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教学设计一、二单元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9728361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教学设计一、二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下教学设计一、二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下教学设计一、二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下教学设计一、二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下教学设计一、二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教学设计一、二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教学设计一、二单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藤野先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绯红、诘责、畸形、深恶痛疾”等词语。2、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了解鲁迅先生中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能力目标:1、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培养默读的技能。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典型示例来表现任务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学重难点:1、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典型示例来表现任务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2、理解本文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原因。 3、品味文章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情景导入

2、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导入。二、简介作者、写作背景1、作家作品 2、朝花夕拾 3、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和经历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速度课文,排除阅读障碍。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列出结构表;(2)明确课文结构。四、跳读课文,了解藤野先生1、藤野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采用跳读法,阅读并圈画出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2、请同学们根据所阅读的内容,抢答下列问题:藤野的全名? 藤野供职的学校? 藤野教授的课程?藤野的外貌等显著特征?3、 作者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 4、藤野先生身上有很多作为教师的优点,但其中最特殊、最打动作者的是什么呢?5、概括人物形象:

3、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6、正因为如此,鲁迅对藤野先生怀有深厚的感情。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表述的?五、交流体验:学生谈谈自己读完本文后的感受。六、作业设计请在课后阅读魏巍的我的老师、贾平凹的我的老师,看看名人笔下的老师各有什么特点。然后选取一位你的现任老师,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和事迹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短文。写时隐去姓名,让大家来猜。第2课时一、语文活动设计:你写我猜 选取好的短文在班上朗读猜猜写的是谁,点评。二、探寻名人之路1、语文活动设计:名人访谈在课文中,除了着重描写藤野先生外,还多处叙述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经历,他为什么这么频繁地辗转各地呢?如果你是鲁迅,你该如何讲述你的这

4、段心路历程?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思考:(1)鲁迅先生为什么来到东京?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2)鲁迅为什么要学医?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决心弃医从文?(3)你对作者的叙述有哪些疑问?2、学生研读课文,小组内交流后推选出一名鲁迅代表。3、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鲁迅先生本人,让他来为我们谈谈他当年的心路历程。4、教师引导:作者是用什么来统赦全篇的。5、总结主题。三、品一处妙笔1、请同学们以“我发现文中有这样一处妙笔, “的句式说话,品味文章语言的妙处。2、学生品读课文,圈点评注相关语句。3、交流反馈。四、交流人生选择五、作业设计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境。板书设计藤野先生(鲁迅)去东京

5、 爱国怀念藤 寻求强国强民道路,强壮民族体质 主义野先生 去仙台 情感离开仙台-弃医从文 改变国民的精神、唤醒民众的斗争觉悟教学反思2我的母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文绉绉、轻薄、管束”等词语。2、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理性思考母爱及其深远影响。能力目标1、理解文意,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2、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3、感情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情感。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意。课时:2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激情导入:

6、由莫泊桑的话导入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扫清字词障碍。三、初读课文。认识母亲 教师导学: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从原文中选择一句话来慨括母亲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四、研读课文,了解母亲 1、教师:文章围绕母紊写了哪些事情?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请用“读了 的事,我看到了一位 的母亲”的句式说一说。 (1)学生依据提示阅读文章,进行圈点评注。 (2)小组内交流后反馈。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胡适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五、质疑解

7、惑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案”,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训导之外,迁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六、作业设计 1、课外阅读有关胡适及其母亲的传记文章。2、课外搜集歌颂母爱主题的诗歌、歌曲、文章等。第2课时一、学习巩固,温故知新二、品昧语育,体会情感 1、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情感? 明确:感教、怀惫和敬爱之情。 2、找出文中直接抒发感激之情的语段。 第4,第13段。学生朗读、互评明确;作者感激母亲的做人训练和板大、极探的影响。 3、作者那种赤诚、感激之情还表现在许多质朴无华的语言中,请你找出这些句子,

8、并品昧一下其中的感情。 4、人们常说“文如其人”,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风格。作为颇有名气的学者胡适,在行文时用词却极注意分寸,而这正是胡适的品性受了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请同学们找出这样的句子加以体会。三、体验反思,读懂母亲 1、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母亲在自己成长历程中对自己的影响而说说自己的母亲。(配乐懂你)四、作业设计 1、人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在哪些方荷探受自己母亲的影响呢,请写下你感受至深的一个片断。 2、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请就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比较欣赏,写成一篇读书

9、随感。 推荐篇目: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禧回忆袭的母亲,赵丽宏母亲和书。板书设计教子有方 感激我的母亲 仁慈温和 宽容忍让 怀念有刚气 敬爱教学反思 3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等词语。2、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能力目标 1、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培养良好的语感。2、引导学生复述“我的第一本书”的故事,在复述中感受生活的困苦和无奈,感受人情的友善,领会文章的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品味苦难对人生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2、

10、认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广大当村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体会昔难生活对人的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胡适对母亲以其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影响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追忆。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苦难生括境况中浓浓的真挚情意给诗人的精神给养。(板书文题、作者)二、交流资料,检查预习1、介绍作者:牛汉。2、文章时代背景 3、字词积累:(投影)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五分钟内默读课文,准备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2、学生再读课文,揣摩、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作者回忆的仅仅是“一本书”吗,“一本书”可以蕴含许多感情,请阅读相关语段,用从 中,我感受到

11、 ”的句式,说说你从文中品读到了哪些情感。 3、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研讨: (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做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四、细读课文探究内涵 1、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请学生饱古感情地朗读全文思考: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州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12、“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7 3、学生自由诵读全文,研讨: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朴叙了乔元贞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十村子里叫囊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幺要作这样的交代?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比较阅读张洁的我的第一本书 六、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课后研讨与练习板书设计我的第一本书(牛汉)从荒寒的大自然 父子之情感应到一点生命 同学、朋友之情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人与狗的情趣教学反思4列夫托尔斯泰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轩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欢、正襟危坐、诚惶

13、诚恐”等词语。 2、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照精神境界。 能力且标 1、了解文章细致传神的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作用。 2、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情愚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托尔斯泰丰富而深厚的精抻世界和人生追求,体会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情感态度。教学重、难点 1、理解把握课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理解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2、探透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l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提起列夫托尔斯毒,大家都知道他的作品,请同学说说他的代表作品(学生立流)他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豪,他梃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检查预习 1、字词积暴 2、走近作者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哪两部分内容?(学生采用勾画法阅读课文,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明确) 四、精读课文,理解人物外貌特征 1、学生默读前五段,找出文中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2、全班交流明确:五、拓展训练 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和夸张描写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