量的

5、微波可以产生近似红外线的热作用,晶状体对 微波敏感, 产生类似于红外线所致的白内障。 晶状体出现皮质点状浑浊, 后囊膜 下浑浊和前皮质羽毛状浑浊。微波主要来源于太阳射线、宇宙射线、雷达、微波 炉等。11. 如何预防放射性白内障 ?答案:教育长期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 使其了解放射线的特性及危害。 工作中 配戴防护眼镜。12. 什么是后发性白内障 ?答案:后发性白内障是指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或晶状体外伤后, 残留的皮脂及囊 形成的浑浊。13. 后发性白内障的病因是什么 ? 答案:残留的前囊膜或赤道部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 向后囊移行, 转变为成纤维 细胞;术后炎症的刺激和渗出;免疫复合物的作用。14

6、. 后发性白内障临床表现有什么特点 ? 答案:后发性白内障年龄越大发生率越低,反之儿童期白内障术后几乎均发生。 晶状体后囊膜出现厚薄不均的机化组织和珍珠样小体。 常伴有虹膜后粘连。 对视 力的影响程度与晶状体后囊膜浑浊程度和厚度相关。15. 后发性白内障诊断要点是什么 ? 答案:后发性白内障患者有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史或晶状体外伤史。 裂隙灯检查可 见:Elsching珍珠状小体、Soemmering环及瞳孔区有白色机化样残存的晶状体囊 膜。16. 后发性白内障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 答案:对于矫正视力影响不大者,暂不予治疗,可临床观察。当后发性白内障影 响视力时, 可用激光将瞳孔区的晶状体后囊膜切

7、开。 如无激光治疗条件, 可施行 手术切开瞳孔区的后囊膜。 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滴眼液治疗, 并 观察眼压变化。17. 后发性白内障有哪些预防措施 ?答案: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时, 前囊截囊范围不宜太小, 以确保大部前囊及皮 脂排出,术中尽量将晶状体皮质清除干净。手术操作轻巧,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以减轻术后炎症反应。 人工晶状体要植入到囊袋内且使晶状体凸面向后。 术后应 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18. 什么是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 ? 答案: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是由于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或接触对晶状体有毒性作用 的化学物质导致的晶状体浑浊。19. 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

8、答案:容易引起晶状体浑浊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氯丙嗪、抗肿瘤药物、缩瞳剂 和避孕药物等。化学性物质包括三硝基甲苯、二硝基酚、萘和汞等。20. 药物与中毒性白内障各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案: (1)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长期口服或滴用糖皮质激素所致。用药剂量的 大小与用药时间长短与白内障的发生密切相关。 晶状体后囊下出现小点状浅棕色 浑浊、空泡和结晶,最后大部分皮质浑浊。少数患者在停用糖皮质激素后,晶状体浑浊可消退(2)氯丙嗪所致的白内障:氯丙嗪为精神病药,长期大量服用可对晶状体和角 膜产生毒性作用。 瞳孔区晶状体前囊、 前囊下出现浅棕色, 严重者中央部呈盘状 或花瓣状浑浊,并向皮质深部扩展。(3)缩

9、瞳剂白内障:某些缩瞳剂如毛果芸香碱等长期使用可引起晶状体前囊下 浑浊,呈玫瑰花或苔藓状并有彩色反光。停药后浑浊不易消失,但可停止进展。(4) 三硝基甲苯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TNT是制造黄色炸药的主要原料。长期 接触TNT有发生白内障的危险。白内障多在连续接触 TNT2年以上发生,以后逐 渐进展。脱离该环境后,晶状体浑浊发展缓慢,工龄越长,发病率越高。晶状体 周边部呈环形浑浊, 以后逐渐进展为由尖端向心的楔形浑浊且连接成环形, 环与 晶状体赤道间有窄透明区, 继之瞳孔区可出现小环状浑浊, 并可发展为盘状浑浊。21. 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诊断要点是什么 ?答案: (1)有药物和化学物质接触的病史。

10、(2)结合其他原因引起的晶状体浑浊的特点进行鉴别诊断。22. 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如何治疗 ?答案:(1)临床上可以应用增加晶状体营养和代谢的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及谷胱甘肽等,但疗效较差,故应加强预防。(2)白内障发展严重影响视力时,应手术治疗。23. 什么是晶状体异位 ? 答案:出生时即有晶状体位置异常,称为晶状体异位。24. 什么是晶状体脱位 ?答案:若在出生后因先天或后天因素 (外伤或者疾病 )造成晶状体位置改变,称为 晶状体脱位。25. 晶状体异位和脱位的常见病因是什么 ?答案: (1)先天性晶状体悬韧带发育不全或松弛无力。(2)眼内病变如葡萄肿、牛眼或眼球扩张导致悬韧带机械性拉长,前部葡萄膜 炎使悬韧带变性,导致晶状体半脱位或全脱位。(3)眼外伤造成的悬韧带断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