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线回转窑维修知识讲座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9728670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法线回转窑维修知识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干法线回转窑维修知识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干法线回转窑维修知识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干法线回转窑维修知识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干法线回转窑维修知识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干法线回转窑维修知识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法线回转窑维修知识讲座(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干法线回转窑维修知识讲座一、回转窑性能特性比较表:一 线 窑二 线 窑三 线 窑产量4000t/d2000t/d5000t/d规格4.775m460m4.874m型式带MFC多波尔窑干法生产预分解窑干法生产预分解窑支承三档三档三档传动方式单传大齿48mm160齿单传大齿28mm226齿单传大齿36mm202齿小齿48mm21齿小齿28mm31齿小齿36mm23齿斜度4%(正切)3.5%(正弦)4%(正弦)转速主传:0.4-4r/min主传:0.35-3.5r/min主传:0.35-4r/min辅传0.2r/min辅传0.141r/min辅传0.142r/min主减速机型号:型号:ZSY630-

2、02型号:JH710C-SW305-01-00功率:530KW功率:1000KW功率:630KW速比:21.329速比:34.569速比:39.673辅减速机型号:型号:ZL50-15-型号:JH220C-SW302-28功率:75KW功率:15KW功率:55KW速比:30.125速比:31.5速比:28主电动机型号:SL-CE型号:ZSN4-355-092型号:ZSN4-400-092功率:530KW功率:315KW功率:630KW转速:65-650r/min转速:1000r/min转速:130-1500r/min辅电动机型号:SF-RHW型号:SF-J型号:Y250M-4功率:75KW功率

3、:18KW功率:55KW转速:980r/min转速:1450r/min转速:1480r/min二、窑体相关尺寸:一 线 窑二 线 窑三 线 窑托轮装置档位:轮径轮宽轴径档位:轮径轮宽轴径档位:轮径轮宽轴径档2100850700档1600900450档1800850560档21001150700档1600900450档21001050670档2100850700档1600900450档1800800560轮带档位:轮带直径轮带宽度档位:轮带直径轮带宽度档位:轮带直径轮带宽度档:5850800档:4940750档:5900800档:57501050档:4940750档:5960980档:57507

4、50档:4940750档:5900700轮带间隙档:5-7mm档:6mm档:8mm档:5-7mm档:6mm档:10mm档:5-7mm档:6mm档:10mm4000t/d回转窑2000t/d回转窑5000t/d回转窑三、生产过程中的检查: 1、传动装置的检查: (1)电动机: a、电动机的运行情况、电流是否在规定值内,如突然增大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b、检查有无震动,不正常响声及异常气味;c、检查地脚螺栓有无松动现象。(2)减速机:a、检查运转是否平稳,齿轮啮合声音是否正常;b、检查有无振动及漏油现象;c、若配备冷却盘管,需检查冷却效果是否良好;d、停窑时,根据需要可以打开上盖视孔门,检查轮齿有

5、无点蚀、磨粒磨损等不良现象。(3)、联轴器:a、检查联接螺栓有无松动,组合联轴器的夹层板是否有不允许的变形;b、检查有无摆动现象。(4)、传动大、小齿轮及轴承:a、检查齿轮传动装置运转是否平稳,有无敲击声;b、检查大、小齿轮面接触斑点,沿齿高不少于40%,沿齿长不少于50%;c、大齿轮的径向、轴向摆动情况;d、带油轮的转动是否灵活,齿面油量是否充足,油的粘度是否合适,有无不正常冒烟现象;e、检查传动轴承温升是否正常,密封装置是否有效,有无漏油和不正常现象;f、传动装置地脚螺栓及其它联接螺栓有无松动,是否产生振动或摆动。2、轮带及支承装置的检查:(1)检查轮带与垫板之间的间隙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响

