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LS150型注塑机注射座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专用夹具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9711620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LS150型注塑机注射座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专用夹具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毕业设计论文LS150型注塑机注射座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专用夹具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毕业设计论文LS150型注塑机注射座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专用夹具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毕业设计论文LS150型注塑机注射座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专用夹具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毕业设计论文LS150型注塑机注射座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专用夹具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LS150型注塑机注射座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专用夹具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LS150型注塑机注射座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专用夹具设计(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毕 业 设 计如需论文图纸及外文翻译,联系本人QQ153893706设计题目:LS-150型注塑机注射座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专用夹具设计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设计小组: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前言 加工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巩固,是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机床夹具已成为机械加工中的重要装备。机床夹具的设计和使用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工艺措施之一。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机床夹具的改进和创造已成为广大机械工人和技术人员在技术革新中的一项重要任务。1.1课题背景及发展趋势材料、结构、工艺

2、是产品设计的物质技术基础,一方面,技术制约着设计;另一方面,技术也推动着设计。从设计美学的观点看,技术不仅仅是物质基础还具有其本身的“功能”作用,只要善于应用材料的特性,予以相应的结构形式和适当的加工工艺,就能够创造出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即在产品中发挥技术潜在的“功能”。技术是产品形态发展的先导,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必然给产品带来新的结构,新的形态和新的造型风格。材料,加工工艺,结构,产品形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某个环节的变革,便会引起整个机体的变化。 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产品的品种和生产率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使多品种,对中小批生产作为机械生产的主流,为了适应机械生产的这种发展趋势,必然

3、对机床夹具提出更高的要求。1.2 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夹具设计的内容按在夹具中的作用,地位结构特点,组成夹具的元件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1)定位元件及定位装置;(2)夹紧元件及定位装置(或者称夹紧机构); (3)夹具体;(4)对刀,引导元件及装置(包括刀具导向元件,对刀装置及靠模装置等);(5)动力装置;(6)分度,对定装置;(7)其它的元件及装置(包括夹具各部分相互连接用的以及夹具与机床相连接用的紧固螺钉,销钉,键和各种手柄等);每个夹具不一定所有的各类元件都具备,如手动夹具就没有动力装置,一般的车床夹具不一定有刀具导向元件及分度装置。反之,按照加工等方面的要求,有些夹具上还需要设有其它装置及机

4、构,例如在有的自动化夹具中必须有上下料装置。专用夹具的设计主要是对以下几项内容进行设计:(1)定位装置的设计;(2)夹紧装置的设计;(3)对刀-引导装置的设计;(4)夹具体的设计;(5)其他元件及装置的设计。2目录1 前言11.1课题背景及发展趋势.11.2 夹具的基本结构及设计内容.12 t箱体加工工艺规程设计.32.1零件的分析32.1.1零件的作用.32.1.2零件的工艺分析.32.2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42.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2.2.2基面的选择42.2.3确定工艺路线.42.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52.2.5确定切削用量.

5、62.3小结.223 专用夹具设计.233.1加工上平面镗孔夹具设计.233.1.1定位基准的选择.233.1.2切削力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233.1.3夹紧元件及动力装置确定243.1.4镗套、镗模板及夹具体设计.253.1.5夹具精度分析273.1.6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273.2粗、精铣传动箱上平面夹具夹具设计.283.2.1定位基准的选择283.2.2定位元件的设计 .283.2.3定位误差分析.293.2.4铣削力与夹紧力计算293.2.5夹具体槽形与对刀装置设计.303.2.6夹紧装置及夹具体设计323.2.7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334结束语40参考文献41 2 注射座加工工

6、艺规程设计2.1零件的分析2.1.1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零件是注射座,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固定的。2.1.2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5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减震性能良好。注身座需要加工表面以及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现分析如下:(1)主要加工面:1)铣左右平面保证尺寸365mm,平行度误差为0.052)铣上端面保证尺寸175mm及铣前后平面3)镗侧平面135孔,75孔与80孔至所要求尺寸,并保证各尺寸与粗糙度误差要求4)钻16M24孔,6)钻4M16孔7)钻2M8孔8)钻4M10孔(2)主要基准面:1)以上端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注射座表面各孔2)以

7、侧平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主要是侧平面各孔及螺纹孔2.2注射座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2.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毛坯种类的选择.1 在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之前,还要对零件加工前的毛坯种类及其不同的制造方法进行选择。由于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工序数量、材料消耗、加工劳动量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与毛坯的选择有关,故合理地选择毛坯具有重大的技术经济意义。1.1 常用的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型材、焊接件、冲压件等,而相同种类的毛坯又可能有不同的制造方法。如铸件有砂型铸造、离心铸造、压力铸造和精密铸造等,锻件有自由锻、模锻、精密锻造等。因此,影响毛坯选择的因素很多,必

