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体转动惯量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973216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刚体转动惯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刚体转动惯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刚体转动惯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刚体转动惯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刚体转动惯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刚体转动惯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刚体转动惯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题目:刚体转动惯量测量实验人:周昕学号:2110405028实验简介:在研究摆的重心升降问题时,惠更斯发现了物体系的重心与后来欧勒称之为转动惯量的 量。转动惯量是表征刚体转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它与刚体的质量、质量相对于转轴的分布有关。本实验将学习测量转动惯量的基本方法。实验目的:1. 用实验方法验证刚体转动定律,并求其转动惯量;2. 观察刚体的转动惯量与质量分布的关系;3. 学习作图的曲线改直法,并由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实验原理:1. 刚体的转动定理:具有确定转轴的刚体, 在外力矩的作用下, 将获得角加速度 3,其值与外力矩成正 比,与刚体的转动惯量成反比,即有刚体的转动定

2、理:M=I3(1)利用转动定理,通过试验方法,可求得难以用计算方法得到的转动惯量。2. 应用转动定律求转动惯量:如图所示,待测刚体由塔轮,伸杆及杆上的配重物组成。刚体将在砝码的拖动下绕竖直轴转动。设细线不可伸长,砝码受到重力和细线的张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下落,其运动方程为 mg - t=ma,在t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 h=at2/2。刚体受到张力的力 矩为Tr和轴摩擦力力矩 Mf。由转动定律可得到刚体的转动运动方程:Tr - Mf = I3。绳与塔轮间无相对滑动时有a = r 3 ,上述四个方程得到:m(g-a)r-M f=2hI/rt 2(2)M与张力矩相比可以忽略,砝码质量m比刚体的

3、质量小的多时有 ag,所以可得到近似表达式:mgr=2hI/rt 2(3)式中r、h、t可直接测量到,m是试验中任意选定的。因此可根据(3)用实验 的方法求得转动惯量I。3.验证转动定律,求转动惯量:从( 3)出发,考虑用以下两种方法:A. 作m - 1/t 2图法:伸杆上配重物位置不变,即选定一个刚体,取固定力臂r和 砝码下落高度 h,( 3)式变为:2M=K1/t 2 (4)式中 K1 = 2hI/ gr 2为常量。上式表明:所用砝码的质量与下落时间t 的平方成反比。实验中选用一系列的砝码质量,可测得一组m与1/t2的数据,将其在直角坐标系上作图,应是直线。即若所作的图是直线,便验证了转动

4、定律。从m - 1/t 2图中测得斜率 K1,并用已知的h、r、g值,由Ki = 2hl/ gr 2求得刚体 的I。B. 作r - 1/t图法:配重物的位置不变,即选定一个刚体,取砝码m和下落高度 h 为固定值。将式( 3)写为:r = K 2/t ( 5)式中 K2 = (2hI/ mg) 1/2是常量。上式表明 r 与 1/t 成正比关系。实验中换用不同的 塔轮半径r,测得同一质量的砝码下落时间 t,用所得一组数据作r 1/t图,应是 直线。即若所作图是直线,便验证了转动定律。1/2从r 1/t图上测得斜率,并用已知的 m h、g值,由K2 = (2hl/ mg)求出刚体的I。四、实验仪器

5、:刚体转动仪,滑轮,秒表,砝码。五、实验内容:1. 调节实验装置:调节转轴垂直于水平面,调节滑轮高度,使拉线与塔轮轴垂直,并与滑轮面共面。选定砝码下落起点到地面的高度h,并保持不变。2. 观察刚体质量分布对转动惯量的影响:取塔轮半径为3.00cm,砝码质量为20g,保持高度 h 不变,将配重物逐次取三种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砝码下落的时间,分析 下落时间与转动惯量的关系。本项实验只作定性说明,不作数据计算。3. 测量质量与下落时间关系:测量的基本内容是:更换不同质量的砝码,测量其下落时间t。用游标卡尺测量塔轮半径, 用钢尺测量高度, 砝码质量按已给定数为每个 5.0g ;用 秒表记录下落时间。将