6、声,挡块、挡环是否有效及出现裂纹;(2)检查轮带与托轮的接触情况及其表面的磨损情况;(3)检查窑筒体窜动情况,并及时调整托轮和控制筒体的上、下窜动。各对托轮推力方向应一致。一般判别推力方向和方法是:观察止推圈与衬瓦端面是接触还是有缝隙。当推力向上时,缝隙应保持在托轮轴的下端(热端),上端应接触无缝隙;若托轮止推圈是在托轮轴的内侧,缝隙应保持在上端(冷端),下端应接触无缝隙。当推力向下时,缝隙保持的方位则与上述情况相反。判断托轮推力大小可以根据止推圈与衬瓦接触处所形成的油膜厚度:油膜少而薄说明推力大,反之则小。各托轮承受压力应均匀,其识别的方法一般是通过轮带与托轮的接触面光泽程度。接触面发亮则受

7、力大,发暗则受力小。也可以通过观察托轮轴颈上油膜厚薄加以识别。油膜薄的受力大,反之则小。(4)检查球面瓦内冷却水是否畅通,管路有无漏水现象;(5)检查托轮轴的表面油膜是否均匀和清洁,有无出现拉丝和沟槽。观察托轮轴承组油标的油位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漏油现象;(6)检查托轮轴承温升是否正常;(7)检查挡轮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因受力过大而引起挡轮表面发亮,起毛及轴承发热、响声等不正常现象;(8)检查支承装置地脚螺栓有无松动或断裂现象;(9)检查基础有无震动和局部沉陷。3、窑筒体的检查:(1)检查窑筒体表面温度变化情况,以防掉砖红窑事故及提供在何处何时更换耐火砖的依据。特别提醒注意的是:窑筒体表面最高温度

8、不允许超过400,否则将会由于窑筒体钢板强度和刚度的显著降低,引起产生裂纹的危险;(2)检查窑筒体对接焊缝有无裂缝;(3)检查窑筒体有无严重摆动现象,窑筒体窜动是否稳定;4、密封装置的检查:(1)检查密封装置的零部件有无严重磨损或损坏,润滑部位是否完整有效,联接螺栓有无松动和脱落;(2)密封元件是否完整有效,密封摩擦部位是否接触良好,是否有严重漏风、漏灰现象。四、日常运转维护时需注意事项:(1)传动系统、支承装置、挡轮系统必须经常(每小时)检查,发现有噪音、振动和发热等不正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2)所有的润滑点的润滑是否正常,应严格遵照润滑制度,经常检查油量是否充足;(3)托轮衬瓦每小时要检查

9、一次轴承温度及其润滑情况;(4)根据轮带与其垫板之间在一转中的相对位移,来判明间隙及磨损情况;(5)注意窑筒体有规律的上下窜动情况(每班上下窜动一次);(6)注意各冷却水出口是否水流畅通;(7)经常注意窑筒体表面温度变化情况,要求最高不超过400(8)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根据问题性质适时地进行处理和记录;(9)维护工作应与窑的操作人员紧密配合、加强联系。检查及处理中务必注意安全,有些项目的检查处理在停窑后进行。五、检修:回转窑在运转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零件将会磨损,从而降低设备运转中可靠度,甚至影响回转窑的产量,为此必须借检修机会加以恢复。根据检修工作量大小,分大修、中修和小修。各使用厂根

10、据回转窑使用和维护情况编制大、中、小修计划。重点放在小修和中修。检修工作可借停窑更换窑衬时进行,只有检修传动装置才允许在砌砖工作结束后进行。但也应在短期内(如8-12小时)迅速完成。对于大修则需要较长时间,这时需要换窑的所有损耗零件,检查并调整整台设备(例如:更换窑筒体段节;更换大齿圈、轮带、托轮、窑头、窑尾密封零部件等),但必须注意,在计划停窑前,应将所有需换零部件及工具准备齐全以减少检修时间。1、回转窑主要零件的检修:回转窑主要零件磨损到下列程度或出现下列缺陷时就需要更换或修理:(1)传动齿轮的齿厚磨损了30%或0.5模数时,或轮缘具有不可恢复的损伤时需要更换;(2)窑筒体段节有裂纹或局部

