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9712976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9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数学教学大纲1线性代数教学大纲12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16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22普通物理教学大纲29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教学大纲44工程数学教学大纲51电路分析教学大纲59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大纲64低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69数字与逻辑电路教学大纲76微机原理I教学大纲83Matlab教学大纲89信号与线性系统教学大纲95微机原理II教学大纲101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106电磁场理论教学大纲114单片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119电子测量技术教学大纲128专业英语教学大纲134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139电视机原理教学大纲146通信原理教学大纲152VisualBasic编程技术教学大

2、纲159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大纲166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教学大纲171微波技术基础教学大纲176网络技术教学大纲181数据采集与处理教学大纲188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196电路实验教学大纲198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200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大纲202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04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07数字与逻辑电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09高等数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使用说明一、课程编号:10212001二、课程性质与特点: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理工类专业教学的基础。它是理工类学科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它不仅是具有严谨逻辑推理、论证的自身完美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其它学科(特别是理工科)重要的基础工具。

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理工类学科必需的如下内容:矢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微积分学;矢量分析与场论;幂级数与傅立叶级数;微分方程等。三、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高等数学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它是学生在入学后第一个学期就开始开设的课程之一。它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保证专业课学习的顺利进行。四、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系统地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计算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具有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风。3、培养学生具有辩证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五、学时与学分:本课程总学时为137学时,8学分,每周4学时。六、教学

4、方法:1、课堂讲授应着重概念、思维逻辑方法的讲述,定理、公式的提出着重讲解意义、论证的思路及其几何解释和应用。要精讲多练,侧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自学阅读或进行讨论式教学。3、注意各教学环节间的衔接,重视教学互动;及时处理学生的反馈信息,加强作业批改和辅导答疑。七、考核方式:考试课程。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核:出勤、课堂表现与作业占20%,期中考试(闭卷)占10%。期末考试:闭卷笔答,成绩占70%。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一)教材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上、下册(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同济大学

5、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上、下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以上教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二)参考书目詹瑞清,卢海敏,高等数学全真课堂,学苑出版社,2006年8月。第二部分:课程内容第一章函数与极限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极限的精确定义以及使用极限描述函数的相关性质。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函数、反函数、复合函数,基本初等函数概念;会求函数的定义域,能判别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掌握数列、函数极限的概念及其性质;会求各种函数的极限;明确极限和无穷小的关系、无穷小的阶及无穷大的概念;掌握函数连续性概念及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会求函数的间断点及连续区间。教学方法:函数的概念和基本初等函数是对

6、中学知识的总结与提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基础掌握讲授重点及详略。极限的概念是学生首次接触用数学分析的语言精确下定义,同时又是导数和微分的基础,因此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讲授时必需注重讲授技巧,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讲授函数的连续性应把精确定义与函数直观图象相结合。教学重点:利用极限定义证明极限;求各种函数的极限;判断函数的连续性。教学时数:12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函数一、基本概念:集合、函数、反函数二、函数的几种特性第二节初等函数一、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及性质二、复合函数、初等函数三、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第三节数列的极限第四节函数的极限一、自变量趋于有限值时函数的极限二、自变量趋于无穷大时函数的

7、极限第五节无穷小与无穷大一、无穷小二、无穷大第六节极限运算法则第七节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第八节无穷小的比较第九节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一、函数的连续性二、函数的间断点第十节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一、连续函数四则运算的连续性二、反函数与复合函数的连续性三、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第十一节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一、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二、介值定理第二章导数与微分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能熟练地进行函数的导数和微分的运算;明确导数存在与函数连续性的关系。教学方法:导数和微分的运算是本章的重点。教师应侧重对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求导方法的讲授。同时多布置习

8、题以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分段函数的求导是本章的难点,教师应加强这方面内容的讲授。教学重点:计算函数的导数和微分。教学时数:10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导数概念一、导数的定义、几何意义二、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第二节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第三节反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一、反函数的导数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第四节初等函数的求导问题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的导数一、初等函数的求导问题二、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的导数第五节高阶导数第六节隐函数的导数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导数相关变化率一、隐函数的导数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导数三、相关变化率第七节函数的微分一、微分的定义、几何意义二、基

