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手套的测试标准及要求0001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9767646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护手套的测试标准及要求000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防护手套的测试标准及要求000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防护手套的测试标准及要求000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防护手套的测试标准及要求000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护手套的测试标准及要求00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护手套的测试标准及要求000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护手套的测试标准及要求在各类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伤事故中,手部伤害事故占到了20 %。可见,针对工作和其 他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正确选择和使用防护手套十分必要。目前防护手套的种类已 相当多,如针对化学物质的防化手套、针对电危害的绝缘手套、针对高低温作业的高低温手 套、针对切割作业的抗割手套、针对振动作业的抗震手套等等。根据不同的应用和使用要求, 防护手套的测试标准也会有相应的不同。1防护手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BS EN 420: 2003是对于防护性手套所制定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的标准。它对于手套 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标识和使用说明等都做了相应明确的规定。1.1技术要求第一,该

2、标准明确要求手套的设计与制造应充分考虑到使用要求,让使用者在进行相关 的作业活动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具有操作灵活性。如有必要,手套应有最少穿戴和脱卸 时间。第二,当手套的结构采用线缝时,缝线的强度不应明显降低手套的总体性能。并且要 求手套与使用者紧密接触部分,如手套的内衬、线、贴边等均不应有损使用者的安全和健康。 若生产商已知手套中含有过敏物质,应在手套使用说明中加以注明。第三,规定所有的手套 pH值应尽可能地接近中性,如皮革手套的pH值应为3.59.5。第四,对于一些不同成分的 手套规定了六价铬、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五,若有清洗和电气性能方面要求的话,则也有 相应的测试方法和要求。第六,根

3、据手部的不同大小规定了6个规格的手套尺寸。第七,透 水汽性和吸水汽性的要求。皮革手套的透水汽性数值应为5 mg / (cm2h)以上,在8 h内吸 水汽性数值应不少于8 mg / cm2。1.2试验方法除非有特殊要求,所有的试验应在未使用过的手套上进行。如果产品说明中有相关规定, 则应分别在清洗前和清洗规定次数后按相关标准进行试验。相应的性能等级判定准则不变。 第一,皮革手套的pH值的测定按ISO 4045: 1977规定的方法进行。第二,手部和手套尺 寸的测量。手套长度的测量则由手套背面中指的顶部到手套的底部。如果手套是用弹性材料 制成的,或者手套上有一个弹性护腕,则测量手套长度应在无伸长的

4、样品上进行。第三,灵 活性测定。通过5根研磨过的不锈钢测试棒来测定。第四,透水汽性试验。其原理是在一定 的温湿度条件下,皮革试片被固定在运动的测试瓶口,测试瓶内装有固体干燥剂,测试瓶运 动时,水汽通过皮革试片被固体干燥剂吸收,在规定时间内对测试瓶称量,则可确定这段时 间内水汽通过皮革而被干燥剂吸收的质量。数值单位用mg/(cm2h)表示。第五,吸水汽性 试验方法。吸水汽性以试样所增质量与试验表面积的比值来计算,数值单位以mg / cm2表 示。1.3标志标识和使用说明标志标识应标注在可见、易读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的地方,可能产生矛盾的其他记 号则不应再出现在手套上。每只手套上的标志与外包装上

5、的标志应一致,具体如下:(1) 手套商标,生产商或经销商的说明;(2) 手套名称(商业名称或代码,以便使用者知道生产商和适用范围);(3) 尺寸型号;(4) 如有需要还应标上有效期。在手套的外包装上,在手套标志(2)(4)的基础上另外还要标注生产商或经销商的全名、 地址及详细阅读使用说明的提示。当手套只能防护比较低的危害时,应在外包装上印上“最 低危害防护”;当手套根据相关标准测试,能达到1级或更高性能等级时,应予以标识,并 标明性能等级;当手套的防护作用仅限于手的一部分时,也应予以说明;如果手套的防护性 能明显受时间影响,即手套产出一年内虽未使用,但一项或多项性能等级已有退化,则手套 和包装

6、上应标有有效期。进入市场的手套应至少提供以下信息:(1) 生产商或经销商的全名及地址;(2) 手套名称(商业名称或代码,以便使用者知道生产商和适用范围);(3) 所要求的尺寸适用范围及适用场所信息;(4) 标识的危害种类应有相应的性能等级,并对所依据的相关试验标准予以说明, 以帮助使用者理解;(5) 当手套的防护作用仅限于手的一部分时,应予以说明;(6) 将手套中所含会导致过敏的物质,用清单列出;(7) 使用说明书;(8) 相关部件和备件。2防冻手套的测试标准防冻手套的标准主要为EN 511。该标准对于那些需要在零下50 0C使用的防冻手套的 要求和测试方法作了明确的定义和要求。同时也明确了所

