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猪瘟疫病监测探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973039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模化猪场猪瘟疫病监测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规模化猪场猪瘟疫病监测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规模化猪场猪瘟疫病监测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规模化猪场猪瘟疫病监测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规模化猪场猪瘟疫病监测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模化猪场猪瘟疫病监测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模化猪场猪瘟疫病监测探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模化猪场猪瘟疫病监测探析作者(单位;省份;城市;邮编)摘要:猪瘟病发病很快,病猪会出现厌食、发烧、便秘、皮肤出血点等症状,死亡率高,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及时有效的对猪群猪瘟疫病采取监测,可以有效避免猪群染病,最大程度的保护猪群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为猪群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实现猪场猪瘟监测成功化。关键词:猪瘟;监测;控制;免疫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中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及时发现隐性感染猪,消除感染源;准确调整免疫程序,确保猪场各阶段猪猪瘟疫病的抗体水平始终处于有效水平。实行有效监测。1 疾病特点与危害猪瘟作为猪群高发病

2、,具有散发性流行,病程以隐性感染,慢性过程为主,临床危害巨大的特点。母猪繁殖障碍,。经产母猪感染后症状较为温和,主要引起繁殖障碍。表现为群发性流产、死产、胎儿干尸化、畸形或产出震颤的弱仔猪或外观健康实际已感染的仔猪。新生仔猪先天感染(表现为断奶前后大批死亡)或免疫耐受或无症状带毒,这种猪进入新的易感猪群,往往引起猪瘟急性暴发。2 方法与对策2.1 检测 对猪群进行猪瘟阳性率检测;种公猪、经产母猪和后备猪l00检测;对生长群进行抽验检测。2.2 淘汰 对荧光抗体检测结果判为阳性的猪立即予以淘汰处理。所有临近配种阶段的后备母猪和公猪,都要先净化、再配种。所有测出的抗原阳性猪立即予以淘汰。2.3 控

3、制其他疫病猪场同时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和检测。如存在免疫抑制性病原如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和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等时,容易造成猪瘟免疫的失败。2.4 消毒猪场采取全进全出,做好消毒后才进猪。定期全场猪群消毒,用复合型消毒剂或NaOH溶液消毒。道路、猪舍、装猪台和猪体都要进行彻底的消毒。2.5 加强免疫对全群猪按时按剂量注射猪瘟疫苗,控制和巩固净化猪瘟的效果,以保证净化后的种猪群具有坚强的免疫力抵御环境中可能残留的猪瘟病毒。监测方法:猪场视猪的饲养数量,先按10%-15%抽样检测,做初步摸底。了解猪带病的比例。如发现有带毒猪存在,一要坚决淘汰,二要对余下猪进行逐个检测。强毒抗原检测一般每隔3-

4、4个月1次,连检3-4次。如果猪群本身无法受到抗体的保护,就需要适时的进行补免。经过补免,血液中抗体滴度仍不达标的猪很可能是已经患病,或免疫力不良,应尽早淘汰。规模比较大的养猪场,如果对母猪进行多次免疫抗体监测也不能合格,就应该淘汰这些不合格的母猪。群体的抗体总阳性率为84.32%(231/274)。各阶段猪群抗体的阳性率在69.64%100%,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后备母猪的猪瘟抗体全部为阳性,在全群中最高;其次是种公猪、哺乳仔猪、妊娠母猪和保育猪,阳性率分别为96.43%、87.14%、86%和85%;而育肥猪的猪瘟阳性率最低,为69.64%,不同个体间的抗体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群体整齐度很

5、差,离散度高达62.35%。目前,国内已有专用的猪扁桃体活体采样器械,可以非常便利对种猪进行活体采样。该方法简单易学,每头猪钩取扁桃体样品约,置于低温保存,然后送有条件的实验室采用免疫荧光或方法检测猪瘟病毒抗原。需要注意的是采样部位必须准确,同时,每头猪采样后应及时消毒处理,消毒剂一般可采用氢氧化钠或酚类消毒剂。3 致病原因及预防措施规模化猪场猪瘟往往与其它疾病发生混合感染;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一些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病原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型给养猪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猪瘟病毒通常与这些病原形成混合感染,一方面加重了猪瘟的危害性,另一方面给确诊带来了困难。这就需要采取实

6、验室方法鉴定病原的种类,对特定的猪群进行具体分析,客观科学地分析疫情,在进行猪瘟净化的同时不可忽视其它病原的危害,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净化猪瘟的有利条件,便利的活体采样技术。由于带毒种猪是猪场猪瘟病毒持续存在的根本原因,因此,对种猪采取“检测与淘汰”策略可以从源头上对猪瘟进行净化。4 讨论阳性群的变异系数(值为47.7%)大于30%,而且远远高于阴性群(CV值为14%),表明与假定阴性群相比,阳性场的母猪抗体分布不均匀。3讨论众所周知,种猪群(后备母猪、公猪和生产母猪)的稳定是整个猪场稳定的前提;种猪群疾病的稳定也是整个猪场稳定的前提。种猪群不稳定或带毒有可能会产出免疫系统不健全或持续感染的仔猪

