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命题、半命题作文专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9698018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半命题作文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半命题作文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半命题作文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半命题作文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半命题作文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半命题作文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作文指导《命题、半命题作文专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作文指导命题、半命题作文专题一、主干知识纵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文题类型一般有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几种类型。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特殊的价值。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的思想迅速集中。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半命题作文占有较大的比例,因为这种题型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

2、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二、中考真题纵观2008年的中考,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仍然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如:2008年温州市中考作文题:下雨天真好2008年丽水市中考作文题:想飞就能飞起来2008年衢州市中考作文题:我们这帮人2008年南充市中考作文题:这一天,让我铭记2008年乐山市中考作文题:选择当地震发生后2008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传递_2008年威海市中考作文题: 的肩膀2008年德州市中考作文题:我依然 2008年嘉兴市中考作文题:第二次_2008年泰安市中考作文题: 与 2008年奉化市中考作文题:十六岁,我多了一分 这些作文题目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心理,让学

3、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理可论,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些作文题目贴近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中的人和事,对生活充满激情,运用语言文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些作文题目体现着人文关怀。注意人文关怀是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自然就成了中考作文内容的热点之一,不少作文试题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这一点。这些作文题目能够让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让学生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张扬个性,是中考作文内容导向的又一明显倾向。此外,许多地区作文试题明确地提出“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给考生尽情发挥,自由写作的空间。另外不少地区还出现两个作文题目任选其一的作文形式,给考生了更多的选择。三、

4、方法指津(一)好命题作文,关键之一在审题。所谓审题,就是通过对考题的审视、分析,确定写作的方式、范围和文体,把握写作中心和立意方向。命题作文的审题应从三个方面展开,即:审含义、审限制、审文体。1、审含义审含义就是理解题意,把握文题的写作重点。准确深入地理解题目含义,要注意题目的表面义与深层义。表面义是指与语言本义有关的字面意思,深层义是与语言本义相关的隐含义,它或是引申义,或是象征义,或是比喻义。例如:“敞开那扇门”,这一命题中的“门”就其表层义而言,是指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从这一层面来写作也可以,但立意不深。如果进一步联想,门也有象征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之门,交往之

5、门,学习、研究上的方法之门;大而言之,改革开放或闭关自守的国门,等等;其象征义是丰富的。2、审限制审限制,就是要仔细揣摩审查文题中所提示的比较隐蔽的信息,限制性的条件。吃透题目中的有效信息、限制因素,也就是要抓住“题眼”。(题眼,即文中暗示透露文章重点、寓意、范围等的关键性字眼。)例如:“这也是课堂”中,题眼是副词“也”字。显然,这里要求学生不是写平时老师在教室里上课的这个课堂,而是写接触社会,走进大自然,感悟人生的“大课堂”。这就在选材范围上有了一定的暗含的倾向性。如果忽视了文题中的“也”字的含义,写出的文章就可能偏离题意。3、审文体一般地讲,凡是要求写人、事、景、物、时间、地点以及带有“记

6、”、“忆”、“访”、“游”、“故事”、“见闻”等字样的,则倾向于以记叙为主;题目中有“说”、“读”、“评”、“议”、“驳”、“批”、“有感”、“我见”、“启示”等字样的,则倾向于以议论为主。凡用事物名称做题目以及带有“介绍”、“说明”等字样的,则倾向于以说明为主。有的文题允许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属于一题多体,作者可以自由选择。(二)、介于话题作文和全命题作文之间的半命题作文,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补题,更是让不少同学头疼。下面,我来谈谈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总的来说,拟制半命题作文题必须做到“三求”:1、求准准确是前提,拟题不准,全盘皆输。补题前准确

7、理解已给文字的含义十分重要,千万不能匆忙考虑补题而置审题于不顾。求准,首先就是要准确把握文题中的关键词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题眼”“题魂”。如:“ 改变了我的生活”中,关键词“改变”暗寓这样的要求:所写作文中须有“原来”至“现在”的转化比较过程,“过去时”、“现在时”必须齐备。若只是书写“现在”,而对“过去”只字不提,那就谈不上“改变”了。2、求新对题中已有概念的理解要避开一般层面而取题意允许的新层面。例如“告别 ”,有的学生把“告别”理解为动词,补充了”自卑”“懦弱”“自我封闭”等宾语。有的学生却能避开这一般模式,机智地将“告别”看成充当主语的名词性概念,补成别具一格的描写句或判断句,闪烁出

8、与众不同的文学色彩、哲理色彩,如告别如虹、告别是一种胆魄、告别是一种美丽等。3、求深这不是指故作高深,而是指由表象进入本质,由感性进入理性。例如“那一次,我尝到了 的滋味”,你若补些“佳肴美味”,则文章成了就滋味写滋味,未免肤浅;你若补“获奖”、“成功”、“失败”,这可能要好一些,但容易撞车,流于一般。其实“滋味”可实可虚,只要大胆发挥想象,草木山水、琴棋书画等等都能有“滋味”,关键在于能否赋予它较为丰富深刻的人生思考。例如有位学生拟题“那一次,我尝到了池水的滋味”,作者从池水的宁静、清澈、融洽和从容中感悟到“人如池水,水如人生”,领悟到和谐、大度和宽容的人生哲理,平中见奇,一般中见深刻。 不