9、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第八节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第三章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明确微分中值定理的内容及其几何意义;能将一些初等函数展开为泰勒公式;会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及极值、凹凸区间及拐点、曲线的渐近线等;能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即误差估计、求最大、最小值问题;微分作图法及曲线的曲率可作为自学阅读或讨论式教学处理。教学方法: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是本章内容的基础和难点。教师应注意启发式教学。讲授利用以上定理证明时,指导、启发学生从直观入手,合理设辅助函数。泰勒展开、函数的性质、极值问题是专业课重要的基础,应多配置相关习题和作业。教学重点:初等

10、函数展开为泰勒公式;利用微分学知识考察函数的相关性质。教学时数:10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值定理一、罗尔定理二、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三、柯西中值定理第二节洛必达法则第三节泰勒公式第四节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法第五节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第六节最大值、最小值问题第七节曲线的凹凸与拐点第八节函数图形的描绘第九节曲率一、弧微分二、曲率及其计算公式三、曲率圆与曲率半径第十节方程的近似解一、二分法二、切线法第四章不定积分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明确原函数、不定积分的概念、理解不定积分是导数(或微分)运算的逆运算;掌握求原函数、不定积分的基本方法、特别是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熟练掌握和运用基本积分公式;能熟练求各种

11、初等函数的不定积分教学方法:本章以计算具体的积分问题为主,讲授计算不定积分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强化训练。教学重点:计算不定积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教学时数:8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二、基本积分表三、不定积分的性质第二节换元积分法一、第一类换元法二、第二类换元法第三节分部积分法第四节几种特殊类型函数的积分一、有理函数的积分二、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三、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第五节积分表的使用第五章定积分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定积分的定义、性质及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关系;熟练掌握求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会求广义积分。教学方法:本章以计算具体的定积

12、分问题为主,讲授计算定积分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强化训练。教学重点:计算定积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教学时数:6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定积分概念一、定积分问题举例二、定积分的定义第二节定积分的性质中值定理第三节微积分基本公式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函数之间的联系二、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第四节定积分的换元法第五节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第六节定积分的近似计算一、矩形法二、梯形法三、抛物线法第七节广义积分一、无穷限的广义积分二、无界函数的广义积分第六章定积分的应用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元素法、求面积、体积和弧长;会用定积分求变力作功和液体压力等。教学方法:元素法是应用

13、定积分(以及重积分等)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应侧重讲解其思想及如何应用。讲授时注意与物理问题的结合。教学重点:元素法;初步利用定积分解决几何和物理问题。教学时数:6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定积分的元素法第二节平面图形的面积一、直角坐标情形二、极坐标情形第三节体积一、旋转体的体积二、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的体积第四节平面曲线的弧长一、平面曲线弧长的概念二、直角坐标情形三、参数方程情形四、极坐标情形第五节功水压力和引力一、变力沿直线所作的功二、水压力三、引力第六节平均值一、函数的平均值二、均方根第七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矢量概念及有关运算;熟悉平面方程、空间直线方程

14、的各种形式;熟悉平面与平面、直线与直线、平面与直线之间的交角公式及平行、垂直条件;掌握常用的二次曲面的标准方程及其图形。教学方法:本章的内容相对直观一些,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较为灵活处理讲授的详略。应加强对曲面及其投影内容的讲授,因为这是计算多重积分的基础。教学重点:空间直线、平面的表述及性质、相互关系;常用的二次曲面的标准方程及其图形。教学时数:12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空间直角坐标系一、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二、空间两点间的距离第二节向量及其加减法向量与数的乘法一、向量概念二、向量的加减法三、向量与数的乘法第三节向量的坐标一、向量在轴上的投影二、向量在坐标轴上的分向量与向量的坐标三、向量的模与方向余弦的坐标表示式第四节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一、两向量的数量积二、两向量的向量积三、向量的混合积第五节曲面及其方程一、曲面方程的概念二、旋转曲面三、柱面第六节空间曲线及其方程一、空间曲线的一般方程二、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三、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第七节平面及其方程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二、平面的一般方程三、两平面的夹角第八节空间直线及其方程一、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二、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与参数方程三、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