11、变形时要进行修理或更换;(3)轮带发现断面磨损了10%(这时应对其应力及刚度核算一下),或表面磨成锥形、多边形,以及局部出现穿通裂纹时需进行更换;(4)当托轮厚度磨损10%,挡轮的轮缘厚度磨去20%,或托轮表面磨成锥形、多边形或其他异形,或托轮与挡轮的轮缘有穿通裂纹时,必须更换或修理。更换托轮时,如轴也要更换,其相应的衬瓦必须重新配研;(5)窑尾密封装置的固定摩擦圈和活动摩擦圈的厚度磨损了2/3时必须进行更换。六、回转窑常见故障及其处理办法:常见故障产 生 原 因处 理 办 法掉砖红窑窑衬及其镶砌质量不良或腐蚀后过薄没有按期更换,导致掉砖红窑。选用质量高的耐火砖,停窑补换新砖,提高镶砌质量,严

12、禁压补。轮带与垫板磨损严重,间隙过大,窑筒体径向变形增大。严格控制烧成带附近的轮带与垫板间隙,间隙增大时要及时更换垫板或加垫调整。窑筒体中心线不直定期校正窑筒体中心线。窑筒体局部过热变形,内壁凸凹不平红窑必停,对变形过大的窑筒体及时修理或更换。窑皮挂得不好。加强配料工作,提高煅烧操作水平。窑筒体振动窑筒体受热不均,弯曲变形过大,托轮脱空。正确调整托轮。大、小齿轮啮合间隙过大或过小。调整大、小齿轮的啮合间隙。大齿圈接口螺栓松动或断落。紧固或更换螺栓。弹簧板焊缝开裂重新找正、补焊。传动小齿轮磨损严重,产生台阶。更换小齿轮。基础地脚螺栓松动。紧固地脚螺栓。窑筒体开裂窑筒体振动引起。见前述,对症处理。

13、表面温度太高或红窑烧损窑筒体,强度和刚度削弱。窑筒体复补,加固烧焊。某档托轮顶力过大正确调整托轮,减轻负荷。窑筒体钢板材质有缺陷或接口焊缝质量差。用金属探伤器检查内部缺陷。窑筒体弯曲偏斜突然停窑后,长时间没转窑。将窑弯处做一记号,等窑转到上面时停窑数分钟,使其复原。托轮衬瓦过热窑中心线不直,衬瓦受力过大。校正窑中心线,调整托轮受力情况。托轮不正确歪斜,轴承推力过大调整托轮位置。轴承内冷却水管漏水,用油不当或润滑油变质,以及油内混有其它杂物。及时换油,修理水管,清洗衬瓦。带油勺发生故障或油盘油沟堵塞。清理油沟,及时修复带油勺。托轮衬瓦拉丝衬瓦质量不良,夹渣或其它杂物。改换粘度在的润滑油或更换衬瓦

14、。油内混有铁屑,熟料粒及其它硬度较大杂物。换油,清洗衬瓦。托轮衬瓦发生叫声及产生振动托轮径向受力过大,致使轴与衬瓦间摩擦力增加,油膜破坏。调整托轮受力状况,更换轴承内润滑油,调大轴承冷却水量及采用其它冷却措施。托轮轴向推力过大,使止推圈受力过大,产生强力摩擦。调整托轮,减轻推力,保持托轮推力均匀。窑筒体局部高温辐射轴承,使润滑油粘度变低,油膜变薄。临时换入粘度较高的润滑油,增加隔热措施。轴承内冷却水长时间中断,使其温度升高,破坏油粘度。恢复冷却水,保持畅通,更换新的润滑油。冬季低温时,轴承内润滑油粘度偏高,破坏油粘度。及时更换冬季润滑油,开加热器对油加热。慢速转窑时间过长,使油勺带油量过少,流动性差,呈缺油状态。临时人工加油,提高窑速。轴承内润滑油装置发生故障。及时修复、清理、补充新油。轴与衬瓦接触角和接触点不符合要求重新修刮衬瓦。托轮与轮带接触面产生起毛、脱壳或压溃剥伤托轮中心线歪斜过大,接触不匀,局部单位压力增大。调整托轮,减少歪斜度,增加与轮带接触面积。窑体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