9、难看出,半命题的补题,实际上往往与作者的构思立意同步进行,拟题水平的高下,首先取决于平时的积淀和作者感悟生活、提炼思想的水平。四、典例导析例1、题目:请以“你很重要”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字迹清楚,600字以上;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本作文题目中“你”的理解很重要。“你”可以是人,是事,是物。如果是人,可以是父母、师长和同学,也可以是邻居、朋友、亲戚,活着的、故去了的,中国的、外国的,现代的、古代的,生活中的真人,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相识的、不相识的一切人。如果是事、是物,可以是一本书、一张报、一次摔跤、一次哭泣,当然也可以是一个经验

10、、一次教训、一个梦幻、一个机会、一场考试、一次出游等等。要写好这篇作文,还要注意到“很重要”。因为“你”,我的事业取得了成功,因为“你”,我的生活更精彩,因为“你”,我的人生更美满。这才是“很重要”。生活中这类“很重要”的事我们都经历过一些,但必须要能够抓住最切合你实际、最适合你发挥写作水平的材料来写作。例2、题目:春回大地,田野一派绿色,生机勃勃;绿色世界,春意盎然,处处阳光明媚;绿色生活,快乐健康请将“绿色 ”补全,写一篇记叙文,600字以上。提示语中写到了自然的绿色,那是生命、活力等象征;绿色世界,是青春、健康的象征。所以,绿色的第一层含义是生命的色彩,可以以此演绎、铺陈;第二层含义是健

11、康、积极,既包含身体的健康,又包含心理、精神的健康,是符合生态规律,符合自然规律的色彩。第一层含义的绿色就是青草、青松的的颜色。第二层是主观色彩,心灵的绿色即“健康的心理”。绿色食品的含义不在于绿颜色的食品,而在于它们是按照自然规律,没有污染的食品;绿色作文,不是用绿色的笔写的,它是抒发真情实感的,而非程式化的、无病呻吟的、娇柔做作的;绿色校园,不仅仅校园里的绿化程度高,它更包含了文明、文化、阳光、健康的含义如何补题?可以从写作范围及选材角度补题,如“绿色回忆”、“绿色世界的故事”、“绿色的池塘”等。可以从语法关系上考虑,将题目补成并列、递进、偏正、因果、条件、主谓等关系的短语或句子,如“绿色

12、灰色”(并列关系,绿色喻乐观情感,灰色喻消极情绪);“绿色,环境意识”(条件关系)等。可以从修辞角度考虑,如“绿色绿色”(反复的修辞,表呼告,对绿色生活的期待或赞美);“绿色食品的自述”(具有拟人色彩)。还要有句子意识,跳出词语的圈子。句子有疑问、祈使、陈述、感叹等语气,有肯定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等句式。如“绿色食品,离我们有多远?”;再如“绿色校园欢乐多”;“绿色课堂又回到了我们身边”;“绿色使我陶醉”;“绿色畅想曲”等。五、命题预测深入地研究中考作文命题的规律性趋势,对学生的作文复习提供科学有效的引领,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2009年中考作文命题将仍然呈现形式多样化的趋势,命题作文和半命

13、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仍然会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命题作文除了固有的基本命题形式外,可能会吸收一些话题作文的优点,给考生以较多的写作自由和一定的写作提示。如: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树,高的、矮的、直的、弯的、立的、倒的无论是被凛冽寒风刮得一叶不剩的秃枝,还是依然挂着绿叶的繁枝,都又悄悄地吐出了新芽,嫩嫩的、翠翠的、或浅黄、或浅绿、或微微露出点粉色请以“又见枝头吐新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半命题作文仍受重视。半命题作文题型灵巧活泼,让限制与开放完美结合,束缚与自由高度统一;既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又给考生指明了写作的思维方向。它有利

14、于考生调动生活积累,彰显写作个性,展示自我的才情,显现创新精神。如:以“聆听 ”为题写一篇文章。六、模拟练习1、题目:请以“人间何处无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工整,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2、题目:请以“我心中的歌”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3、题目:请以“清晰的面孔”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4、只要拥有,哪怕点滴,用心珍惜,人生常乐。一段难忘的经历,一份温馨的情谊,一种独特的体验,一方自由的空间,一本好书,一缕阳光,

15、一个好心情真的,拥有不在乎多少,在乎感知,在乎呵护。让我们为拥有而快乐吧!请以“我拥有,我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5、红灯亮时,表示车辆行人必须停止前进;绿灯亮时,指示车辆行人可以通行。在现实生活中,“红灯停绿灯行”除了指交通规则外,还可以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标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人们心中总要有盏“红绿灯”。请以“心中有盏红绿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题目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句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6、题目:那一刻,我们_ 需要 要求:任选一题;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7、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涵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题目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句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8、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屈从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