7、,更可怕的是,使母源抗体早期消失的仔猪感染病毒,从而形成了疾病的传播链。因此,在猪瘟的控制过程中,保证种猪群有一个较高的稳定的猪瘟抗体水平对整个猪场猪群的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控制猪瘟常用办法是进行疫苗接种并加强对猪群进行免疫抗体的监测。抗体监测公认的标准方法是病毒中和试验,猪瘟中和抗体水平能够直接体现猪只对猪瘟病毒感染的抵抗力,中和抗体水平直接代表了猪群的保护力;但是,病毒中和试验技术含量高,临床操作复杂,需要操作者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技能,不适宜临床上大规模地评估猪群的抗体水平。相反,ELISA是相当简单和快速检测大量样品的检测方法。HerdChek猪瘟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为检测

8、血清中的猪瘟抗体而设计的,该试剂盒采用的是阻断ELISA模式,使用的单抗是针对E2蛋白的单抗,所检测的抗体和中和抗体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63,所以该试剂盒是评估畜群抵抗力的良好手段。5 注意事项必须指出的是,目前一些猪场仅凭借抗体检测结果来监测猪瘟病毒,甚至根据抗体效价的高低来对猪瘟进行诊断。实验室和临床实践表明,抗体检测诊断存在较大的误区,因为到目前为止,现有的血清学方法还无法区分疫苗抗体和野毒抗体。因此仅凭借抗体效价高低来对猪瘟进行诊断,结果往往不确定。所以,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种猪的检测必须侧重于病毒抗原的检测。其中猪瘟病毒免疫荧光法为国家标准方法,也是国际通用方法。通过荧光标

9、记的抗体直接测定猪瘟病毒抗原,带毒猪扁桃体隐窝上皮细胞胞浆呈现特异性荧光,由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不会在猪体内形成持续感染,因此,免疫荧光法可以快速有效检测出持续带毒猪,同时也可以批量检测样品,检测成本相对较低。荧光抗体可从专门的机构订购,但对于结果的判定需要有一定的经验。采用免疫荧光法净化猪瘟已经在一些猪场取得成功,净化后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检测抗原的方法的原理是双抗体夹心法,以猪瘟病毒血清包被微量反应板,与被检样品中猪瘟病毒抗原结合,然后与猪瘟病毒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形成夹心的上层,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检测,底物的吸光度与病毒抗原含量成正比。猪瘟病毒抗体检测方法包括以及间接血凝方法。方法由于测定试

10、剂和方法的标准化,试验结果可以定量,同时可以高通量检测样品,也逐渐被用于临床监测。但由于试剂盒大部分为进口,因而成本相对较高,样品处理的过程也比较复杂。需要注意的是,试验检测过程需要严格设立阳性和阴性对照,对于试验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目前在国内测定猪瘟病毒抗体最常用的是间接血凝法,该方法采用猪瘟病毒致敏红细胞直接测定血清抗体效价,要求的设备比较简便,结果判定直观,因而适于基层应用,根据经验一般以或:作为临界标准。需要注意的是,抗体效价与保护力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而且与其它血清学方法一样,无法区分野毒抗体和疫苗抗体。但是通过定期的抗体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猪群的免疫状况,评价疫苗免疫效果。因而,定

11、期的抗体监测是猪场猪瘟综合防制措施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鉴于目前猪瘟的流行现状,对猪瘟进行净化的猪场仍然需要使用猪瘟疫苗,合格高效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对于净化猪群可提供有力的保护作用。使用疫苗应注意疫苗质量问题:如受到猪瘟病毒污染;疫苗效价达不到要求。另外,不同厂家疫苗在生产过程中毒价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且疫苗在运输、保存、使用过程中措施不当会对疫苗的效果产生影响,免疫程序不合理也是重要因素,如母源抗体的干扰。因此,要定期检测并选用正规的有效的疫苗。结语有效的采取猪场猪瘟检测并及时采用免疫抗体疫苗的方法提高猪群免疫力,如带毒猪的淘汰,抗体检测,补抗,疫苗注射等,可以实现猪场规模化猪瘟监测与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1 兰启明,沈南雄. 加强动物疫病监测 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J. 福建畜牧兽医. 2009(03) 2 车有权,解志锋,高月林. 大中型猪场疫病监测知识和手段介绍J. 养殖技术顾问. 2010(01) 3 王卫明. 试论动物疫病监测J. 中国动物检疫. 2005(08) 4 杨冬莲,彭斯瑶,刘艳. 加大疫病监测力度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J.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07(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