8、须全面考虑后确定。例如,选择毛坯的种类及制造方法时,总希望毛坯的形状和尺寸尽量与成品零件接近,从而减小加工余量,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机械加工劳动量和降低机械加工费用。但这样往往使毛坯制造困难,需要采用昂贵的毛坯制造设备,增加毛坯的制造成本,可能导致零件生产总成本的增加。反之,若适当降低毛坯的精度要求,虽增加了机械加工的成本,但可能使零件生产的总成本降低。2 选择毛坯应考虑生产规模的大小,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采用某种毛坯制造方法的经济性。如生产规模较大,便可采用高精度和高生产率的毛坯制造方法,这样,虽然一次投资较高,但均分到每个毛坯上的成本就较少。而且,由于精度较高的毛坯制造方法的生产率一般也较高

9、,既节约原材料又可明显减少机械加工劳动量,再者,毛坯精度还可以简化工艺和工艺装备,降低产品的总成品。3 选择毛坯应考虑工件结构形状和尺寸大小。例如,形状复杂和薄壁的毛坯,一般不能采用金属型铸造;尺寸较大的毛坯,往往不能采用模锻、压铸和精铸。再如,某些外形较特殊的小零件,由于机械加工很困难,则往往采用较精密的毛坯制造方法,如压铸、熔模铸造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加工量。选择毛坯应考虑零件的机械性能的要求。相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毛坯制造方法,其机械性能往往不同。例如,金属型浇铸的毛坯,其强度高于用砂型浇铸的毛坯,离心浇铸和压力浇铸的毛坯,其强度又高于金属型浇铸的毛坯。强度要求高的零件多采用锻件,有时

10、也可采用球墨铸铁件。4选择毛坯,应从本厂的现有设备和技术水平出发考虑可能性和经济性。例如,我国生产的第一台12000吨水压机的大立柱,整锻困难,就采用焊接结构;72500千瓦水轮机的大轴,采用了铸焊结构。中间轴筒用钢板滚压焊成,大法兰用铸钢件,然后将它们焊成一体。5 选择毛坯还应考虑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可能性,如精铸、精锻、冷轧、冷挤压、粉末冶金和工程塑料等。应用这些毛坯制造方法后,可大大减少机械加工量,有时甚至可不再进行机械加工,其经济效果非常显著。6 根据零件的材料可确定毛坯材料为HT150,其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毛坯的铸造方法选用砂型机器造型。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

11、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压力,是要求耐磨的零件。又由于、孔均需铸出,故应安放型芯,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上述造型方法是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的。公差等级取8级。综上所述,该零件的材料HT250。由于年产量为4000件,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较大,铸造表面质量的要求高,故可采用铸造质量稳定的,适合大批生产的金属模铸造。便于铸造和加工工艺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率。2.2.2基面的选择基准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在机器零件的设计和加工过程中,按不同要求选择哪些点、线面作为基准,是直接影响零件加工工艺性和各表面间尺

12、寸、位置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作用不同,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设计基准是零件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工艺基准是零件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其中包括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正确合理,可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提高生产率。(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本零件而言,按照互为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本零件的侧表面作为加工的粗基准,可用装夹对肩台进行加紧,利用上端面定位支承和侧面作为主要定位基准,以限制z、z、y、y、五个自由度。再以一面定位消除x、向自由度,达到定位,目的。(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考虑到基准重合的问题,和便于装夹,采用

13、已加工结束的左、右平面作为精基准。2.2.3确定工艺路线制订工艺路线的原始资料主要是产品图纸、生产纲领、现场加工设备、生产条件等,有了这些原始资料并由生产纲领确定了生产类型和生产组织形式之后,在对零件的工艺路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即可着手工艺路线的制订。5.2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中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用专用夹具,并兼顾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表2.1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1粗精铣上端面工序2粗精铣右平面工序3粗精铣左平面工序4粗精铣前端平面工序5粗精铣后端平面工序6钻上端面锥孔工序7钻上端面4-M10螺纹底孔工序8钻侧平面2-M8螺纹底孔工序9钻侧平面2-ZG1/8螺纹底孔工序10钻前端面16-M24螺纹底孔工序11钻前端面4-M16螺纹底孔工序12钻60孔工序13拉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