6、两个配重物放在横杆上固定位置,选用塔轮半径为某一固定值。将拉线平行缠绕 在轮上。逐次选用不同质量的砝码,用秒表分别测量砝码从静止状态开始下落到达 地面的时间。对每种质量的砝码,测量三次下落时间,取平均值。砝码质量从5g开始,每次增加5g,直到35g止。用所测数据作图,从图中求出直线的斜率,从而计算转动惯量。4. 测量半径与下落时间关系: 测量的基本内容是:对同一质量的砝码,更换不同的塔轮半径,测量不同的下落时 间。将两个配重物选在横杆上固定位置,用固定质量砝码施力,逐次选用不同的塔轮半 径,测砝码落地所用时间。对每一塔轮半径,测三次砝码落地之间,取其平均值。 注意,在更换半径是要相应的调节滑轮

7、高度, 并使绕过滑轮的拉线与塔轮平面共面。 由测得的数据作图,从图上求出斜率,并计算转动惯量。六、实验截图:1.测量m-(1/t 2)关系截图:甄番记羽塔枪丫陸厂3 cm,商度h=96 0Dc. &删除H仗)5- ato, ;lZtl. (J23.0:W).(I第fk6.114.HKW3.&Sassa 24计算G ;弋847E06502占133Sd3W33E绘團?.= *3.A7BlIO54373.96352335退出平均is|3.SK7&.11W7499333439W7怒J53333S 317Ltf0 Cfl 375X.: D 026?2K Q (ME CE O T1i73l: 0 C609

8、2: D 08009% 0. OSHS?I I 数据2.测量r-1/t关系截图:U7f据记來舷旳 n-10.0高度 h=W DOcm no他JEo 5-5*F际计算退出I(LU)1.520q E,工(I第*呢1203s.oe7.26e(n心;1S17121和3721.0G:蟲-pIB 1312139.EX.28C.CM1 i1B1L120B87ireK25 鵰 7603667. : u -!005512610 002735(0.1101320.1: 7 4D.16S6S4肚码 n= 10.3 爲商度 h=90- Odcra, m 仃芒.5-5遗出,4 Itgl.J0.2 QI1-1 78633

9、匚币克年万米3.Qifcm)退出3.观察刚体质量分布对刚体转动惯量的影响:退出带助七、实验结论、误差分析及反思:1. 实验结论:通过测量m-(1/t 2)关系,得出li=1.90921E(-3)千克*平方米; 通过测量r-1/t关系,得出l2=1.78633E(-3)千克*平方米;观察刚体质量分布对刚体转动惯量的影响后得出结论:质量分布越集中,转动惯量 越小;质量分布越分散,转动惯量越大。2. 误差分析:底座未调节水平,使得转轴不垂直于水平面,造成一定误差; 实验仪器本生存在误差;数据处理(作图)造成误差;3. 反思:本次试验为电脑仿真模拟,目的在于使我们能较为熟练的操作电脑软件,利用电脑进行

10、科学实验, 为今后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此次试验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从对应用程序的熟悉, 到顺利操作完成实验, 都学要认真的态度和较大的时间投入, 我想,此次仿真实验不仅有利于提高我们对于物理实验的兴趣,更有利于我们培养 科学实验的态度,不论对于什么物理现象持有疑惑,仿真实验都是方便简单的解决 疑惑的方法。八、思考题:21) 由实验数据所作的 m-(1/t )图中,如何解释在 m轴上存在截距?2) 定性分析实验中的随机误差和可能的系统误差。答:a) m轴上存在截距由被忽略的a和M引起的,当M远小于张力矩,砝码质量远小于刚体时,才能将 a 和 Mf 忽略。b) 随机误差:桌面倾斜;在刚体转动时人为碰触刚体;计时与释放时间不统一等。系统误差:试验方法本身存在误差: 通过测量 m-(1/t 2)关系计算转动惯量本身就忽 略了 a 和 Mf ;仪器存在摩擦: 定滑轮与支架之间, 转轴与底座之间,砝码盘与空气 之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