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9695768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外循环实施流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外循环实施流程第一节转机前准备一体外循环手术前期的物品准备1、体外循环机的准备(1) 滚压泵的准备:检查滚压泵的运转情况。(2) 电源系统:检查电源连接线、插座等是否牢靠、稳固,供电是否正常。(3) 变温水箱的准备工作:A. 检查水箱水量;B. 变温水箱的电路;C. 检查水箱的工作状态;D. 检查温度指示系统;E. 连接出入水口,检查水压及流速。(4) 变温毯、电热毯的准备情况,工作是否正常。(5) 温度探头的准备,是否工作正常。(6) 气源设备的准备:氧气气源、空气气源的准备,管道是否通畅,压力是否正常,气体流量表是否灵敏及准确可靠。(7) ACT监测仪:A. 工作状态是否正常,音频报警和

2、计时器是否正常工作,试管井是否旋转;B. 试管是否充足及过期;2、体外循环中消耗品的准备1、氧合器(1) 选择氧合器类型(2) 根据患者的体重及氧合器本身性能选择氧合器型号;(3) 试水,检查是否有渗漏;2、插管与管道的准备(1) 动、静脉插管,与手术医生核实插管部位及具体型号的插管;(2) 心内吸引管;(3) 心外吸引管;(4) 循环管道的准备;3、动脉微栓过滤器的准备:据术中最高流量选择相应型号;4、其他物品:回流室及超滤器的准备;3、药品准备:详见体外循环巡回组流程;二.CPB前准备工作1、预充排气A. 膜式氧合器的预充排气及注意事项:预充前进行水循环试验,观察变温器有无漏水;安装完毕后

3、检查各接口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必要时扎带加固,连接氧气管到氧合器的入气口,开放膜式氧合器的排气孔;大流量排净体外循环管道及心肌停跳液灌注管道内气体,排净后停泵,钳夹动、静脉管路;调整泵的松紧度,排净多余液体,并考虑是否加入胶体或血液,内走血式膜式氧合器在 灌注前应维持循环回流的自身循环;预充液、血内加入适量肝素,防止凝血。第二节体外循环中的管理一.前并行循环1、开始条件:a、确认肝素的抗凝,ACT480s;B、管道连接的方向及是否排气完全,并要求外科医生协助动脉滚泵松紧程度 调节完成;C、气源开放通畅;D、血管活性药物准备完善;E、压力监测零点校正完毕;F、动脉插管完毕后,开放动脉端夹钳,低流

4、量下泵压监测压力正常;G、上下腔静脉导管插管完毕,并妥善固定,连接Y插接头,并与静脉回流管稳固连接,管 道无扭曲、压迫,主刀分别钳夹上下腔静脉插管,备用。土心内、心外吸引管连接,并核对管道颜色无误(红动脉、蓝静脉、黄右心、绿左心、无色 灌注),吸引泵松紧程度适度;2、开始前并行循环A、接到主刀命令,准备开始前并行循环,主机予以重复回应主刀命令后,松开台下静脉夹 钳,主刀根据情况开放上、下腔夹钳,注意静脉引流情况,及时与主刀保持沟通,并观察平 均动脉压情况;B、使用膜式氧合器,开始体外循环时先转流后开通气体,停机时相反,先关气源后停机, 始终保持转流过程中膜肺的血相压力大于气相压力;C、严密观察

5、氧合器工作情况,动、静脉管道内血液的颜色;D、降温:与主刀医师沟通,确定降温程度,并遵循水温与血温的温差原则;E、严密观察中心静脉压、氧合器内血平面、颜面部皮肤颜色的改变;二、完全体外循环1、肛温降到目标温度。2、接到主刀医师命令,准备阻断主动脉,主机逐渐减低流量,并与主刀医师保持沟通,阻 断完成后恢复流量。2、接到主刀准备冠脉灌注指令,松开灌注管夹钳,请主刀协助再次灌注管道排气,并机器灌注压力正常。3、由主动脉根部的灌注管灌入停跳液,并记录灌注总量及灌注液体回收情况。4、据具体情况转流过程中复查血气分析、电解质及ACT情况。5、心肌阻断期间,根据阻断时间,提醒主刀医师是否再次灌注停跳液。6、

6、并注意主刀医师的复温指令,据情况选择是否血液及体外复温装置,并根据静脉回流情 况适当增加灌注流量;7、准备开放主动脉阻断时,注意肛温是否恢复至35C以上,最好保持36C以上,并复查 电解质及血气分析情况,必要时及时调整; 三、后并行循环1、接到主刀医师开放主动脉阻断指令,逐渐减主泵流量,开放主动脉,注意心脏复跳情况;2、复苏成功后开放上、下腔阻断带,使完全体外循环转变成为并行循环,以辅助心脏搏动,降 低心脏负担。3、内环境稳定,无严重心律失常,循环平稳后,接到主刀指令,准备停机,逐步夹闭静脉引流管,并同步减少流量,密切观察心脏充盈情况及心律、血压情况;4、夹闭静脉引流管,视情况主动脉灌注,与主刀医师保持沟通;5、中和肝素:根据ACT测定值计算鱼精蛋白用量;或按1 : 1的数量给鱼精蛋白中和体内肝素。防止使用鱼精蛋白过量或不足。并停用左右心吸引;6、病人情况稳定后,拔除上下腔插管,并充分回收管道内血液;7、拔除动脉导管及回收血液;8、观察病人情况,做好再次体外循环准备;9、回收回流室血液,交予麻醉医生输注;10、病人情况稳定,拆除所有管道,并做好机器保养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