7、指的低温既可以是外界气候环境引 起的,也可以是因为工业操作需要所产生的。EN 511是针对防冻手套所制定的一套较全面 的综合性产品标准,所以对于每个具体细节要求都另外规定了其相应的测试标准和要求。2.1测试前样品存放EN 511对于测试前样品的存放作了明确的规定。在测试前,试样应在温度(202) 0C、 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至少存放7天,随后在同样条件下才可进行测试。如果测试 没法在此条件下进行的话,则必须在从标准环境转移样品起3 min内开始测试。这在EN 511 标准内是有明确规定的。2.2耐磨性和抗撕裂性EN 511规定该手套必须至少符合EN 388: 1994(防止机械风险的保

8、护手套)的耐磨性 和抗撕裂性测试的一级要求,这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一级产品对于耐磨性测试的要求至少在 9 kPa的压强下达到100圈;抗撕裂性测试,则要求力在100 mm/min的速度下至少达到10 N。2.3特殊性能测试这是针对手套在特殊性条件下所制定的特殊测试要求。主要包括了手套的弯曲性能测试 要求、防渗水性要求、抗寒测试要求、在气流条件下的抗寒测试要求及接触性防寒要求等, 这些都是针对防冻手套的专门性要求。(1)手套的弯曲性能测试所采用的测试标准为ISO 7854: 1984(橡胶或塑料涂层织物抗 折曲损坏性的测定)。该测试是在零下20 0C的条件下进行的。分别在一副手套的手掌心各 取两个

9、样品(即一副手套可取4个样品),其中两个做指尖到袖口方向的测试,另外两个做 掌宽方向的测试,测试要求需达到10,000圈后不出现任何裂缝才行。如果该产品无涂层, 则就不必做这个测试了。(2)防渗水性要求则根据EN 344: 1992 (专业应用的防护和鞋业鞋靴的安全要求和试验 标准)中的5.12来执行。它的取样和弯曲性测试有所不同,分别在一副手套的手掌和手背 各取两个样品(即一副手套也可共取4个样品)。若从开始测试起30 min内无渗水出现即为 合格。(3)在气流条件下的抗寒测试是按ISO 4675: 1990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低温弯曲试 验)标准进行的。它的测试温度为零下50 0C,取

10、样同防渗水性测试。在此温度下如果在皱 折处无裂缝出现则为通过。同样该产品若非涂层,则也不必做这个测试。(4)抗寒流测试则是通过一个戴9号尺寸手套的标准手模来进行。利用完全模拟的条件 来测得手模上的温度,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手套的热绝缘性结果(ITR),最后根据ITR数 值来判定出该防冻手套的级别。(5)接触性防寒测试根据标准ISO 5085-1: 1989 (纺织品热阻的测定,第一部分:低温) 来进行。在一副手套的手掌心取样(即一副手套可取两个样品)。通过这个测定方法可以得 出手套的热阻值,不同的热阻值相对应不同的级别。3防热手套防热(热/火)保护手套在冶金、焊接、消防等领域应用广泛,除了具备基

11、本的防割、 耐磨和阻燃性外,还因不同的使用场合具有一些相应的特性,通常会根据不同标准对其特性进行测试。3.1特性测试(1) 抗接触热穿透的特性。该测试根据标准pr EN 702 (热接触穿透防护服或防护材料 的测定)进行测试。不同测试温度条件下,以热传递的时间来判定手套的防护级别。(2) 抗火焰作用下的热穿透。根据标准EN 367(火焰作用下热穿透的测定)进行测试, 以火焰穿透试样的时间来判定手套的级别。(3) 抗辐射热性能。根据EN 366 (辐射热测定)标准进行测试。(4) 受小飞溅金属影响的材料性能。根据EN 348(受小飞溅金属影响材料的性能的测定) 标准进行测试。通过熔融金属飞溅到试

12、样上的滴数来判定手套的防护级别。(5) 抗液体金属飞溅的性能。根据EN 373(抗液体金属飞溅的评定)标准进行测试。将 一定量的熔化金属倒到固定在支架上成一定角度倾斜的材料试样表面,让熔化金属流掉,将 人造皮肤放在试样下面,试验结束后,对熔化金属对人造皮肤造成的损害进行分析。试验金 属可以是铝、铜、铁或低碳钢。试验结果用可以承受的熔化金属的质量来表示。3.2防热标志标识对于出售的防热保护手套,需根据其防热特性用下图的防热标志标识各性能的级别。EN 407 : Heat protectionI Resistance to fire 4aU Contact heat冷4I Wy f CaiT/ective heatK4I Radiant heatX,4123456Small splashes of Iliquid metal K4 *Large cpJashes of melted metal X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